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翅目,特别是指蛾的幼虫尾部下端所具有的鳃状突起而言。无呼吸机能。还有豆娘(Agrion)的气管鳃也称尾鳃(caudal gill)。 ...
斧足类船贝所特有的结构。附着在水管接续外套处襟的内面,左右1对。由棒状的柄部(stalk)和叶状部(blade)构成,叶状部有匙状、箭尾状等,可作分类上的标志。由1对伸肌和2对缩肌的作用可以自由出入,在环境不利时,尾栓左右同时伸出堵塞孔道口。 ...
亦称被囊类(Tuniciers)。为原索动物门的一个亚门,包括海鞘类(Ascidiacea)、带尾类(Ap- Pendiculariae)、海樽类(Thaliacea)以及光海鞘类(Pyrosomata)。尾索动物终生或幼虫期有脊索,但海樽类和光海鞘类幼体无尾,因此没有脊索,只有相当于脊索的细胞群。体表被覆有革质、软骨质或胶状物的被囊,无体腔、体节、骨组织等;神经系与表皮分离,成体时退化。在海 ...
尾索动物的尾部和海鞘类蝌蚪形幼体尾部中轴的支柱构造。与脊索是同一物,蝌蚪形幼体的尾索在变态时与尾一同消失。 ...
L型3-磷酸甘油 L-glycerol 3-phosphate 甘油的磷酸衍生物之一。也单称磷酸甘油,或称D型1-磷酸甘油。正确的叫法是Sn-3-磷酸甘油。作为磷脂质的基本结构而存在,是从糖酵解系统的磷酸二羟基丙酮通过3-磷酸甘油脱氢酶(EC2、7、1、30)的作用生成的。游离的甘油可经甘油激酶(EC、2、7、1、30)的作用,由ATP使之磷酸化L型3-磷酸甘油在细胞质和线粒体中的3-磷酸甘油 ...
D型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糖酵解、发酵糖异生及磷酸戊糖途径、还原型磷酸戊糖途径等精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当它受到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作用时,将氢交给NAD ,同时与正磷酸结合生成1,3-二磷酸甘油酸。由1,6一二磷酸果糖等醛醇的裂解而形成,反之与羰基化合物结合而形成C-C结合。 ...
型发生 typogenesis 把生物各种族的历史对照个体的历史分成三个相,型发生是其中的第一相,即从种爆发性分歧到种族全盛的这一时期。这一时期比较短暂。其后是型稳定,这一相的时期较长,但种族的变化和分歧很小,仅限于形成小适应型或地方型。最后一相为型崩溃,即产生过度分化、退化、非适应等各种型直到灭绝,此时期与型发生同样短促。以上是欣德沃尔夫(O.Schindewolf,1950)分类和命名的。 ...
L型菌 L-phase bacteria 这是一种缺失细胞壁的细菌变异株。一般地说它具有回变为亲株的可能性。它是细菌在没有细胞壁的情况下仍可生存、增殖的重要证据。虽然在形态上相似,但从细菌来源角度来看,它和枝原体(mycopl-asma)不同;在分裂能力上,它又和原生质球(sp-heroplast)有区别。 ...
型 type (1)同原型。特指J.W.von Goethe所创造的用词。(2)对生物的各种体制进行类型学(typ-ology,德文Typenlehre)的分类时常被使用。(3)与上述两种情况都有关系,但特指生物界最上一级的分类范畴,G.L.Cuvier把动物界分为脊椎动物、关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辐射动物四大门(法embr-anchement,1812),而H.M.D.de Blainville ...
型的一致性 unity of type 指生物,特别是动物的各种型归根结蒂是相同的。这一思想是杰弗罗依圣西莱尔(E.GeoffroySaint Hilaire)提出来的。1830年他在巴黎科学院与古维尔(G.L.Cuvier)的争论就是以这个为主题。圣西莱尔的思想虽然接近于进化论,但争论中具有飞跃的问题,结果败于古维尔。这次争论是十分有名的。埃克曼(J.P.Eckermann)在《Gespra ...
