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El Nino),因为会给人类带来暴雨、洪涝、干旱、尘暴等重重灾害,这拗口又生疏的名词已经变得广为人知,引起了普遍关注。 20世纪末的几大灾害,如1998年中国长江全流域洪灾和1997年印度尼西亚有史以来最大的森林火灾的祸首就是厄尔尼诺。它像妖魔那样,可以让久旱的南美洲沙漠骤降暴雨,又会让利马外港海滩上的海鸟海兽相继夭折,使海水变色臭气熏天,这些残骸腐烂后产生的硫化氢气体吹向大陆,给 ...
浩瀚的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它哺育着形形色色的海洋动物。这其中有闪闪发光的夜光虫和身体晶莹透明、随波逐流的水母,有美丽无比的珊瑚、五彩缤纷的海葵和“顶盔贯甲”的虾蟹,有“喷云吐雾”的乌贼、名贵的海参和鹦鹉,还有千奇百怪的鱼类古老的海龟和憨态可掬的海豹,更有聪明灵巧的海豚和硕大无比的巨鲸……它们共同生活在这熙熙攘攘的海洋大家庭里,组成光怪陆离的海洋动物大千世界。 海洋动物的体型和个体大小 ...
这里是地球上仅存的几处大熊猫本息地之一,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并已列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大熊猫的繁育和保护课题深受国际生物学界关注,在区内核桃坪建有大熊猫研究中心,在英雄沟建有大熊猫饲养场与系列场。 这里以保护野生大熊猫、人工繁育大熊猫而名闻天下。保护区森林植被完好,动物植物十分丰富,是典型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小熊猫卧龙保护区风景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卧龙保护区风景 ...
海上农牧厂自80年代起受到各国的重视。日本最早提出建设海上农牧场,1980 年起便开始实施一项为期9年“海洋腾飞计划”,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80年代末养殖产量已超过200万吨,居世界首位。美国在80年代也投资10多亿美元建立了一个10万亩的海洋农 牧场。前苏联虽以远洋渔业为主,但也不放松海水养殖业,在里海和亚速海投放鲟鱼幼体,长大后将其回捕,还在远东沿海建立牡蛎、扇贝等养殖场。其他国家在此期间也掀 ...
采集和渔猎野生的植物和动物,是远古时候祖先们食物的最重要方式。但是采植物和渔猎动也并一件容易的事。那些动物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不能吃的?它们都长成什么样,怎样识别它们?那些可以食用的植物或动物又都生活在什么样的地方?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涉及植、动物的形态、分类和生态知识。 传说中国有一位圣人名叫神农,他为使百姓有粮吃,"及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为尝试"百草",他"一天而遇七十毒" ...
各空间大国都把发展空间生命科学和技术作为发展空间科学和技术的重要方面之一。如果把 1957 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看作是拉开人类进军地球外层空间序幕的话,那么 40 多年来人类已经跨越 “ 方便的空地往返 ” 阶梯 正在朝着永久地占领近地轨道空间,建立空间站迈进。与此相应的空间生命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它和生命科学总的发展趋势一样,一方面,向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
合成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是指人们将“基因”连接成网络,让细胞来完成设计人员设想的各种任务。例如把网络同简单的细胞相结合,可提高生物传感性,帮助检查人员确定地雷或生物武器的位置。再如向网络加入人体细胞,可以制成用于器官移植的完整器官。 让.维斯是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师,早在他读研究生时就迷上了生物学,并开始为细胞“编程”,现在已成为合成生物学的领军人物。维斯的导师、计算机工程师和生物学家汤姆.奈特表 ...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学家)被认为是现代仿生学之父。在大约公元1500年,在鸟翅模型之后,他画了一系列的无法实现的飞行设备草图。大约400年之后,奥托(Otto Lilienthal)成功了,他根据鹳的翅膀制造的滑翔机成功的在Brandenburger村飞行了250米,而且他也取得了“滑翔机之父”的称号。 直到上个世纪中期, ...
自古以来菇类因为稀有珍奇,在各种民族饮食文化中都占有崇高的地位,尤其在传统中国医药中,有许多种食用菇类都被列为延年益寿的仙丹良药。近来由于机能性健康食品的利用成为一股世界的风潮,因此经千年中国医药验证记载的食药用菇类,自然成为健康食品的首选材料。另外各地具有特效的菇类,如台湾樟芝与巴西洋菇(姬松茸),常因其特异的医疗效果而大受瞩目。 食药用菇类在生物学的分类上属于真菌,传统的食用方式是采集其子实体 ...
植物和动物不一样,不能用注射疫苗来诱发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因此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喷上薄薄的一层药剂,来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早在 1885 年,米拉德(Millardelt)就发展出最早的植物用药剂「波尔多液」,以硫酸铜、生石灰和水按比例 1:1:100 制成。波尔多液因为能有效防治葡萄露菌病而被称为「圣水」。直至今日,已有许多不同的化学农药在巿场上贩售,农药成为植物病害防治的主流。 用农药杀菌 ...
