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养 1、 pH玻璃电极的贮存 短期:贮存在pH=4的缓冲溶液中; 长期:贮存在pH=7的缓冲溶液中。 2、 pH玻璃电极的清洗 玻璃电极球泡受污染可能使电极响应时间加长。可用CCl4或皂液揩去污物,然后浸入蒸馏水一昼夜后继续使用。污染严重时,可用5%HF溶液浸10~20分钟,立即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浸入0.1N HCl溶液一昼夜后继续使用。 3、 玻璃电极老化的处理 玻璃电极 ...
PHS-3C型PH计由主机、复合电极组成,主机上有四个旋钮,它们分别是:选择、温度、斜率和定位旋钮。安装好仪器、电极,打开仪器后部的电源开关,预热半小时。在测量之前,首先对PH计进行校准,我们采用两点定位校准法,具体的步骤如下: 调节选择旋钮至PH档。 用温度计测量被测溶液的温度,读数,例如25ºC。调节温度旋钮至测量值25ºC。 调节斜率旋钮至最大值。 打开电极套管,用蒸馏水 ...
酸度计是测量pH值的较精密仪器,也可用来测电动势。 使用方法: 1)温度的输入 每次测定溶液的pH前先看一下温度,如果温度设定值与样品温度不同的话,务必输入新的溶液的温度值。 2)温度的读数和输入: 按一次(模式)进入温度方式,显示屏即有“℃”图样显示,同时显示屏将显示最近一次输入的温度值,小数点闪烁。如果要输入新的温度值,则按一下(标准),此时首先是温度值的十位数从 ...
1、一般情况下,仪器在连续使用时,每天要标定一次;一般在24小时内仪器不需再标定。 2、使用前要拉下电极上端的橡皮套使其露出上端小孔。 3、标定的缓冲溶液一般第一次用pH=6.86的溶液,第二次用接近被测溶液pH值的缓冲液,如被测溶液为酸性时,缓冲液应选pH=4.00;如被测溶液为碱性时则选pH=9.18的缓冲液。 4、测量时,电极的引入导线应保持静止,否则会引起测量不稳定。 5、电极切忌浸泡在蒸 ...
酸度计简称pH计,由电极和电计两部分组成。使用中若能够合理维护电极、按要求配制标准缓冲液和正确操作电计,可大大减小pH示值误差,从而提高化学实验、医学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一、正确使用与保养电极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电极都是复合电极,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受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且平衡速度较快。使用时,将电极加液口上所套的橡胶套和下端的橡皮套全取下,以保持电极内氯化钾溶液的液压差。下面就把电极的使用与 ...
在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元素占据一个位置。后来,科学家又进一步发现,同一位元素的原子并不完全一样,有的原子重些,有的原子轻些;有的原子很稳定,不会变,有的原子有放射性,会变化,衰变后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我们把这些处于同一位的元素但有不同性质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同位素中有的会放出射线,因此称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以下三个特性: 第一,能放出各种不同的射线。有的放出α射线,有的放出&b ...
Introduction 过去,研究人员为了确保凝胶结果完美需要进行辛苦的工作,通过不断重复进行保存凝胶,或者凝胶存档(a record of the gel)的工作,在记录他们辛辛苦苦得来的凝胶结果上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然而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再需要如此手工化的操作了,我们可以利用许多商品化的凝胶成像系统快速而准确的记录下实验结果,并且可以方便地获得分析和组织实验的数据。而且凝胶成像系统也已经不仅 ...
一、图像摄取: 1. 启动电脑系统,打开灯箱开关; 2. 双击显示屏上的Bio-cap图标,进入图像摄取主画面; 3. 放入要摄取图像的样品(胶片、电泳胶等),按下步分别摄像; A、 核酸凝胶样品(要用紫外光板的),先移动CCD至暗箱到右边,单击画面的“integration time”钮,调整爆光时 ...
一、毛细管电泳的概述: 毛细管电泳又称高效毛细管电泳,它是在熔融的石英毛细管(内径为25~100m)中进行电泳,其管内填充缓冲液或凝胶,是近年来进展最快的分析方法之一。 毛细管电泳是电泳技术和现代微柱分离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特少的特性。 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 1、 高压电极槽与进样机构 2、填灌清洗 ...
