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应用差异显示法对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

目的:筛选与人小细胞肺癌转移相关基因揭示肺癌的转移机制。方法:采用激光俘获显微切割(LCM)及mRNA差异显示技术(DD)对手术切除的小细胞肺癌、癌转移淋巴结进行筛选并克隆与转移相关的基因片段测定其序列后在基因库(GenBank)中进行BLAST检索分析其同源性。结果: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与癌转移淋巴结的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差异共获得差异片段(EST表达序列标签) 24个选择差异明显的3个片段克隆测序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mRNA差异显示技术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

mRNA差异显示技术(mRNA differential display)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克隆差异性表达基因的方法。1992年Liang 和Pardee[1]首次应用差异显示技术对比人类乳腺癌细胞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所表达的mRNA,以此来克隆癌细胞所特有的基因。差异显示技术为寻找新基因开辟了捷径,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已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农业、植物、动物、医学;就医学而言,涉及了胚胎发育器官形成、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遗传病与肿瘤的基因诊断

从DNA水平上寻找确诊遗传病的指标或探讨遗传病和肿瘤的病因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绩,对产前诊断,早期确诊和突变基因携带者的检出等都有重要意义。所用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分离基因进行结构分析 利用DNA离体转化,制备探针,制备基因文库进行筛检,最后鉴定载体中插入DNA片段的特性等一系列技术,可以设法分离出目的基因或某一特定的DNA顺序。然后通过DNA核苷酸顺序分析可以弄清楚某些疾病的病因。比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果蝇单因子杂交实验(图)

根据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学理论,基因是一个独立的结构与功能单位.在杂合状态时不发生混淆,完整地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由该基因的显隐性决定其在下一代的性状表现。单因子杂交是指一对等位基因间的杂交。孟德尔第一定律指出,一对杂合状态的等位基因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其自交后代中表型分离比为 3 : l 。本实验将观察果蝇单因子杂交后代的表型及其分离情况。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深刻理解孟德尔分离定律。 2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类的皮肤纹理分析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皮纹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了解皮纹分析在遗传学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人体的手、脚字面具有特定的纹理表现,简称皮纹。人类的皮肤出表皮和真皮构成。真皮乳头向表皮突起,形成许多排列整齐、平行的乳头线,此线又称嵴纹。嵴纹上有许多汗腺的开口。突起的嵴纹相互又形成凹陷的沟。这些凹凸的纹理就构成了人体的指 ( 趾 ) 纹和掌纹。目前,皮纹学的知识和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学、遗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遗传学定律验证

【实验目的】 通过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杂交实验,分析杂种后代的性状表现,验证遗传学规律。 【实验原理】 自有组合定律: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既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又随非同源染色体的重组而自由组合,形成四种基因型的配子,其比例相等。 连锁交换定律: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减数分裂时有一部分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换。 【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果蝇形态和生活史观察

【实验目的】 了解果蝇生活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的形态特点;区别雌雄果蝇以及几种常见突变类型的主要性状特征;掌握实验果蝇的饲养、管理及实验处理方法和技术。 【实验原理】 自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果蝇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就被广泛的应用。不仅验证了孟德尔的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还发现了性连锁遗传。特别是1910年果蝇白眼突变体的发现,通过设计的伴性遗传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是座落于X染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大肠杆菌诱变处理与营养缺陷型筛选

【实验目的】 1.了解应用物理、化学因素对细菌进行诱变的方法。 2.初步掌握诱变产生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与鉴定的技术。 【实验原理】 在以微生物为材料的遗传学研究中,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细菌,可诱发基因突变。如果突变后丧失合成某一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核苷酸等)的能力,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必须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称为营养缺陷型。实验室获得营养缺陷型菌株通过经过以下几个步骤:诱变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果蝇诱变

实验目的: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实验手段,使果蝇发生诱发突变,通过其遗传现象找出突变的规律和特点。学会自主设计实验,培养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精神,模拟科研训练。 实验材料: 黑腹果蝇(Drosophila)   物理诱变剂的种类   典型的物理诱变剂是不同种类的射线,常见的有X射线,r射线和中子,此外还有紫外线和β射线。   X射线是种波长为1000-100埃的电离射线,是最早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粒的大量提取之细菌的培养及收集

在制作酶谱、测定序列、制备探针等实验中需要高纯度、高浓度的质粒DNA为此需要大量提取质粒DNA。 许多年来,一直认为在氯霉素存在下扩增质粒只对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的细菌有效,然而在带有pMBl或ColEl复制子的高拷贝数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采用以下步骤可提高产量至每500ml培养物2-5mg质粒DNA,而且重复性也很好。 1、 将30ml含有目的质粒的细菌培养物培养到对数晚期(OD600约0.6)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粒大量提取之煮沸裂解法

