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草木犀属(Melilotus)

  豆科的1属。1~2年生草本。复叶有3片椭圆形或长圆形、边缘具细齿的小叶。花小,黄色或白色,排成狭长的总状花序;萼钟形,有5裂齿;花冠蝶形;雄蕊10,二体(9 1);子房有数颗胚珠。荚果广卵形,不开裂,荚瓣常有网状脉纹。约20余种。多分布于温带,中国有9种。栽种较多有白花草木犀和黄花草木犀两种重要牧草。草木犀适应性广、生长快、产量高,可作饲料和绿肥,且因其生活力强,有改良土壤和防止冲刷的作用,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颤藻属(Oscillatoria)

  蓝藻门念珠藻目颤藻科的1属。原植体为单一藻丝、直走或屈曲;或许多藻丝互相交织而形成片状、束状或皮革状的蓝绿色团块。藻丝细长、圆柱形、不分枝;藻丝外表无胶鞘。藻丝端部细胞往往逐渐狭小而成尖细的针头,有的弯曲如钩,或作螺旋状转向;有的其游离端处的壁增厚而成一帽状体。一般细胞为圆柱形,细胞间的横壁处平直或出现缢缩,细胞的内容物一般为灰蓝或深蓝绿色,均质,或具少数或多数的小颗粒,无定点的或有规律地分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柽柳科(Tamaricaceae)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几乎全为阳性木本植物。叶互生,无托叶,通常无叶柄,叶体小,多呈鳞片状,草质或肉质,且多具泌盐腺体。花集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稀单生;通常两性,整齐,4~5数。花萼深裂、宿存。花瓣分离,散落或宿存。雄蕊同数至多数。花丝常分离,稀基部结合,花药2室、纵裂。子房上位,1室,心皮2~5,侧膜胎座,稀为基底胎座。花柱离生或无,有时结合,柱头头状。蒴果圆锥形,内生多数种子,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

  亦称蜈蚣草、圆羊齿。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骨碎补科。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状茎有直立的主轴和向四周蔓延的匍匐茎。匍匐茎的短枝上生有圆球形块茎。叶丛生、亚革质,叶片线状披针形,为一回羽状复叶。羽片多数、常成覆瓦状,披针形、先端钝、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有圆齿,无柄,与叶轴间有关节相连。根状茎、叶柄及叶轴均被有棕色鳞片。孢子囊群生于叶背面侧脉的小脉顶端,在中脉两旁各成一行。囊群盖肾形,广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osmotic adjustment)

  指植物在环境胁迫(如干旱、冷冻或高盐浓度)下,在细胞内通过代谢活动,合成某些对原生质无伤害的有机物质以降低水势、平衡其周围环境的胁迫。这些物质如脯氨酸、甜菜碱和各种糖等,在原生质中具有相对高的浓度,但对酶活性无损伤。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渗透势(osmotic potential)

  亦称溶质势(solute po-tential)。由于水溶液中有溶质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的水势,这种水势差即为该溶液的渗透势。因为纯水水势被定为零,所以渗透势为负值。某溶液的渗透势的绝对值与该溶液的渗透压的数值相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皮孔(lenticel)

  植物茎和根的次生保护组织周皮上的通气结构。为肉眼可以看见的褐色或白色的突出于器官表面的斑点和条纹,有的可深入在裂缝底部。由木栓形成层的活动而产生。一般发生在气孔或气孔群的下方,此处的木栓形成层与一般的木栓形成层不同,它的活动不向外形成木栓细胞,而是产生许多排列疏松的球形薄壁细胞,胞间隙十分发达,称补充组织。以后由于补充组织的不断增生,使其外方的组织(表皮或木栓层)胀破,形成唇形裂口,并向外突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绵属(Spirogyra)

  绿藻门,接合藻纲,双星藻科。淡水中最常见的绿藻。藻体为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鲜绿色或深绿色,用手触摸有粘滑感觉。细胞圆筒状,具1个中央大液泡,细胞核借原生质丝悬挂于细胞中央。叶绿体1至数条,带状,沿细胞壁作螺旋状盘绕,每条叶绿体上有1列蛋白核,借丝状体断裂进行营养繁殖。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其过程是:两条丝状体彼此靠拢,在对应的两个细胞之间形成接合管;细胞内的原生质体浓缩,各自形成1个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亲缘选择(kin selection)

  对有亲缘关系的一个家族和家族中的成员所起的自然选择作用。它是在基因层次上起作用的自然选择,主要是对支配行为的基因起作用,因此有时它所增进的不是个体的适合度,而是个体的广义适合度。亲缘选择常用来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用达尔文的个体选择观点是很难解释利他行为的,因为利他行为所增进的不是行为个体自身的适合度,而是其他个体的适合度。如果应用亲缘选择的观点,利他行为便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亲缘选择只对那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内始式(endarch)

  植物初生维管组织,在分化过程中,其组成部分成熟顺序的一种。即由内部开始,逐渐向外发育成熟。这种离心进行的发育方式,称内始式。如茎和叶的初生木质部,其最先形成的是最靠近轴中央的原生木质部,它们是这些维管组织中最老的部分。以后,后生木质部再形成于原生木质部的外方(远轴一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囊果(cystocarp)

