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代表理论论证 看到问题后的第一反应是这一篇: 蝙蝠侠下落轨迹 看来我来晚了,我来发几篇很欢乐的~ 蝙蝠侠的下落轨迹研究(Trajectory of a falling Batman) University of Leiceister的一个物理系的学生写了一篇论文来论证韦恩同学的滑翔翼及其不科学,指出他如果从150m的高楼往下跳,落地的结果和被一辆时速为50mph的车撞上是一样样的= = ...
写学术论文时需要引用大量论文,但最后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匹配引用,有什么好方法或经验? 开源文献管理神器 Zotero 这一开源文献管理神器。 官网 : 0 255);"Zotero 一、配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于大陆的网络环境与论文引文格式要求,我们需要做一些简单的自定义配置。 如图,菜单栏—— Tools—— Options 或者,工 ...
佚名 在医学科研中有时需要根据样本数据推论总体中个体值范围,其中最常用的是估计正常值范围。 一、正常值范围的意义 正常人体的解剖、生理、生化、心理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称正常值范围,简称正常值。如成人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mm3。以一定数量“正常人”为样本,观察某个或几个变量,根据所得样本数据,推论总体中变量值的范围,称正常值范围估计。一些与 ...
佚名 1.用某药治疗10名高血压病人,对每一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问该药有无降压作用?10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mmHg)病例编号12345678810治疗前117127141107110114115138127122治疗后12310812010710098102152104107 2.某医院病理科研究人体两肾的重量,下面 ...
佚名 进行上述方差分析时,我们把比较的几个组的资料,看成是从几个相应的总体中随机抽取的独立样本,理论上要求几个总体都呈正态分布,几个总体的方差都是相同的,但总体均数可以不等。因此实际应用时,如果各组资料呈显著偏态,或各组方差相差悬殊,(尤其当各样本的含量甚不相同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进行方差分析,而宜改用非参统计等其他方法比较多个样本均数。关于资料的正态性检验可看七章 ...
佚名 in234567891010.70710.70710.68720.66460.64310.62330.60520.58880.57392-0.00000.16770.24130.28060.30310.31640.32440.32913---0.00000.08750.14010.17430.19760.21414-----0.00000.05610.09470. ...
佚名 直方图是以直方的面积表示数量的。直方顶端连成曲线后,整个曲线下面积就表示总频数,用1或100%表示。一定区间曲线下面积就是出现在此区间的频数与总频数之比,或出现在该区间的各个变量的概率之和。例如以7岁男童102人为100%,则若要知道坐高在66至68cm间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只要知道曲线下横坐标为66至68cm区间内的面积就可以了。因此求出曲线下面积有其实 ...
佚名 1.根据第四章练习题2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估计某地正常人尿汞值的90%、95%、99%上限,讨论用何法估计较适宜。 2.调查得成都市1979年996名女学生月经初潮年龄的分布如下,本资料宜用何法确定其双侧99%正常值范围?试估计之。年岁1011121314151617181920合计人数7441532442691916116812996 3.某市20岁 ...
佚名 在第一章第二节曾提到过样本与总体以及抽样误差的概念,那里谈到,由于存在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即使从同一总体用同样方法随机抽取例数相同的一些样本,各样本算得的某种指标,如平均数(或率),通常也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差异。样本指标与相应的总体指标之间有或多或少的相差,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如某医生从某地抽了120名12岁男孩,测量其身高,计算出均数为143.10cm,若 ...
佚名 为了表示个体差异的大小,或者说表示某一变量变异程度的大小,可计算标准差等变异指标来说明,现在我们要表示抽样误差的大小,如要问,从同一总体抽取类似的许多样本,各样本均数(或各率)之间的变异程度如何?也可用变异指标来说明。这种指标是: (一)均数的标准误 为了表示均数的抽样误差大小如何,用的一种指标称为均数的标准误。我们以样本均数为变量,求出它们的标准差即可表示 ...
佚名 从同一总体里随机抽取n相同的许多样本,这些样本均数吴正态分布。如前面所述正常人红细胞数的抽样实验中已求得100个样本均数,其中多数与总体均数μ比较接近而集中分布在其周围,且左右基本对称,见表6.3(此表由表6.4中的100个均数划记归组而得)。表6.3 红细胞抽样实验中100个样本均数的分布组段460-470-480-490-500-510-520-530-5 ...
