高效液相色谱仪是 20 世纪 60 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随着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学分离分析手段。一、与经典液相色谱仪相比:1、高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供液和进样压力大,压力为 150×105~350×105Pa。2、高速:分析速度比经典液相色谱仪快数百倍。由于经典液相色谱仪是重力进料,流出速度极慢。而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最高可达 103 cm/min。3、高效:可一次同时分析几十甚至上百个组分。4 ...
痕量分析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痕量分析色谱仪和工业痕量分析色谱仪。2、按分离特点可分:高效痕量分析色谱仪、高压痕量分析色谱仪和高速痕量分析色谱仪。3、按样品预处理方式可分:冷柱进样痕量分析色谱仪、顶空进样痕量分析色谱仪和热裂解进样痕量分析色谱仪。4、按分离特征可分:高选择性痕量分析色谱仪、高灵敏度痕量分析色谱仪和高分离度痕量分析色谱仪。5、按流动相物理状态可分:气相痕量分析色谱仪和液相痕量分析 ...
高效色谱仪分离方法的选择原则:一、根据相对分子质量选择:1、相对分子质量很低的样品采用气相色谱。2、液液分配色谱、液固吸附色谱和离子交换色谱最适合分析相对分子质量为 200~2000 的样品。3、相对分子质量大于 2000 的样品,采用凝胶色谱为最优。二、根据溶解度选择:1、溶于水并能离解的样品,采用离子交换色谱。2、溶于烃类(如苯或异辛烷等)的样品,可采用液固吸附色谱。3、溶于 CCl4 的样品,多采用液液分配色谱和液固吸附色谱。4、既溶于水又 ...
分析型化工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分析型化工实验室色谱仪和分析型化工工业色谱仪。2、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化工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化工色谱仪。3、按样品分流与否可分:分流进样分析型化工色谱仪和不分流进样分析型化工色谱仪。4、按色谱柱控温方式可分:分析型化工恒温色谱仪和分析型化工程序升温色谱仪。5、按使用范围可分:分析型化工专用色谱仪和分析型化工普通色谱仪。6、按进样量可分:常规进样分析型化工 ...
采用化学键合固定相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称为化学键合固定相色谱仪(简称键合相色谱仪),分反相键合相色谱仪、正相键合相色谱仪和离子键合相色谱仪。化学键合固定相的研制成功和应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类型:1、反相键合相色谱仪:(1)固定相:采用极性较小的键合固定相,如硅胶-C18 H37 和硅胶-苯基等。(2)流动相:1)采用极性较强的溶剂,如甲醇、乙腈-水、水和无机盐的缓冲溶液等为流动相 ...
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分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2、按分离特点可分:高效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高压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和高速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3、按检测器属性可分:质量型检测器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和浓度型检测器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4、按色谱柱容量可分:微量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和大容量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5、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氨基酸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氨基 ...
反相键合相色谱仪的分子毛分离机理认为反相键合相色谱仪的非极性烷基键合相是一层键合在硅胶表面上的十八烷基的分子毛,这种分子毛有较强疏水特性。当用极性溶剂为流动相分离含有极性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时,分子中的非极性部分与固定相表面上的疏水烷基产生缔合作用,使它保留在固定相中;分子中的极性部分受到极性流动相的作用,使它离开固定相,并减小其保留作用。两种作用力之差,决定了分子在反相键合相色谱仪中的保留行为。
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类型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分析型蛋白质化验室色谱仪和分析型蛋白质工业色谱仪。2、按分离原理可分:分析型蛋白质分配色谱仪、分析型蛋白质离子交换色谱仪和分析型蛋白质凝胶色谱仪。3、按色谱柱形状可分:填充柱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和毛细管柱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4、按进样自动性可分:自动进样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和手动进样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5、按洗脱方式可分:等度洗脱分析型蛋白质色谱仪和梯度洗脱分析型蛋白 ...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仪的流动相大都是有一定PH值和盐浓度(离子强度)的缓冲溶液,通过改变流动相中盐离子的种类、浓度和PH值可改变样品的保留值。一、盐离子的种类:1、阴离子的滞留次序:柠檬酸离子>SO42ˉ>C2O42ˉ>Iˉ>NO3ˉ>CrO42ˉ>Brˉ>SCNˉ>Clˉ>HCOOˉ>CH3COOˉ>OHˉ>Fˉ。2、阳离子的滞留次序:Ba2+>Pb2+>Ca2+>Ni2+>Cd2+>Cu2+>Co2+>Zn2+>Mg+>Ag+>Cs+>Rb+> ...