  亦称果孢子体(carposporoph-yte)。高等红藻的雌性生殖器官果胞受精后,在母体上发育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二倍体结构。在囊果内的产孢丝上的果孢子囊中,产生含二倍染色体的果孢子。结构简单的囊果,仅为由合子细胞分裂形成的许多产孢丝及产孢丝上的果孢子囊密集成的球状体,如海索面。结构复杂的囊果,除合子细胞分裂产生的辅助细胞、产孢丝及产孢丝上的果孢子囊外,外面还有由果胞附近的藻体营养细胞经多次分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囊群(sorus)

  真蕨类植物孢子叶上成群集生的孢子囊。孢子叶与孢子囊基部相连的部分称囊托。有的囊群上覆盖有一层薄片状的结构,称为囊群盖,多由囊托处的叶表皮延伸形成,其形状通常和囊群一致。有的种类有由叶片边缘背卷形成的覆盖囊群的一层薄膜,称为假囊群盖或假盖。囊群的形状、位置和囊群盖的有无因种类而异,可作为真蕨类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如铁线蕨属的囊群着生在叶背面边缘的裂片上,有叶缘背卷形成的肾形假囊群盖覆盖,蹄盖蕨属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内聚力-张力学说(cohesion-tension theory)

  人们所接受的解释水分在植物体(特别是高大的乔木)中上升的学说。水在一株植物中,从叶片的蒸发表面到根吸水表面,形成一个通过被水饱和的细胞壁和木质部成分的连续系统,即存在着连续水柱。当叶片细胞通过蒸腾丢失水分,细胞水势下降,于是就从其邻近细胞吸取水分,并依次传递到叶脉导管,向其牵引水分。蒸腾越强,丢失水分越多,水势就越低,从导管拉水的力量也越大。由于蒸腾失水,所以水柱上端总受到拉力,与此同时水柱内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胚(embryo)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种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1)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植物茎叶系统的原始体,将来发育成为植物的地上部分。(2)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以后形成根茎相连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对某些种子的子叶出土有很大的帮助。(3)胚根位于胚轴之下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胚珠(ovule)

  种子植物的大孢子囊,为受精后发育成种子的结构。被子植物的胚珠包被在子房内,以珠柄着生于子房内壁的胎座上。裸子植物的胚珠裸露地着生在大孢子叶上。一般呈卵形。其数目因植物种类而异。被子植物成熟的胚珠,包括珠心和珠被两部分。珠心是胚珠的最重要部分,内有胚囊和卵。珠被是珠心外围的保护组织,通常分为外珠被和内珠被两层。胚珠起源于子房壁内表皮下的一团细胞,称胚珠原基。原基前端发育成珠心,基部形成珠柄,并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配子囊(gametangium)

  (1)藻类和真菌产生配子的细胞或结构。其中,产生精子的称精子器或精子囊,产生卵子的称卵囊或藏卵器。(2)某些真菌有性生殖过程中,菌丝体上的一些不分化为配子、但能彼此融合形成接合孢子的多核细胞。如根霉有性生殖过程中,( )、(-)菌丝体相遇时,各自形成一些膨大的短枝,在短枝顶端的细胞即配子囊。当( )、(-)配子囊顶端接触时,端壁融解消失,细胞内容物(细胞质和多个细胞核)彼此融合,形成一个具有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胚状体(embryoid)

  亦称体细胞胚或体胚。在体外,由体细胞产生的类似胚胎的结构。某些植物以特定部位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胚状体。其发育过程与合子胚类似,经过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子叶胚等几个阶段。在其发生的最早阶段就具有两极性,即根端(胚根)和茎端(胚芽),并且与母体细胞或外植体的维管束无直接连系,这与器官发生不同。由此说明胚状体一开始就是一个完整植物的雏形,可通过根端或类似胚柄结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配子体(gametophyte)

  在植物世代交替的生活史中,产生配子和具单倍数染色体的植物体。苔藓植物配子体世代发达,习见的植物体为其配子体,孢子体寄生在它上面。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称原叶体,虽能独立生活,但生活期短,跟孢子体相比,不占优势地位。种子植物的配子体即花粉粒和胚囊,仅由很少细胞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寄生在孢子体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气孔(stoma)

  植物体的初生保护组织表皮上的通气结构,指两个特化的保卫细胞合围而成的胞间隙。气孔和保卫细胞总称气孔器。广义的气孔概念即指气孔器。广泛分布在植物的茎、叶和花果的表皮上,但以叶表皮上数量最多。气孔既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根外施肥和喷洒农药时,水液也由气孔进入。一般双子叶植物叶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上;浮水植物如睡莲等叶上的气孔只分布在上表皮上;沉水植物,如眼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膨压(turgor pressure)

  成长的植物细胞,吸收水分后,液泡体积增大,造成原生质体对细胞壁产生的压力。在其形成的同时,细胞壁也形成与其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压力,此时细胞处于紧张状态。当细胞吸水饱和时,细胞处于最紧张状态。膨压的存在,可以维持叶片、花及幼茎固有的挺立姿态。保卫细胞膨压大小的变化,可以调节气孔起闭或开度的大小。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