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创血压监测与无创血压监测的比较有创血压测量值>无创血压测量值。据对比观察,收缩压在100 mmHg -150 mmHg,两者结果相仿;超过或低于此范围就有差别。一般认为,对于血压正常者来说,有创法测得的动脉压比无创法略高,收缩压常常会高出5 mmHg~20mmHg。胡星兰等对20例进行有创血压测量的成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有创血压值高于无创血压值,而且收缩压差异较大,与年龄相关性小,而舒 ...
概括在动物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迷宫是很常用的一种仪器。文章介绍了迷宫的发展历史、类型以及应用的研究领域,并讨论了未来迷宫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及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迷宫在实验动物心理学形成及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迷宫已经成为心理学家测试动物能力时常用的仪器(啮齿类,猫,狗,以及灵长类)。迷宫任务对实验室测试特别适用,因为仪器本身可以告知动物需要它们做的是什么(类似于人类实验的指 ...
【实验目的】观察实验动物在新异环境中的自主行为、探究行为与紧张度。【实验器材】实验装置由旷场反应箱和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大鼠旷场反应箱高30~40cm,底边长100cm,内壁涂黑,底面平均分为25个4cm×4cm小方格,正上方2 m处架一数码摄像头,其视野可覆盖整个旷场内部。旷场光照为全人工照明,可人为设定“白天”和“黑夜”,白天由两侧墙壁的4只节能灯发出约2001ux照度来模拟 ...
辨识学习之T型迷宫实验原理在以上所述的实验方法中,动物对于刺激条件无法选择,它们只能有一种条件刺激。以下介绍的方法描述了用于辨识不同刺激形式的特殊技术。这些实验既可以称为同时辨识模式,也可以称作连续辨识模式。T型迷宫实验原理:最简单的辨识学习是动物对两个对称刺激的区别,刺激强度不同可以引起对称刺激结果的不同。T型迷宫实验的方式很多。观察指标:动物完成实验所需的时间、每次探索和前一次不同臂的比例。 ...
主动回避实验之爬杆法原理主动回避学习是一种基本的行为现象。正如在其他行为学仪器条件下动物通过对厌恶刺激前的条件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学会控制非条件刺激的应用。回避学习的第一步通常是逃避,由此成为终止非条件刺激的一个反应。研究者认为主动回避实验主要反应了动物的非陈述记忆的能力。爬杆法该装置由一竖着的木杆和电栅底板组成。电击为非条件刺激,某种信号为条件刺激,动物在电栅底受到电击一定时间内爬杆为逃 ...
主动回避实验之穿梭箱回避实验原理主动回避学习是一种基本的行为现象。正如在其他行为学仪器条件下动物通过对厌恶刺激前的条件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学会控制非条件刺激的应用。回避学习的第一步通常是逃避,由此成为终止非条件刺激的一个反应。研究者认为主动回避实验主要反应了动物的非陈述记忆的能力。穿梭箱回避实验(双路穿梭箱)原理:与跑道回避相比,穿梭箱回避(双路穿梭箱)更加困难。由于在实验期间实验者不必触摸 ...
主动回避实验之跑道回避原理主动回避实验原理主动回避学习是一种基本的行为现象。正如在其他行为学仪器条件下动物通过对厌恶刺激前的条件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从而学会控制非条件刺激的应用。回避学习的第一步通常是逃避,由此成为终止非条件刺激的一个反应。研究者认为主动回避实验主要反应了动物的非陈述记忆的能力。1.跑道回避原理:在简单的回避环境条件中,加以有特征的使动物逃避危害的难度。直接的回避环境为一个固定的 ...
向上回避实验原理: 许多种类动物都具有向上性,即将动物放在倾斜的表面时,动物有向高处定向移动的趋势。当把大鼠或小鼠一头朝下放在斜板上,它们一定会转过头,迅速地向上爬。观察指标:潜伏期。优缺点:向上回避实验为现有的抑制性(被动)回避方法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补充形式。它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用于药物或手术导致的感觉—运动协调能力减弱的动物,而其他的抑制性(被动)回避方法对这些动物可能都不适合。 ...
两室实验原理:啮齿类动物在一个开阔的领域,喜欢进入墙壁内的任一凹陷处并藏在那里。将它们放在一个大盒子里,盒子通过一个小口与一个小暗室相连,动物可以迅速发现暗室的入口并进入到暗室中,然后它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暗室中。记录动物呆在明室和暗室中的时间,第一次进入到暗室所需的时间(潜伏期),并将动物从一个室进入到另一个室的次数作为一个辅助指标。观察指标:动物在大室与小室内的时间。优缺点:简便易行, ...
避暗实验原理原理:利用小鼠或大鼠具有趋暗避明的习性设计的装置,一半是暗室,一半是明室,中间有一小洞相连。暗室底部铺有通电的铜栅。动物进入暗室即受到电击。观察指标:首次受电击的潜伏期、24小时后进入暗室的动物数、潜伏期、一定时间内受电击的次数。优缺点:简便易行。根据需要设计反应箱的多少,同时训练多个动物,可实现组间平行操作。以潜伏期作为指标,动物间的差异小于跳台法。对记忆过程特别是对记忆再现有较高的 ...