茶属于山茶科,原产地在中国大陆南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利用及栽培茶树的国家。根据秦汉时代《神农本草经》推论,茶应在神农时代,距今约 4000 ~ 5000 年前就被发现,做为药用,至唐朝以后逐渐普及为饮料。 如今,茶已蔚然成为世界流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咖啡及可可)之一,在一百多个国家地区,拥有几十亿的饮茶人口。世界各国的茶种、栽培和制茶技术、以及饮茶文化的发展(中国的茶艺、韩国的茶礼及日本 ...
茶树采摘下来的嫩芽,俗称茶菁,经不同的制茶方法制作成各类茶。比较科学的茶叶分类是根据发酵程度分为四大类,即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后发酵茶。实用上,消费者常根据茶菁的原料、特征和外观颜色,进一步把茶叶分为绿、黄、白、青、红、黑茶等六大类。 茶业改良场前场长吴振铎先生根据茶叶中儿茶素类的总含量,订定各类茶发酵程度的标准。假设绿茶的儿茶素类含量是 100%,则包种茶的含量约只有 87.3%,换言 ...
美国的“国家癌症研究中心”从太平洋紫杉(学名: Taxus brevifolia Nutt.)的树皮中萃取出紫杉醇(Paclitaxel 商品名 Taxol),发现它具有抗癌的效果,经过一连串的临床试验,民国七十八年正式制成制剂用来治疗卵巢癌与乳癌。由于它的治疗效果甚佳,使得太平洋紫杉被预言为「二十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植物」。 不过太平洋紫杉生长缓慢,从树皮萃取紫杉醇的产量又甚低,以治疗一个卵巢癌 ...
柴胡为伞形花科(Apiaceae)植物,英文名:Bupleuri Radix,是我国传统医学中非常重要的药材,能解热、镇痛、解毒、消炎;含柴胡的柴胡制剂被广泛用于炎症、过敏、代谢及内分泌疾患,如小柴胡汤被用于治疗肝胆疾患,增强肝机能、及提高免疫功能等,为目前肝胆疾患最重要及用量最多的药方。 有关柴胡的研究相当多,已注册的专利总数就达 318 件,从抗B型肝炎病毒,抗肝炎、肝硬化、肝癌,抗胃及十二指 ...
如果以一个代表性的药用及保健植物来说明产品的研发及应用,银杏(白果)可说是最为人所熟知,与看来算是成功的例子。银杏存活于地球上的时间已超过二亿年,它见证了远古至今地球物种及景物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当今世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银杏,学名:Ginkgo biloba L.,英名:ginkgo maidenhair tree,银杏科(Ginkgoaceae), 别称:公孙树、白果树,原 ...
大多数人都以为只有人或饲养的宠物会生病,其实植物也会生病,这些病除了由各式各样的虫子咬食所造成的直接伤害外,也有因细菌、真菌、线虫和病毒等四大病原微生物所造成的植物传染病。 对许多以植物维持生计的人来说,植物一生病他们就头痛了,已经有许许多多不同种类看得见的害虫需要防治,再加上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在旁边搅局,要有好收成实在不容易,严重的话,还会造成可怕的饥荒。像 1845 至 1846 年的爱尔兰大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碳水化合物,才得以生长、开花与结果,同时提供了动物维持生存的基本食物。因此,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生物得以延续的主要方法。光合作用的奥秘在于叶绿素的电子传递与能量转换机制,其反应简式是 xCO2+yH2O+hv ─叶绿素、阳光→ xO2+Cx(H2O)y光合作用产物是氧气与以糖类为主的 Cx(H2O)y 碳水化合物,全反应是一吸热反应,将能转换成化学能,以碳水化合物方式储存能量。 ...
所谓“花器”即是指栽种花草之容器的总称。在亚洲地区,大型的盆钵大多称花器,但在欧美国家,花盆或盆钵等,不管容器的大小,都把栽种植物的容器称为花器(Container)。不过,盆钵的框框并不直接用来栽培植物,和花器有所不同。 利用花器的栽培法称为“花器栽培”;而使用种植了各种花草、庭木或观叶植物等的花器,美化住宅与周遭环境的方法,就称为“花器园艺”。其材质、样式及尺寸均有变化,数量多得数不清。 ...
兰花是植物界最大的科之一,包含了两千五百多种。从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险峻的悬崖峭壁到干旱的沙漠地带,都可以探寻到它的芳踪。变化多端的花形以及五彩缤纷的花色,是兰花最吸引人的地方。 有些兰花是以花朵的形状来命名,例如文心兰,又称跳舞兰,因为它的花朵形状像极了一个正在跳舞的女孩;又如拖鞋兰、蜘蛛兰及蝴蝶兰等也是。此外,亦有以花色命名者,例如非洲豹纹兰以其红色斑纹而得名。 台湾地处亚热带,气候适合兰花生 ...
复制动物在目前或许还算是大消息,但是,复制植物老早就不是新闻了。植物经由扦插、压条或分株等营养繁殖的方法,可以获得性状相同的营养系,许多植物便是依赖这种方法来繁殖。自从组织培养的技术开始发展之后,经由细胞、组织或器官获得大量的营养系更是轻而易举。 欲以组织培养的方法来繁殖植物,首先必须取得培植体,培植体为自植物体上获取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将这些培植体置于人工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可由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