形态学 morphology 生物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其目的是描述生物的形态和研究其规律性;且往往是与以机能与研究对象的生理学相对应。广义地来说,它包括研究细胞阶段形态的细胞学的大部分,以及探讨个体发生过程的发生学。狭义的形态学主要是研究生物的成年个体的外形和器官构造(解剖学、组织学和器官学)。从方法论上来讲,它分为重视器官和机能关系的生理形态学,以及重点放在比较研究上的比较形态学以至系统形态学 ...
形态形成运动 morphogenetic movement 亦称运动。广义的是指与一般形态形成有关连的细胞群的运动。例如变形菌类的Dictyostelium变形体群的形成(形成伪变形体)和子实体形成时所发生的显著运动;脊椎动物胚胎后期,由神经纤维的游离顶端前进而出现的神经分布状况等,都包括在广义的形态形成运动中。而狭义的形态形成运动是指动物早期发生,在胚层形成、原肠形成、原基生成初期所出现的细 ...
形态形成潜势 morphogenetic potential 由A.Dalcq及J.Pasteels(1937)对动物早期发生所提出的概念,把胚区的形态形成运动、分化、诱导能力等重要发生现象给以量的规定,其值在胚内具有空间的梯度,对具有一定阈值以上的潜势的胚区,表示为特定的发生过程,试图根据单一的潜势量的变化来说明各种有质的差别的发生过程。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说明诱导现象,认为有从细胞过渡到细胞的 ...
形态形成(形态建成) morphogenesis 亦称形态发生。指生物发生中产生新的形态过程。形态形成在许多情况下除了具有高级结构的蛋白质和病毒外,把细胞构成因素以上的单位作为形态变化的问题。根据这种涵义,形态形成是高级的复合过程,可大致把它分为生长、分化、形态形成活动等来进行考察。形态形成常伴有一方面的部分退变,这种情况显著地表现为变态和细胞的死亡。 ...
形态形成的数学理论 mathematical theor-es of morphogenesis 1952年图林(A.M.Turing)提出了扩散型非线性联立偏微分方程式作为形态形成的数学模型。假定有数种化学物质(最简单的是两种),它们互相反应生产基础的化学物质使自身消灭。在平衡状态下,这些化学物质的浓度是均一的,但如果这些化学物质具有扩散过程的话,那么在某种条件下,这种均一的平衡状态是不稳定 ...
形态突变型 morphological mutant 指肉眼可见的突变型。即有关形状、大小、生育状态、颜色、颜色分布等表型变化的突变型。在高等动植物中是屡见不鲜的。微生物中在菌落类型、细胞形态等方面也曾分离到各种形态的突变型。这类突变型无特殊营养要求,在基本培养基上能生长繁殖。据信形态变异的原因是由特定的生化反应遗传的阻断的结果。推测基本上是与生物化学的突变具有共同点。 ...
形态素 morphactin 指高等植物中具有生长调节作用的芴-9-碳酸的衍生物。因为形态素Ⅰ和Ⅱ构造和赤霉素相似,以前认为是抗赤霉素化合物,但现在认为形态素的生长调节作用是由于对生长素的极性移动抑制的结果。 ...
形态视觉 form vision 不仅能够区别刺激光的强度和照射方向,而且对于外界物体的空间排列,即将物体的形态通过视网膜而成像,进行直接的辨认,这种视觉叫做形态视觉。节肢动物的复眼,由于其独特的结构,一般常具有良好的形态视觉。此外,形态视觉发达的动物,除脊椎动物以外,还有头足类。脊椎动物的形态视觉,在鱼类便已臻于很发达的阶段,经过训练实验后,不但可辨认圆形、三角形、四角形等几何学图形及其方向 ...
λ形噬菌体 lambdoid phage 与入噬菌体近缘的一群溶原性噬菌体。 ...
形态重组 morphallaxis H.Driesch对此曾使用修复(reparation)一词。为再生的一种形式,是指受损伤个体的残留部分的组织和细胞,其原来的分化一度失掉之后进行再分化,或单纯变更原来的互相位置,对完全调整的个体(身体各部有一定大小比例)进行重组的调节现象,此时通过细胞的增殖来补充损失的局部并不重要。例如把纽虫Linens lacteus的头部分离之后,可从这种分离块再生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