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近亲交配(inbreeding)

   亲缘关系近的两个个体之间的交配叫近亲交配或近交。如果两个体在3代(或5代)内的直系或旁系中能找到共同祖先,则称这两个体的亲缘关系近。在近交中,根据交配个体间亲缘关系相对远近的程度,较常见的有表兄妹交配、半同胞交配、全同胞交配和自体交配(自交)。近交的基本遗传效应是导致群体中的纯合体频率上升或杂合体频率下降。现以自交为例说明。假定试验以基因型为Aa的一株小麦开始(自交0代),则各自交世代的基因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锁群(linkage group)

  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已知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而染色体数目是有限的,基因的数目却很大。例如黑腹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而已知的基因近千个,所以必然是许多基因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这些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许多基因便是连锁群。迄今所知,一个物种的基因连锁群数决不会超过这个物种的染色体对数。例如,黑腹果蝇的染色体对数是4,它的基因连锁群也是4;玉米的染色体对数是10,它的基因连锁群也是10;豌豆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不完全连锁

  形成亲本型和重组型配子,但前者多于后者。在玉米,籽粒有色(A)对无色(a)呈显性,饱满(B)对凹陷(b)呈显性,而且它们是连锁的。利用具有这两种性状的亲本杂交,其测交结果如下表:  亲本型和重组型百分数分别为:  (4035 4032)/8368=96.4(%)  (149 152)/8368=3.6(%)  由于测交一代的表现型类型和比例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可知F1不仅产生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连锁基因遗传规律(inheritance law of linkagegenes)

  当决定两种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的遗传规律。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种情况:  完全连锁 只形成等量的亲本型配子。如在家蚕,已知黄色血液(A)对白色血液(a)呈显性,幼虫普通皮斑(B)对素白斑(b)呈显性,与双隐性雄蚕测交,结果如下:  由于测交一代的表型类型和比例直接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所以知道F1只产生了亲本型配子(AB和ab),说明雌蚕的连锁基因属于完全连锁。因为两连锁基因所在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抗癌基因(anti-oncogene)

   亦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或隐性致癌基因(recessive onco-gene)。该类基因之存在可抑制细胞恶变,其丢失或失活(二倍体细胞中二个等位基因都失活)情况下促进细胞癌变。首次被鉴定出的是抗癌基因 Rb(Retinoblas-toma),它是从人的视网膜细胞瘤中鉴定出的人类肿瘤抑制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3q14上,其产物为plo5Rb,定位在细胞核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罗伯逊氏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

  一种特殊的染色体易位现象。指两个同源或非同源的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断裂之后相互融合,成为一个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但臂数不变。此种现象于1916年为罗伯逊(W.Robert- son)所发现,故名。一般认为,在哺乳动物的核型进化中,着丝粒融合(特别是罗伯逊氏易位)是较普通的一种形式。例如,生活在以色列的竹根鼠(Spalaxehrenbergi)约有25对染色体,其中B组染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品种(breed)

  来自同一祖先,具有一定经济价值,遗传性比较稳定的一种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的群体。由人类采用一定的育种手段,通过选择、隔离和繁育而获得。品种的群体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群体太小不能称为品种。品种内的个体性状比较一致,能适应一定的自然条件和饲养或栽培条件,在产量和品质上比较符合生产或科学研究的要求。如“小偃6号”小麦、开红花的纯合豌豆等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品系(strain)

  来源于共同祖先、且有特定基因型的动、植物或微生物群体。微生物的品系常称为“菌系”和“菌株”,指由一个菌体所产生的一群后代。在遗传学上,品系指自交或近交繁殖若干代后,所获得的某些遗传性状相当一致的后代。在作物育种上,品系指用育种手段所获得的、遗传性状比较一致、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优良群体,品系的优良性状需经比较鉴定、繁育推广,方能成为品种,故品系一般不正式命名,仅以编号来表示。在家畜育种上,品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彷徨变异(fluctuation)

  一般指一个生物群体中某种性状的细微的、在量上连续的变异。例如,一片玉米田中的植株有高有矮,从最高的到最矮的之间有许多中间类型,不同个体之间差异小,仅有量上的区别,在生物统计上表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情况。“彷徨变异”最初由达尔文提出,指的是相对于“显著变异”(如短腿的安康羊)的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异”。他认为自然选择作用于能遗传的、细微的不定变异(即在同样生活条件影响下,不同个体所发生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