佚名 从数理统计的理论上讲,并且上节的实例也已说明,在总体均数为μ,总体标准差为σ的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n相等的许多样本,分别算出样本均数,这些样本均数呈正态分布。而当样本含量n不太小时,即使总体不呈正态分布,样本均数的分布也接近正态。在下式中, 由于μ与(样本均数的标准差)都是常量,又 X呈正态分布,所以u 也呈正态分布。但实际上总体标准差往往是不知道的,上式 ...
佚名 一组调查或实验数据,如果是计量资料可求得平均数,标准差等统计指标,如果是计数资料则求百分率藉以概括说明这群观察数据的特征,故称特征值。由于样本特征值是通过统计求得的,所以又称为统计量以区别于总体特征值。总体特征值一般称为参数(总体量)。我们进行科研所要探索的是总体特征值即总体参数,而我们得到的却是样本统计量,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或推论总体参数的过程叫参数估计。 ...
佚名 为了说明常用的总体均数之区间估计法,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上节所叙的t分布。 由求t的基本公式 我们看到X与μ的距离等于t(SX),又根据X集中分布在μ周围的特点,若取t的5% 界即t0.05(或1%界)乘以SX作为X与μ的距离范围,就可用式(6.6)或式(6.7)求 出区间来估计总体均数μ所在范围,估错的概率仅有5%或1%,因此称95%或99%可信区间。下 ...
佚名 上面已经提到,计数资料可以计算相对数(率)。我们若由样本统计量P估计总体参数π,同样要考虑率的抽样误差,据数理统计研究结果,样本率的分布也近似正态分布,尤其当π比较靠近50%且样本较大时。于是对样本,百分率的可信区间可利用正态分布规律估计,公式是: 95%可信区间 P-1.96Sp 99%可信区间 P-2.58Sp (按正态分布,双侧尾部面积α=0. ...
佚名 1.下列数据为某院两种疾病治愈出院者住院天数统计,试计算标准误以比较两者抽样误差的大小。 例数n平均数X标准差S杆菌痢疾8417.6210.61流行性感冒906.173.49 2.淮南第三药厂新近研制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安降片,经268例高血压病人临床验证。显效率达50%,试估计总体率所在的95%与99%可信区间。 3,用巯甲丙脯酸治疗心衰病人60名,治疗 ...
佚名 抽样研究包含参数估计与通过假设检验作统计推断这样一些重要内容。前者在第六章最后一节中已经涉及,后者如X2检验,我们亦已有过接触。本章将介绍两均数相比时的假设检验。 相关新闻 ...
佚名 为了判断观察到的一组计量数据是否与其总体均数接近,两者的相差系同一总体中样本与总体之间的误差,相差不大;还是已超出抽样误差的一般允许范围而存在显著差别?应进行假设检验,下面通过实例介绍t检验的方法步骤。 例7.1 根据大量调查得知,健康成年男子脉搏均数为72次/分,某医生在某山区随机抽查健康成年男子25人,其脉搏均数为74.2次/分,标准差为6.5次/分。根 ...
佚名 上面介绍了已知总体均数时的显著性检验方法,但有时我们并不知道总体均数,且医学数据资料中更为常见的是成对资料,若一批某病病人治疗前有某项测定记录,治疗后再次测定以观察疗效,这样,观察n例就有n对数据,这即是成对资料(也可对动物做成病理模型进行治疗实验以收集类似的成对资料);如果有两种处理要比较,将每一份标本分成两份各接受一种处理,这样观察到的一批数据也是成对资料 ...
佚名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要比较某两组计量资料的均数间有无显著差别,如研究不同疗法的降压效果或两种不同制剂对杀灭鼠体内钩虫的效果(条数)等。这时假若事先难以找到年龄、性别等条件完全一样的人(或动物)作配对比较,那么不能求每对的差数只能先算出各组的均数,然后进行比较。两组例数可以相等也可稍有出入。检验的方法同样是先假定两组相应的总体均数相等,看两组均数实际相差与此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