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6%左右,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锁骨形状细长,位置表浅。跌倒时,手掌、肘或肩着地,传导暴力多引起中1/3骨折,骨折类型多为横断型或短斜形,儿童多为青枝型。临床表现 1.伤肩下沉,并向前、内倾斜,头偏向伤侧,以使胸锁乳突肌松弛缓解疼痛。 2.患者常用健侧手掌托扶患肢肘部,以减轻因上肢重量牵拉所引起的疼痛。 3.肩峰内侧肿胀,压痛,异常活动,可触及移位的骨折端。诊断依据 1. ...
肱骨髁上区扁而宽,前有冠状窝,后有鹰咀窝,之间仅一薄层骨质易致骨折。常见于10岁以下小儿。约占小儿肘部骨折30—40%。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分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前者多见约占90%。临床表现 1.肘部肿胀,压痛功能障碍。 2.局部有异常活动、骨擦音。 3.肱动脉挫伤或压迫可发生血管痉挛,疼痛。或桡动脉搏动消失,手部皮肤苍白,发凉麻木。正中神经受损可引起拇指对掌功能障碍及桡侧三指半感觉减退或 ...
股骨颈骨折,多见老年人,由以50—70岁者为最多。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发生骨折。该部位血运较差,若骨折处理不及时、不适当,都会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地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临床表现 1.跌伤后患髋疼痛,不能站立、行走。 2.后部肿胀、压痛、患肢外旋畸形。诊断依据 1.有跌伤史。 2.上述症状和体征:疼痛、压痛、患肢外旋畸形。 3.X线摄片 ...
病因 外伤或暴力史分类分型 I型(伸直型):尺骨骨折端向前成角,桡骨小头前脱位;II型(屈曲型):尺骨骨折端向后成角,桡骨小头向后脱位。III型(内收型):尺骨骨折端向外成角,桡骨小头向外侧或前外侧脱位。IV型(特殊型):尺骨和桡骨中1/3或中上1/3双骨折,桡骨小头向前脱位。临床表现 前臂上段疼痛,肘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前臂上段肿胀、压痛、扣击痛,有时可触及骨摩擦感或异常活动。诊断依据 1 ...
脊柱结核并发截瘫是脊柱结核的并发症。早期或病变活动期多由于结核物质如脓肿、乾酪样物质、肉芽组织、死骨、坏死的椎间盘等直接压迫脊髓所致。在晚期或愈合期是硬膜肉芽组织纤维化增生变厚压迫或脊柱变形畸形或椎体病理性移位造成。有时脊髓血管栓塞导致脊髓变性、软化,虽无外部压迫因素也可发生截瘫。 本病的发生率约占10%。椎体结核中以颈椎、胸椎多见。椎弓结核临床虽不多见、但因椎弓从三面环绕椎管,一旦发生结核, ...
强直性脊椎炎是脊椎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侵及骶髂关节、关节突、附近韧带和近躯干的大关节,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和畸形。过去认为它是中枢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认为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不同,是一种独特的疾病。本病类风湿因数阴性,属血清反应阴性疾病。 病因尚不清楚。有遗传因素,男性多于女性,国内统计约为14:1。病人亲属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多20-30倍,约96%的病人含有血清组织相容性抗原HLA-B27。 ...
手部掌、指骨结核是结核桿菌浸入掌、指髓腔内所至感染。髓腔因骨性溶骨破坏而膨大、骨质变薄、膨胀。结核肉芽组织侵犯至骨膜下致有包壳形成、骨干坏死分离。在成人,感染主要在骨膜下,使骨干血液供应早期受障碍、骨干坏死分离或发生病理性骨折、使患指缩短。 本病比较常见,病人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且为多发性。本病早期应用抗结核药物及患指固定等(骨干病变愈合力较强、一般可采用非手术疗法)疗效显著。临床表现 1.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脱位比右侧多,单侧脱位约为双侧的1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但许多病例在开始步行后有跛行时,才被发现,错过了在1岁内治疗的最好时机。临床表现 1.婴儿期单侧脱位者:两则臀皱纹和大腿皮纹不对称,腹股沟纹深而位高,患肢较短。双侧脱位者,会阴部增宽,有些细心之母亲可发现上述变化外,也会发现病儿大腿不易分开,往往在换尿布时发现髋部有弹跳现象。 2 ...
肩关节脱位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以上,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肩关节脱位可分前脱位和后脱位,前者多见。其关节由肩盂和肱骨头构成,肩盂小而浅,肱骨头呈半球形,其面积为盂的4倍。肩关节囊薄弱松弛,活动范围大,易发生脱位。当跌倒时,掌或肘着地,上肢内旋后伸,由于传导暴力或杠杆外力的作用,随暴力大小可分别造成盂下、喙突下或锁骨下前脱位。临床表现 1.伤肩肿胀,疼痛,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 2.患肢 ...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后,其髓核连同残存的纤维环和覆盖其上的后纵韧带向椎管内突出,压迫邻近的脊神经根或脊髓所产生的症状。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约70%的病人有腰部受伤史。正常椎间盘弹性很大,可承受巨大的压力而不致破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常受到挤压、扭转等应力作用和轻微损伤的积累,在30岁以后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使纤维环破裂,引起椎间盘病变。多位于 ...