1.气路系统 由于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其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可达到2×10-11g/s(正十六烷/异辛烷);热导检测器(TCD)可达到2000mV·mL/mg(正十六烷/异辛烷)。因此,保持气路系统的清洁、畅通、无泄漏,对于气相色谱分析的准确度和重现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1 气源 无论是钢瓶气体还是气体发生器的气体,都必须经过气体过滤器才能进 ...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又叫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分析方法之一。1981年Jorgenson和Lukacs首先提出在75μm内径毛细管柱内用高电压进行分离 创立了现代毛细管电泳。1984年Terabe等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动力学色谱。1987年Hjerten 建立了毛细管等电聚焦 Cohen和Karger提出了毛细管凝胶电泳 ...
毛细管电泳技术也称为高效毛细管电泳(high performance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HPCE)。是从传统电泳发展而来的新型高效的分析分离技术。1967年Hjerten最先提出区带电泳。1974年Virtanen提出用200—500µm内径的毛细管作电泳分离。 1981年Jorgenson和Lukace首先提出在细管径 ...
一、仪器设备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ChemiGenius2。 二、仪器结构 见下图 三、原理 样品在电泳凝胶或者其他载体上的迁移率不一样,以标准品或者其他的替代标准品相比较就会对未知样品作一个定性分析。这个就是图像分析系统定性的基础。根据未知样品在图谱中的位置可以对其作定性分析,就可以确定它的成份和性质。 样品对投射或者反射光有部分的吸收,从而照相所得到的图像上面的样品条带的光密度就会 ...
一、 技术简介 活体生物荧光成像技术(in vivo bioluminescence imaging)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分子、基因表达的分析检测系统。它由敏感的CCD及其分析软件和作为报告子的荧光素酶(luciferase)以及荧光素(luciferin)组成。利用灵敏的检测方法,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感染性疾病发展过程、特定基因的表达等生物学过程。传统的动物实验 ...
体内荧光成像技术利用一架灵敏的照相机,检测活的整体小动物荧光团的荧光发射,从而获得清晰的图像。为了克服活组织的光子衰减,通常优先选取近红外区(NIR)的长波发射荧光团,包括广泛应用的小分子靛炭菁染料。NIR探针的数目最近随着有机、无机和生物荧光纳米颗粒的采用而不断增加。在体内荧光成像领域,成像策略和报道基因技术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一些改善探针特异性和亲和性的新技术以及调制和放大高灵敏靶点区域信号的新 ...
近年来兴起的活体生物发光成像技术随着背部薄化、背照射冷CCD技术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该CCD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由于具有更高量子效率CCD的问世,使活体生物发光技术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可以方便的应用到肿瘤学、基因表达和药物开发等各方面。 从市场分析的角度,xenogen公司首先利用了先进的CCD技术来检测活体动物的生物发光,但是该技术的核心部件CCD并不是该公司的核心。进入该领域的技术和价格壁垒是CC ...
1.3.1 总DNA提取 参照文献,用CTAB法提取植物总DNA。 1.3.2 PCR体系及反应条件 双重PCR反应体系:1×buffer,2.5mmol/L MgC12,0.25mmol/L dNTP,primers(0.4 μmol/L ZY1-35S,ZY2-EPSPS和0.4 μmol/L ZY3-NOS,ZY4-NOS),1.5units of Taq DNA P ...
活体动物体内光学成像(Optical in vivo Imaging)主要采用生物发光(bioluminescence)与荧光(fluorescence)两种技术。生物发光是用荧光素酶(Luciferase)基因标记细胞或DNA,而荧光技术则采用荧光报告基团(GFP、RFP,Cyt及dyes等)进行标记。利用一套非常灵敏的光学检测仪器,让研究人员能够直接监控活体生物体内的细胞活动和基因行为。通过这 ...
1、使用范围 凡具有芳香环或共轭双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在特定吸收波长处所测得的吸收度,可用于药品的鉴别、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朗伯-比耳定律 A =ECL 2、注意事项 ①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②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③在规定的吸收峰波长±2nm以内测试几个 ...
离子色谱仪器一般由流动相输运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抑制或衍生系统、检测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一、离子色谱流动相输运系统 离子色谱仪器的输运系统包括贮液罐、高压输液泵、梯度淋洗装置等,与高效液相色谱的输运系统基本相似。 1、贮液罐 溶剂贮存主要用来供给足够数量并符合要求的流动相,对于溶剂贮存器的要求是: (1)必须有足够的容积,以保证重复分析时有足够的供液; (2)脱气方便;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