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 cerebellum 脊椎动物的脑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位于后脑的背侧,复于第四脑室上面而隆起。和中脑、桥脑、延髓连接,而分别形成小脑上脚(pedunculus cereb-ellaris superior)=小脑大脑脚(crus cerebello-cerebrale)= 结合臂(brachium conjunctivum),小脑中脚(pedunculuscerebellaris med ...
小梁 trabecula 其原义是小的梁柱的意思。意味着支持生物体组织的小棒状构造。在日本曾有各种各样的译法。例如存在于动物心室内壁的心肌束所构成的“肉柱”和脾脏结缔组织性的“脾柱”,淋巴结的结缔组织构成的“小柱”等都具有小梁的意思。 ...
小气管 tracheole 亦称毛细气管、微气管。在昆虫类,气管分布到身体的深部,接近气管末端的部分非常细小,管口的直径在1微米以下。像这样的气管称为小气管,但是,它和一般的大气管难以严格区分。不过小气管是被外胚层性的成气管细胞所包围,蜕皮的时候,覆在其内面的角质层不进行更新,这一点和通常的气管不同。小气管的发生方式与大的气管的分枝情况不同,发生时,靠近气管上皮细胞的气管细胞的细胞质有明显的分 ...
小泡 vesicle 细胞内的膜闭合之后所形成的袋状物。往往特指直径为50毫微米左右的小球状物。小泡除了作为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组成成分以外,还有由于细胞表面的胞饮作用所产生的小泡(吸液小体)和植物细胞分裂时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果胶小泡(pectinvesicle)等。 ...
小膜 membranella 为列生于原生动物纤毛虫类(例如喇叭虫、桿尾虫、Tintinnus)的围口部或胞咽的三角形或四角形的膜状物。由1—2排纤毛融合而成,构成口带(adoral zone)或口小膜带(adoral membrane-lla zone),靠小膜运动,引起水流而将食物送到胞咽的深部。 ...
小菌落实变型 petite mutant 亦简称小菌落。是酵母菌的一种突变型,这种突变型由于缺少各种呼吸系酶,因此在以糖作为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很慢,结果形成比正常酵母菌菌落要小得多的菌落。这种性状本身亦称为小菌落,在单倍体或二倍体酵母菌培养中大约500个细胞中会出现一个这样的突变型。当酵母菌培养在含吖啶黄的培养基上时,这种突变型的出现频率非常高,几乎是100%。这种突变型的线粒体中缺少几种呼吸 ...
小孔 ostium 系海绵动物的体壁外面,即皮层中无数散在性的小孔,水流由此进入沟系。具单沟型沟系的海绵,由进水小孔流入的水经胃腔从上端的出水孔排出,因此自进水小孔贯通体壁到达胃腔的管有两个孔:体表的孔(即入口)和胃腔壁的孔(即出口)。前者称为皮孔(dermal ostium),后者称为胃孔( gastralostium)。钙质海绵纲单沟型的皮孔称为孔(pore),双沟型和复沟型的皮孔称为小孔 ...
小进化 microevolution 大进化的对应词R.Goldschmidt(1940)把由普通基因突变积累而产生的种内分歧称为小进化。这里包含有对一定分布区内各种不同条件适应而产生的地理变异,以及某些较为偶然性的非适应性的种内分歧等。小进化的代表产物是地方性变种(品种),但Goldschmidt认为它并不是达尔文所谓的端始种(in-cipient species)。大多数学者现在都已接受关 ...
小核 micronucleus (1)亦称副核(德Nebenkern),是大核的对应词。纤毛虫类的细胞核多数有大核和小核之分。而大核只有一个,小核有两个以上的情况并不少见,如在喇叭虫中,小核竟有80个以上。小核与大核的位置关系有这样几种情况:(a)与大核相接;(b)埋没于大核中;(c)隐藏在大核的凹陷部中间;(d)小核大多分散在大校附近;(e)大核与小核毫无关系地互相分开等等。在融合、接合、内 ...
小核果 drupel(et) 亦称为小石果,参见“核果”。 ...
小梗(担孢子埂) sterigma 亦称担子柄,担子梗。是从担子器产生的外生担孢子的小柄。在担子菌类以外的真菌中,如曲霉和青霉的分生孢子的小梗也几乎具有类似的结构。 ...