腕骨分二排,舟骨靠近排桡侧,其状如舟,故其名。但不规则,背面狭长,粗糙不平,与桡骨形成关节。跌倒受伤时,掌心着地,舟骨首当其冲,受压于桡骨与头状骨之间,形成骨折。由于舟骨所处位置剪力大,血运不良,故难于愈合。舟骨骨折多见于青壮年。临床表现 1.腕背肿胀,疼痛,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鼻烟窝有明显压痛。 2.检查时让病人握掌,手部桡偏,屈曲拇及食指,叩击其掌骨头时,舟骨有明显疼痛。诊断依据 1. ...
本骨折又称孟氏骨折。多发生于少年儿童。按受伤机理及骨折移位方向分为(1)伸直型:多见于儿童,骨折向掌侧成角,桡骨小头前脱位;(2)屈曲型:常见于成人,骨折向背侧成角,桡骨小头后脱位;(3)内收型:常见于幼儿,尺骨鹰咀骨折向桡侧成角,桡骨小头双桡侧脱位;(4)特殊型:少见,为成人桡尺骨双骨折并发桡骨小头前脱位。临床表现 1.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 2.前臂上端畸形,可摸到脱位的桡骨小头。 3. ...
肱骨干上起肱骨外科颈下1cm处,下达肱骨髁上2cm处。骨折多见于成年人。不同平面骨折表现不同方向的移位。直接暴力多引起粉碎或横断骨折,间接暴力多为斜形或螺旋形骨折。中下1/3骨折并发桡神经损伤约占2%。临床表现 1.上臂肿胀,疼痛,缩短或成角畸形。 2.出现异常活动或骨擦音。 3.伴有桡神经损伤时,出现垂腕,伸拇、伸掌指关节功能丧失。诊断依据 1.有直接或间接外力打击伤. 2.有上述症状和 ...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解剖颈下2—3cm范围内骨折,相当于松质骨与坚质骨交界之处,常见于壮年及老年。多由间接暴力引起,直接暴力少见。前者引起外展型及较少见的内收型骨折。后者引起裂纹骨折。临床表现 1.肩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局部可见瘀斑。 2.触诊骨折处有明显压痛,并可有骨擦音。诊断依据 1.有肩部外伤史。 2.有上述症状与体征。 3.X线正位或腋位元片可显示骨折类型及移位元情况。治疗原则 ...
水禽和无尾两栖类的指(趾,wbe)之间伸张着的由皮肤的折襞形成的薄膜,这是明显的水中运动的适应构造。
也称同化叶。叶及其相同的器官是各种各样的,而其中具有特殊形态或作用的也并不少(例如花叶和捕虫叶)。与此不同,凡具有典型的叶形和机能的叶,都是普通的营养叶,也就是说,在扁平的叶体中含有叶绿体可进行活跃的同化作用的,称为普通叶。日常所说的叶多指普通叶而言。
通过不同于通常的入射路向人眼投射光线时,例如在暗处,用集光透镜将光线强烈集中在巩膜的一部分,或将光源置于眼前斜侧方照射眼球内时(Purki-nje氏实验),被试者能在暗红色闪烁的背景上看到呈暗树枝状的自己网膜的血管影像,称此为浦金野氏血管像。移动光源,影像也随着移动。因为网膜的血管走行在内界膜上,所以通过瞳孔进入的光线一定在视网膜的视细胞层上形成血管阴影,但是,此血管阴影不管眼球如何运动,完全是静 ...
几乎任何分类方法都有一部分是按类似性将物件整理归类。然而从阿丹森以来凭经验的分类学家按经验归纳的加权方法拟定生物学分类(后来达尔文从理论上作过论证)要求具有相当多的知识和经验。因而很自然的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即能不能制订一种方法就连毫无经验的人,一个非生物学家都能按这种方法将物种归类成“自然的”属和高级分类单位。的确,如果有一种不由意志控制的自动而又客观的方法即使对有轻验的分类学家在选择最佳分类方 ...
支序分类学派提出在分类中应当制定一种排除主观性和随意性的方法,其动机是和数值分类学派相同的。支序分类学派的创导人德国昆虫学家亨尼克在其1950年出版的《系统发育系统学原理》(Grundzuge einer Theorie der phylogentichenSystematik)一书中全面阐述了他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他的观点,分类应当完全建立在系谱(血缘、家系,genealogy)的基础上,也就是建 ...
QCO2 为CO2消耗度的缩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