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管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由胚芽发育而来的体轴部分。其下部连在根上,上部着生有叶、花和果实。茎的主要功能是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也有的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有的具有繁殖功能;幼年期的嫩茎及某些植物的茎(如仙人掌),还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茎具有节和节间的分化,节上生有叶。茎的顶端和叶腋处都生有芽。叶子脱落后,节上留有叶痕。大多数种子植物茎的外形为圆柱形,也有少数植物的 ...
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大多数植物具有直立茎,如桃、向日葵、棉、松、柏、杨、柳等。
攀援他物向上生长的茎。这类茎幼小时柔软细长,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按攀援结构的性质,可分为5种:以卷须攀援,如南瓜、豌豆、葡萄的茎;以气生根攀援,如常春藤、络石、薜荔的茎;以叶柄攀援,如旱金莲、铁线莲的茎;以钩刺攀援,如白藤、猪殃殃的茎;以吸盘攀援,如爬山虎的茎。有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统称为藤本植物,又有木本和草本之分。前者如葡萄、紫藤、忍冬等。热带、亚热带森林里藤本植物特别茂盛 ...
缠绕于支持物向上生长的茎。这种茎幼小时期较为柔软,不能直立,用茎干缠绕于支持物上升,方能使枝叶生长良好;如离开支持物则倒伏地面。按缠绕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左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菜豆、牵牛花、茑萝、马兜铃等;右旋,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忍冬、葎等。此外,有的植物的茎既可左旋,也可右旋,称为中性缠绕茎,如何首乌的茎。
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引起器官形成某些特殊的适应,以致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改变的茎。茎的变态,有两种发展趋向。变态部分,有的特别发达,有的却格外退化。无论发达或退化,变态的部分都保存着茎特有的形态特征:有节和节间,有退化成膜状的叶,有顶芽或腋芽。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地上变态茎,如肉质茎、叶状茎、茎卷须、茎刺等;地下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
沿地平方向生长的茎。这种茎细长又柔弱,蔓延生长在地面上,基部的旁枝节间较长,每个节上可生叶、芽和不定根,与整体分离后,能长成新个体,故可进行人工营养繁殖,如草莓、甘薯等植物,其茎叶蔓生于地表;也有的匍匐茎则生长于地下,如马铃薯等。
地上茎变态的一种,多见于藤本植物。在植株的茎节上生长出的枝条,常常变成一种须状的攀附物,借以缠绕于支持物上,牵引植物向上攀援生长。葡萄的卷须长在腋芽的对方,黄瓜的卷须生在腋芽处。南瓜、丝瓜等植物亦具茎卷须。
地上变态茎的一种。是由枝条或腋芽变态发育而成的刺状物,具保护作用。枝刺位于叶腋,有的不分枝,如山楂、酸橙等;有的具分枝,如皂荚、枳。在潮湿环境下,枝刺也能生叶或花。刺内部与茎的木质部相连,所以不易剥落。从着生部位和能分枝、生叶来看,与皮刺不同。
地上茎变态的一种。茎绿色,肥大多浆液,薄壁组织特别发达,适于贮存水分,并营光合作用。叶片高度退化或成刺状,以降低蒸腾作用,适于生长在干旱地区。茎的形态多种,有球状、圆柱状或饼状的,如仙人掌属、仙人球属植物即具肉质茎。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变态部分膨大成球形、扁圆形或长圆形,有明显的节和节间,有较大的顶芽。节上着生膜状的鳞片和少数腋芽。在肥大的肉质茎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适于越冬的变态茎。球茎可供繁殖之用。荸荠、慈菇、芋等食用的部分就是球茎。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多年生植物的地下茎,形状似根,横卧在地下,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具顶芽和腋芽,节上往往有退化的鳞片叶。由于顶芽和腋芽的活动,茎轴既保持在地下生长,且每年能有新枝长出地面。每节生有不定根。由于根状茎衰老部分的死亡,由它产生的地上的新枝分离,故能进行营养繁殖。竹的根状茎称竹鞭,竹鞭上的顶芽能够不断向前生长;腋芽又称竹笋,由此生长地上茎。莲的地下茎称为藕,节特别细,节间粗大,可供食用。白茅 ...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变态茎非常短缩,呈盘状,其上着生肥厚多肉的鳞叶,内贮藏极为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能适应干旱炎热的环境条件。鳞茎也具顶芽和腋芽,可从其上发育出地上的花茎,开花结实。从鳞茎盘的下部可生出不定根,每年可从腋芽中形成一个或数个新的鳞茎,称为子鳞茎,可供繁殖用。鳞叶的宽窄不一,洋葱的鳞叶较宽,百合的鳞叶较窄。随着鳞茎的生长,外鳞叶变得薄而干,有时呈纤维状,可保护内鳞叶不致枯萎。百合科、石蒜 ...