  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它应用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研究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以及影响这些变化的选择效应和突变作用,还研究迁移和遗传漂变与遗传结构的关系,由此来探讨生物进化的机制并为育种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群体遗传学是一门定量地研究生物进化机制的遗传学科,所以有人又称它为进化遗传学(evo-lutionary genetics)。但严格说来,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染色单体(chromatid)

  在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过程中,复制了的染色体中的两条子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是由一条脱氧核糖核酸(DNA)双链经过紧密盘旋折叠而成。中期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两者在着丝粒(centromere)部位相互结合。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四分体(tetrad)

  又称四分子,性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所产生的四个子细胞的总称。每个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较原来减少一半。四分子可分为以下几类:(1)顺序四分子,减数分裂的产物按顺序排列,其排列顺序显示了减数分裂过程的模式。如脉孢霉子囊中的8个子囊孢子(每个四分子再分裂一次而得)是以一定顺序排列在一个狭长的子囊中。(2)非顺序四分子,如构巢曲霉的子囊内的8个子囊孢子排列顺序是杂乱的。(3)不完整的四分子,有以下情况之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染色体组(genome)

  二倍体生物中来自一个配子的一套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套基因,通常用符号n来表示。例如,水稻体细胞核中有24个染色体,根据其大小、形态与功能的不同,可排成两套12对,表示有两个染色体组,即2n=24。减数分裂后,性细胞核中只含有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个,共一套12个,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即n=12。同一个染色体组中各个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彼此虽不同,但它们却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体系,缺少其中任何一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染色质(chromatin)

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存在形式。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物。其中DNA与组蛋白的重量比例固定,为1∶1,非组蛋白和RNA的比例变化较大。核小体是染色质包装的基本单位。在间期核中,染色质以两种状态存在,有的伸展开呈透明状态,称为常染色质(euchromatin),另一种卷曲凝缩,称为异染色质(hetero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亲本(parent)

  杂交亲本的简称。一般指参与杂交过程中的雌雄性个体。遗传学和育种工作上常用符号P来表示。参与杂交的雄性个体叫父本,用符号表示;参与杂交的雌性个体叫母本,用符号♀表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三点测交(three point test-cross)

  为确定三个连锁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和相对距离所作的一次杂交和一次测交。染色体上两连锁基因距离越远,在它们之间非姊妹染色单体互换的机会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因此可用这两基因间的互换百分数(一般可用它们之间的重组百分数)的大小来表示它们之间距离的远近,而以1%的互换(或重组)定为一个图距,作为连锁基因的距离单位。例如,已知位于玉米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控制籽粒有关性状的有3对基因:C(有色)和c(无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

  通过人工方法保存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和淘汰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以改良生物的性状和培育新品种的过程。首先由达尔文提出。他在《物种起源》和《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两部著作中,援引大量事实说明人工选择的原理和方法,其要点如下:一切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皆起源于野生的物种;生物普遍地存在着能遗传的变异,但单靠变异还不能形成新品种,虽然有少数品种可以由显著的变异一步形成(如安康羊、矮脚狗),但大多数品种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双生儿法(twin method)

  通过双生儿之间的异同对比,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个体表型的相对效应的一种人类遗传学的经典研究方法。1875年,由英国学者戈尔顿(F.Galtoro)创立。双生儿分单合子双生儿(由一精一卵受精后发育而成的两个胎儿,他们的基因型完全相同)和双合子双生儿(由两个卵分别与精子受精发育而成,他们的基因型通常并不相同)。一精一卵的单合子双生儿基因型完全相同,所以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应是在子宫内或出生后的不同环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双交种(double hybrid)

  双杂交种的简称。由四个品种或自交系先两两配成单交种,再由两种单交种杂交而得的杂交组合。(A×B)F1×(C×D)F1所得杂种即为双交种。双交种制种成本低,可提高制种田产量,缩小制种田面积。但需较多隔离区,程序亦较复杂,育种时间较长,增产效果往往不及单交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已逐渐减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生殖合作(reproductive cooperation)

  多于两个成年个体参与抚育后代工作这样一种事实。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在别人巢穴中作帮手,帮手属于成年个体但本身不进行生殖,而为一个正在进行生殖的双亲家庭出力。第二,集体生殖。社群中受到抚育的幼小动物群往往有不止一个父亲或母亲,例如在哺乳动物中往往可以看到有几只雌兽共同抚育一群幼兽,在鸟类中也可看到集体孵卵现象,因为这窝卵是由几只雌鸟共同产下的。樫鸟(Aphelocoma coerulescen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