分析型多肽色谱仪种类有多种。1、按分离目的可分:化验室分析型多肽色谱仪和工业分析型多肽色谱仪。2、按分离原理可分:分析型多肽分配色谱仪、分析型多肽离子色谱仪和分析型多肽凝胶色谱仪。3、按作用可分:分析型多肽定量色谱仪和分析型多肽定性色谱仪。4、按进样自动性可分:自动进样分析型多肽色谱仪和手动进样分析型多肽色谱仪。5、按洗脱方式可分:等度洗脱分析型多肽色谱仪和梯度洗脱分析型多肽色谱仪。6、按产地可分:国产分析型多肽色 ...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仪是利用不同待测离子对固定相亲和力的差别实现分离的,固定相采用离子交换树脂,树脂上分布有固定的带电荷基团和可游离的平衡离子,待测样品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可与树脂上可游离的平衡离子进行可逆交换。离子交换的一般形式为 R-A+B=R-B+A,达到平衡时,样品离子 B 对于 A 型树脂亲和力的大小可以用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表示,称为选择性系数 KB/A。KB/A=(r)/(r)式中:r 为树脂中洗脱剂离子 A 的浓度,r 为树脂中样品离子 B 的浓度, 为洗脱剂离子 A 在溶 ...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20世纪6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分离分析技术,随着不断改进和发展,目前已成为重要的应用极为广泛的化学分离分析手段。一、与经典液相色谱仪相比: 1、高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供液和进样压力大,压力为150×105~350×105Pa。 2、高速:分析速度比经典液相色谱仪快数百倍。由于经典液相色谱仪是重力进料,流出速度极慢。而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高压输液设备,流速最高可达103cm/min。 3、高效:可一次同时分析几十甚至上百 ...
1. 食品杀菌技术食品杀菌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单元操作,通过杀菌可以钝化食品中的酶并杀死食品中存在的致病菌、腐败菌和产毒菌,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的保藏期。1.1 食品杀菌技术的分类食品杀菌技术可分为热力杀菌和非热力杀菌两大类。自罐藏技术和巴氏杀菌技术发明以来,热力杀菌技术已经在食品工业中广泛应用,此后又开发了高温短时、超高温、欧姆加热和微波杀菌等热力杀菌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食品尤其是 ...
近几年光遗传学在电生理领域非常火热,在不了解它之前相信很多人会觉得很高端,很难懂。在我们了解之后会发现其实它很简单,只是一种工具的应用:通过基因工程,科学家构建出了携带有特定种类视蛋白基因的病毒载体,用它们感染培育好的实验动物,再通过各种操作将视蛋白特异性表达在某一类神经细胞上。这样一来,一类新的转基因实验动物诞生了,它们脑内将有且仅有这一类神经细胞对光敏感。视蛋白是一种对光敏感的独特蛋白,也就是附着于细胞膜 ...
引言本实验所用基因传递系统(基因枪)原理: 低压基因递送系统(GDS-80 基因枪 U.S. Patent Number: 6,436,709 B1),根据火箭喷嘴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是用于传递生物微粒进入靶细胞的一种新型系统。如图 1 中所示,当左侧出现输入气体压力时(如:氦气),两个腔室之间将形成巨大的压力差,一旦该气体穿过装载样品的咽喉处,GDS-80 中的气体输出将为生物粒子提供足够的动能量,使它们加速到接近超音速的速度(约 300m/s)。在加速过程中 ...
基因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987 年。第一代基因枪是台式基因枪,其中火药型台式基因枪是基因枪中最原始的类型。最早的基因枪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 Sanford 于 1987 年与该校工程技术专家 Wolf 及 Kallen 合作研究出的一种基因转移的新方法。该方法一经发明便在学界崭露头角,Klein 等人于 1987 年最早应用基因枪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转化,并获得了成功。基因枪自 1987 年诞生以来得到迅速发展。美国康乃尔大学自 1988 年先后申报了三个关于基因枪技术的专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显像(PET)是继 CT 和 MRI 影像技术后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出现的全新尖端科技,专门用于人体或动物在分子水平上的新陈代谢的功能成像。它可以在无创伤情况下进行功能、代谢和生理显像的早期诊断技术也被称为分子影像。它集材料学、核物理、放射化学、计算机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之大成被誉为二十一世纪医疗设备的高科技之冠。它是当前医学界公认最先进的大型医疗诊断成像设备,可广泛应用于肿瘤学、神经学、心血管、 ...
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CT,Computed Tomography)作为一种无损成像技术,借助于 X 射线显微光学和 X 射线断层重构技术,可以在无创伤情况下提供被扫描对象的内部结构图像,其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是 20 世纪以来医疗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小动物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小动物、尤其是小型啮齿动物,已经成为生物和医学研究实验室用来建立人类疾病模型或者测试新药和治疗方法的动物选择。CT 技术在小动物成像中的应用,提供 ...
侧向层析免疫诊断(LFIA)系统的优势众所周知。在这些优势中最重要的是 LFIAs 作为一种 适用 POC 或者现场使用的技术,具有投资小、进入市场快的特点,且能被适用于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这 些优点是其他公认的目前正在发展的 POC 技术所不能比拟的,包括传感器和芯片技术。侧向层析诊断技术已经在一些市场领域内得到引入和发展。然而,生产适合这些领域需要的 侧向层析诊断产品仍然面临挑战。随着应用范围的扩展,增加了对技术的要求,要求改善灵敏度、可重 复性和 ...
从更多专业领域分析,适合定量诊断分析需要的新技术的开发侧向层析免疫诊断(LFIAs)作为一种稳定的技术适合在广泛、多样的 POC 或者现场使用。然而,该技术不能适用于要求非常灵敏、重复性好或者需要获得定量结果的情况。在过去的一些年里,在制作侧向层析诊断产品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方法,使得该技术可以用于广泛、多样的更高要求的应用领域。这些革新的方法迫使对 LFIAs 制做原理产生新的关注,同时研究进行研究、生产所需要的资源,以便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