地下变态茎的一种。地下茎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是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的变态茎。顶部肥大,有发达的薄壁组织,贮藏丰富的营养物质。块茎的表面有许多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芽眼内有2~3个腋芽,仅其中一个腋芽容易萌发,能长出新枝,故块茎可供繁殖之用。块茎的顶端具有一个顶芽,如马铃薯的块茎较为典型。马铃薯的地下枝条在土层中匍匐生长,当伸长9~12厘米时,末端膨大,形成具有短节间的肥厚块茎。在长成的块茎 ...
植物生长在地下的变态茎的总称。有节和节间之分,节上常有退化的鳞叶,鳞叶的叶腋内有腋芽,以此与根相区别。常见有4种类型:根状茎、如莲、竹的根状茎;块茎,如马铃薯、菊芋的块茎;球茎,如荸荠、慈菇的球茎;鳞茎,如洋葱、水仙的鳞茎。
植物的茎大都长在地面上,这种茎叫做地上茎。茎上生有枝、叶,顶端有顶芽,侧面生有侧芽。地上茎在适应外界环境上有各自的生长方式,产生了不同的地上茎类型: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援茎。也有的地上茎出现了变态,形成不同类型的地上变态茎,如茎卷须、枝刺、肉质茎和叶状茎(茎扁化成叶状,但具明显的节与节间,叶片退化,如竹节蓼、假叶树、天门冬等)。
位于茎的最外层,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细胞形状比较规则,呈砖形,长径与茎的纵轴平行。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具保护作用,属保护组织。表皮细胞是活细胞,但一般不含叶绿体,有的植物茎的表皮细胞含花青素(如蓖麻)。表皮细胞的外壁比较厚,角质化并有角质层,有的还含有蜡质(如蓖麻茎)。但沉水植物茎的表皮细胞没有角质层或角质层很薄。茎的表皮还具有气孔和表皮毛。气孔是气体出入植物体的通道;表皮毛是由表皮细胞 ...
植物茎上着生叶与分枝的部位。有些植物的节略为膨大,比较明显,如竹、甘蔗、石竹、蓼等。有些草本植物的节是中空的,如芹菜、南瓜等。有些草本植物的节是实心的,如水稻、小麦等。部分植物,如草莓等在节的下面,常常会长出不定根。相邻的两个节之间的距离,叫做节间。
块茎表面藏有芽的凹陷处。芽眼一般作螺旋状排列。每个芽眼内一般具2~3个腋芽,其中仅1个腋芽能发育,其余的处于休眠状态。带有芽眼的薯块,可作种薯,进行繁殖,如马铃薯的块茎。 ...
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是指树干上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即伐木时从树干上剩下来的皮,它是从树干的形成层区与木质部分离的部分,由内到外包括着韧皮部、皮层、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及周皮外面的破毁的一些组织。其中由韧皮部到木栓形成层这一段,包含有生活组织,质地较软、含水较多,叫做软树皮,从新生的木栓到木栓外方的枯死部分,是死细胞,质较硬而干,叫做硬树皮或干树皮。狭义的树皮就是指硬树皮而言,即通常在树干 ...
裸子植物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由于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而形成的次生结构。在次生生长后,处于体表的保护组织,即为木栓层。它是由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的细胞构成的,细胞呈砖形,排列整齐、紧密,细胞壁栓质化,成熟后死亡。细胞腔内充满空气,有的还含有单宁、树脂等物质,因此木栓层不透水、不透气,并富弹性。木栓层形成后,其外面的生活组织(如表皮),由于水分和养料的供应被阻断而死亡,并逐渐脱落,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