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说明光周期性,由E.Bunning所引用的术语。是喜暗相的对应词。一天24小时划分为前一半12小时和后一半12小时,长日照植物在继前一半12小时之后,后一半12小时也需要有适当光照比例才能形成花芽。由于是光促进反应的相,所以称为喜光相。另一方面,短日照植物在后一半12小时内不需要适当光照就可以形成花芽,而在此时间内照光有阻碍作用,所以将此称为喜暗相。由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在一天的后一半 ...
相容性 compatibility 非相容性的反义词。系指在生殖细胞之间或生殖细胞和体细胞之间由于生理学上的原因不存在受精抑制的现象。 ...
相流分配法 countercurrent distribution method 对于几种有不同溶解度的混合物,若重复几次加入新的两种不混合的溶剂(如水和乙醚).振,由于分配系数的差异,可使之逐渐分开。采用分液漏斗亦可,而设计成为将溶剂连续加入的方法,称为相流分配法。把许多管连接起来,在第一根管内达到分配平衡的上层液自动移到下一根管内。这种分布在理论上尊从高斯分布曲线,管数或移动次数越多,分离 ...
喜好低温条件的生物。能在低温环境中生活或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和其他生物竞争才能得胜,不过后者不一定就意味着喜冷。 ...
相互作用 coaction 指在群落或种群中的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只是指生物间的直接相互作用,有时也广义地用于包括以环境为媒介的相互作用中的反作用和作用系统。是由F.E.Clements(1916)创造的词。他提出作用和反作用相结合,支持生物生活的三大作用系统。也有译为共同作用的,它不是指上述那样的共同作用(co-action)。也有的认为应把相互作用的主体与客体分为主动者(coaction ...
又称适雨植物。即使长时间降雨也致受害,甚至生育良好,但干旱季节,则生育不良(J.Wiesner,1891)。这种植物以热带雨林和亚热带雨林等多湿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居多。另外在中生植物中,阴生植物明显具有这种性质。叶端尖细而雨滴容易滴落的顶端的叶,常常是适应这种现象的例子,但持异议者也不少见。为嫌雨植物是其对应词。 ...
细菌或真菌,在加入5 10%或更多的食盐浓度于培养基中才适于其生长发育时,这些生物称为喜盐性生物。海产于燥制品以及盐渍食品的淹制物品,或海洋微生物及空气微生物,常具有这种特性。但如果没有加入食盐同样也能够发育的生物,称为耐盐性(ha-loloerant)生物,或兼性喜盐性(facultative halophilic)生物,而单纯要求低渗电位条件者,则称为喜浓性生物。空气微生物八叠球菌属(Sa ...
相互易位 reciprocal translocation, inter-change 指两个不同的染色体互相间一部分进行交换。相互易位的杂合子即具有未曾易位的正常染色体与已发生易位的染色体的个体,在减数分裂时可形成染色体环或染色体链。如果发生相互易位,此时与其伴随的基因连锁关系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位在发生易位断片上的基因位点就会脱离易位前所属的那个连锁群。而变成属于另一个连锁群。在一粒小麦和 ...
鸟卵的卵白,在其与包着卵黄的卵黄膜相接的部位形成浓稠的卵白层,由此浓稠卵白在大致与卵黄赤道相对的两侧形成的两条索状体,叫做系带。在横位的卵,系带是沿卵的长轴方向。通过这样的位置排列以及系带的复原能力,卵(壳)无论如何转动,胚盘可总被保持在上方。两条系带之所以向相反方向扭转,认为是由于卵在输卵管内旋转下降时,只卵白旋转而卵黄不旋转所致。 ...
巴甫洛夫等对狗反复进行的按一定顺序给与各种条件刺激的实验系列,在造成对每一条件刺激的条件反射之后,如果把条件刺激的顺序突然加以改变,这时可以看到每个条件刺激的反射效应显著减小。这种每个条件的刺激效应似乎为所给与的刺激的顺序所规定,因而可以认为是由于皮层机制建立了系列形成。 ...