在非临床有效性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为学试验研究药物对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人和动物的内部心理过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只能根据可观察到的刺激反应来推测脑内发生的过程,对脑内记忆过程的研究只能从人类或动物学习或执行某项任务后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他们的操作成绩或反应时间来衡量这些过程的编码形式、贮存量、保持时间和它们所依赖的条件等等。学习、记忆实验方法的基础是条件反射,各种各样的方法均由此衍化出来。 ...
成瘾药物的反复作用会导致脑的长期改变是药物依赖形成和难以治愈的基础( L e s h n e r 1 9 9 7 ) 。这种改变涉及分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长期改变,同时也包括人格或者动物行为特征的变化( V a t h y 1 9 9 9 ; K o o b & M o a l 2 0 0 1 ) 。因为这些成瘾药物急性作用的强烈的奖赏作用、戒断后的负性情绪以及反复药物使用后会 ...
【实验目的】1. 了解Y-迷宫实验的原理。2. 掌握Y-迷宫实验方法。3.观察实验动物建立条件反射过程中的学习、记忆能力。【实验原理】通过灯光和电刺激,使动物形成回避条件反射,观察和记录动物的回避条件反应能力和空间辨别能力。分析和推断动物的学习、记忆和空间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实验动物】大鼠、小鼠。【实验器材】Y型迷宫上海软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可提供,由三等分辐射式迷路箱和控制仪组成。三等分辐射式 ...
1 . 序言 研究表明, 大鼠初次进入新颖环境中时运动反应性的高低和成瘾效应具有重要关系。例如,大鼠 在不可逃离的运动箱中( inescapablenovelty chamber )的运动反应可以预测其对安非他明尼古丁和酒精的自身给药行为 ( Nadalet al. 2002 ;Piazzaetal.1989; Suto etal.2001 ) ; 动物在运动场迷津( ...
Y迷宫的行为学检测方法(1)Y实验介绍迷宫Y迷宫主要应用于动物的辨别性学习,工作记忆及参考记忆的测试。Y迷宫由三个完全相同的臂组成。每个臂尽头有食物提供装置,根据分析动物取食的策略即进入各臂的次数、时间、正确次数、错误次数、路线等参数可以反映出实验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相对而言,Y迷宫简便、可行,相对八臂迷宫来说更加简单,有一定的实用性,现常用于学习记忆功能评价。Y迷宫、八臂迷宫这类食 ...
实验室建设原则参考普通环境标准,该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养教学等用途的普通实验动物。1.给水排水系统:上水水压0.3-0.5MPa,冷热水分别独立提供;实验室下水口距地面高度低于10cm。2.实验室内光照度:室内光照度恒定,阻断室外光线(隔光窗帘或无窗户),室内光源由室内灯提供,分为实验光源和工作光源,实验光源根据不同实验设备专门布置射灯位置 ...
大家在科研实验中经常涉及到动物模型的制作,望大家将这方面文献以及经验进行交流。脑缺血模型的制作:制作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方法很多,但常用方法主要有结扎法和栓塞法两种,结扎法是运用外科手段结扎脑的供血动脉,中止脑的血氧供应,它可以进一步分为颅内结扎和颅外结扎。颅外结扎主要是用于制作全脑缺血模型,可进一步分为①4血管结扎,即结扎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②2血管结扎,即结扎两侧颈总/颈内动脉,同时抽取动 ...
基本原理:在一定时间内连续给动物注射D-半乳糖,使机体细胞内半乳糖浓度增高,在醛糖还原酶催化下,还原为半乳糖醇,这种物质不能被细胞进一步代谢而堆积在细胞内,影响正常渗透压,导致细胞肿胀,功能障碍、代谢紊乱,破坏并消耗机体抗氧化防御系统,使自由基积聚。同时在半乳糖还原成半乳糖醇的过程中又产生(O2-),这样使细胞膜脂质受损,过氧化脂质、脂褐质等增高,出现衰老。操作步骤:取健康雌性小鼠,普通饲料常规喂 ...
关键词: 小鼠明暗穿箱实验目的:本操作规程是关于利用小鼠明暗穿箱实验对受试物的抗焦虑活性进行药理学评价的具体操作规程。背景知识:无原理:动物置于明箱中央,背朝隔板。暗箱红灯不通电,明箱白炽灯照明。造成动物焦虑。主体内容(操作步骤):实验的准备实验的器材、仪器、药品仪器:分析天平,摄像仪,录像机,监视器,小鼠明暗箱(为一个上面敞开的箱子45cm×27cm×27cm)内部分为明箱和暗箱,明箱占箱子的3 ...
随着医学心理的研究的日趋深入和扩展,探索心理障碍的产生机制,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途径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鉴于伦理和道德问题,不可能在人类身上进行过多的干预动物模型具有资源相对易获得操作性强涉及伦理道德问题相对较少等优点而且,理想的动物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类心理行为问题,能够进行整体细胞分子和基因各水平的干预因此,动物模型已经成为心理精神和神经科学工作者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