该法 可与随后的纯化步骤如氯化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等步骤联合使用。建议该法只用于经氯霉素处理的培养物,未处理的培养裂解后过于粘稠,不利于操作。当从大肠杆菌HB101或其衍生质粒(包括TG1)中大量提取质粒时,不宜采用煮沸法。这些细菌释放大量糖类,在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中与闭环DNA形成密度大致相同的区带。这些糖类还抑制以DNA为模反或底物的酶。 试验步骤: 1、 将500ml 培养物的细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Wazard大量DNA纯化系统

碱法大量提取DNA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Promega公司的Wiazrd大量DNA纯化系统既简单又快速只需要离心和真空抽干这个系统可以从500ml培养液中在3小时以内获得1mg以上的高质量的质粒DNA(200-20000bp)。该系统不需要酚和氯仿抽提纯化后的DNA溶于水或TE缓冲液中,不含任何盐份,可以直接用于DNA序列分析和酶切反应,也可以用于在核酸酶抑制剂(如RNasin)存在的条件下进行体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类X染色质的观察

一、 实验目的 掌握观察与鉴别X染色质的简易方法,识别其形态特征及所在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人体染色体的畸变与疾病提供参考条件。 二、 实验原理 1、发现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等人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首次发现一种染色较深的浓缩小体,而在雄猫则没有这种结构。进一步研究发现,除猫外,其他雌性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有这种显示性别差异的结构。而且不仅是神经元细胞,在其他细胞的间期核中也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孟德尔豌豆实验(图)

上图描述了孟德尔的经典实验之一,这里他用豌豆杂交实验说明了他的遗传概念。 孟德尔认为子一代的遗传性状来自于亲代父本和母本,然后再把这些性状传给子二代,而不是在子代那里混合起来的。 纯合的父本(圆豌豆)和纯合的母本(皱豌豆)杂交,每个亲代产生一种配子,S 或 s,杂交之后产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都是Ss,而表型都是圆豌豆。 当子一代进行自交时,它产生两种卵细胞,S和s,还有两种精子,S和s。这些配子按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果蝇实验技术

一、实验原理 果蝇(fruit fly)是双翅目(Diptera)昆虫,属果蝇属(genus Drosophila),约有2500个种。通常用作遗传学实验材料的是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 1. 饲养容易。在常温下,以玉米粉等作饲料就可以生长,繁殖。 2. 生长迅速。十二天左右就可完成一个世代,每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连接反应的影响因素

1、 连接缓冲液的影响:大体上缓冲液含有以下组分:20-100mmol/L的Tris-HCl,较多用50mmol/L,pH的范围在7.4-7.8,较多用7.8,目的是提供合适酸碱度的连接体系;10mmol/L的MgCl2,作用是激活酶反应;1-20mmol/L的DTT,较多用10mmol/L,作用是维持还原性环境,稳定酶活性,25-50ug/ml的BSA,作用是增加蛋白质的浓度,防止因蛋白浓度过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连接试验

当我们已经获得目的基因片段,选择好适当的克隆(或表达,转化)质粒载体, 并确定重组方案后,下面要进行的就是DNA片段之间的体外连接,从而获得重组子。 此重组子可转入相应的宿主菌中用于对目的基因的扩增以及目的基因表达(如现代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还可用于序列分析和转基因等重要生物技术的研究中。 DNA连接实验原理: DNA分子的体外连接就是在一定条件下, 由DNA连接酶催化两个双链DNA片段组邻的5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DNA酶切实验(图)

采用粘末端连接必须对目的DNA分子和载体分子进行酶切以获得相应的粘末端进行连接。酶切可以是单酶切也可以是双酶切。单酶切操作比较简单,但双酶切如果两种酶所用缓冲液成分不同(主要是盐离子浓度不同)或反应温度不同,这时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解决: 1)先用一种酶切,然后乙醇沉淀回收DNA分子后再用另外一种酶切; 2)先进行低盐要求的酶酶切,然后添加盐离子浓度到高盐的酶反应要求,加入第二种酶进行酶切; 3)使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提取λ噬菌体DNA

λ噬菌体是最早使用的克隆载体,λ噬菌体的基因组是一长度约为50kb的双链DNA分子,它在宿主细胞有两种生活途径,其一是裂解生长,环状DNA分子在细胞内多次复制,合成大量噬菌体基因产物,装配成噬菌体颗粒,裂解宿主菌再进行下一次感染;其二是溶源性生长,即感染细胞内λ噬菌体DNA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DNA中与之一起复制,并遗传给子代细胞,宿主细胞不裂解。平板培养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质粒DNA的提取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质粒多为一些双链、环状的DNA分子,是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进行复制和遗传的辅助性遗传单位。质粒是进行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进行遗传工程改良物种等工作时最主要的DNA载体。 提取质粒的基本步骤分为三步: ①细菌的培养和质粒的扩增 ②细菌菌体的裂解 ③质粒DNA的纯化 本实验采取的菌体裂解方法为碱解法,质粒纯化方法为梯度离心法。 二、材料与试剂 1、材料:大肠杆菌 2、仪器:超净工作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