相互分散 interspersion 不同种类的小生境互相混杂地存在,各小生境的各个种的种群各依自己的生活方式棲息,它们之间存在或大或小的相互关系的现象,这种达到散在状态的过程是为相互分散,由埃尔顿(C.S.Blton.1949)在探讨群落的方式时提出的。根据这一提法,可以认为,在同一条件的大生境内随机分布的种群,或对于估计这个地区存在的作为统一体的群落乃至生态系等,实际上是个无用的虚像。相反 ...
相关植物 corresponding plants 两个以上地区的植物区系进行比较时,如果各个地区特有的,且有一组近缘的植物,则称它们为相关植物。存在于各分类单位。例如在属一级的是,北美洲的Vancouveria,Alethusa与亚洲的Epimedium,Eleorchis相对应;种一级的如北美的香鹅掌楸(Liri-odendron tulipifera)和中国的鹅掌楸相对应。在外日本生长的 ...
自交植物中采用的一种杂交育种,即从杂种的初期世代进行个体选择,把下一代作为系统进行培育鉴别。一般是进行F2的个体选择、F3的系统选择和个体选择,以及F4为F3系统、下代的系统群的选择与系统选择和个体选择,F5以后可按同样的操作进行。本法可详细记录系统的育种过程,育种家常根据后代的鉴定进行可靠的选择,能很好地掌握选择系统的特性。系统育种,作为有关育种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不多,而且在性状的遗传价值较 ...
相关螺旋 relational coiling 表示体细胞分裂期的二条子染色单体或减数分裂前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的螺旋结构的一个术语。是二条链(染色单体或各染色体)相互扭成DNA双螺旋样的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相关螺旋。与此相对应的是,二条链各自平行地卷成螺旋,称为平行螺旋。在相关螺旋结构中,当二条链要分开时,二条螺旋链必须反卷。 相关行列的Q-R关系 Q-R relation 在心理学领域的因 ...
七种烈性的大肠杆菌噬菌体T1-T7的总称(T为type的缩写)。在完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其中的T2、T4、T6三种噬菌体在性质和形态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把它们称为T偶数噬菌体。此后又进一步证明,这些噬菌体的DNA分子有许多部分相同。与此相应地把T1、T3、T5、T7称为T奇数噬菌体,T3和T7的DNA仅稍有相同部分,较之T偶数噬菌体,它们的相似性质较少。 ...
相关 correlation (1)数理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上所谓的相关,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数间的关系这种相关性的统计学尺度是用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r)来表示。两个变量x,y间的相关系数: Sx,Sy为样品或标本标准差,n为测定数,r值在-1和 1之间,接近 1表示正相关(positive correlation),接近-1表示负相关(negat ...
(1)指生物中的世代联系,生物各种族的进化系统(系统发生),特别是各种族间的亲缘关系。(2)指具有共同的祖先,基因型相同的种群。与无性繁殖的仅靠营养生殖的情况不同,它包括有性生殖过程。但实际上(特别在农学上)包括着作为其系统特征的允许范围内的变异。在由连续自交而产生具有显著差异的群体时,即可把它分离出来而成为不同的系统。基本上与纯系相同,但不作为纯系来看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在微生物 ...
与个体发生同为E.H.Haeckel(1886)提倡的术语。追寻生物的各种族从发生到绝灭的形态变化,简而言之,就是种族的历史。而phylogenie一词也就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系统学)。系统发生的研究,在现存生物的生物学中,是以比较解剖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生物化学等作为基础来进行的。在古生物学中是以追踪各时代的生物遗迹,也就是化石来完成的。在19世纪的后半叶,根据生物发生律所追寻的系统发生是肯 ...
相对蒸腾 relative transpiration 指处于同一场所的叶面与蒸发面在同一时间内相同面积的蒸腾量(T)与蒸发量(E)之比(T/E)。由B.E. Livingston(1906)提出的。是表示与外界综合条件无关的蒸腾量的强度,但存在有受风影响的直接蒸发面和通过气孔等不同困难。如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蒸发体,由于在相同条件下,单位面积的蒸发量是不同的,所以用与叶面形状相同的湿滤纸的蒸发量 ...
相对受光量 relative light requirement 指植物接受的光强(照度)与群落的最上层或与空地上的光强之比(%)。这对同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相互间的比较,较之受光量的绝对值更有意义。其最大容许值,树木多为100%,在大森林下生活的阴性植物多在100%以下。例如白花酢浆草为14—15%,如大于上述受光量时则不能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