小(分)裂球 micromere 在后生动物胚胎早期,卵裂期卵裂球的大小有时差异很大,其小形者称为小(分)裂球。这种小(分)裂球在胚胎学上作用,常因动物种类的不同而千差万别。例如一般情况小卵裂很多是在动物极方面形成外胚层,但是像海胆这种动物,在植物极方面有4个小(分)裂球,完成骨片形成的全部过程,可认为是植物极性的位置所在。在栉水母,其大部分的小(分)裂球是在动物极形成栉板,一移分移向于植物极 ...
小颚,下颚 maxilla 系节肢动物的口肢中位于大颚之后的附肢。为口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纲之下颚有1对位于上颚之后侧方;甲壳纲之小颚则有2对,称为第一小颚(fir-st maxdilla)和第二小颚(secono maxilla)。昆虫由于口器类型之不同,其下颚亦各不相同。咀嚼式的种类,其下颚由与头部本体构成关节的轴节ca-rdo,德Angeiglied)有时轴节还可分为亚轴节(su-bc ...
小刀类 Machaeridia 为奥陶纪—泥盆纪的化石动物。体呈刀形,被以排列成2纵列或4纵列的石灰质骨板。长期被作为桡脚类,但Bather和T.H.Withers (1926)把它们列为棘皮动物有柄亚门的一纲。但 Wolburg(1938)认为是原软体动物的近缘种。也有人认为属于环节动物或海林檎类。 ...
小白鼠脱脚病病毒 infectious ectromellavirus,ectlomelia virus 属痘类病毒。病毒粒子大小为232×172毫微米,呈砖形。可使小白鼠发生痘疮,在皮肤上形成病灶同时,通过血行感染内脏,特别是侵犯肠管和肝脏而使动物死亡。在皮肤和肠管病灶细胞内可见A型(马歇尔小体)及B型两种包含体。本病毒对人体无病原性。 ...
小包 peridiole peridiolum 扩散体的一种。是担子菌纲巢菌目(Nidularia-les)子实体中的小体,有数个存在于开放成杯状的皮壳(或子壳)中,外面包有硬的蜡壁呈颗粒状或卵状,下面中央部位有菌丝索(funiculus),在小孢内产生担孢子。遇到雨滴打击的子实体,其中小孢子可飞出数米远,利用菌丝索的粘性附着在物体上。 ...
小孢子 microspore 在孢子分大小两形时其小形者称为小孢子。在蕨类植物,小孢子囊中产生32个或64个小孢子,可萌发形成极度退化的由几个细胞构成的雄性原叶体。水生蕨类的槐叶萍(Salvinia natans)、满江红(Azol-la imbricata)的小孢子,在小孢子囊内萌发时,可产生由四个营养细胞、两个精子器构成的雄性原叶体,由于生长的压力,孢子壁破裂而一部分裸露出来。另外被子植物 ...
小苞片 bracteole,bractlet 指着生于花柄上的小形叶,相当于枝上的先出叶。通常为一对,位于苞片和茎连接线的垂直线上,有时也位于上述线的上方(细辛类Asarum),其作用不明。单子叶植物中所见的也如此,但在花柄的近轴面只有一枚小苞片,似乎为二个愈合而成,参与花的组成Gramineae)的内稃、苔草(Ca-rexspp.)的果囊。 ...
小肠 small intestine 脊椎动物的肠。由于在发生过程中,形态上出现了前部分和后部分的差异,而分别被称为小肠和大肠,但是,这本来是在人的肠上,按这两部位的粗细大小和肠壁的厚薄而命名的。软骨鱼类中另一部分鱼类,具有发达的螺旋瓣(spiral valve)。而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其端区分出十二指肠,而哺乳类的十二指肠以下,又依次分为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中有肝脏和胰脏输出管的开口。在小 ...
小孢子囊 microsporangium (1)产生异形孢子的植物,其小孢子形成的囊状生殖器官称为小孢子囊。是大孢子囊的对应词。在卷柏属(Selaginella)是在小孢子叶基部内侧作为起源于表皮系统的器官而形成的,具有二层囊壁细胞。在水生蕨类(Hydropteridales),是生长在小孢子囊果中的生殖托上,具有一层囊壁细胞。无环带,但有类似环带的有一列厚壁细胞的种类。(2)种子植物,尤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