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毁小白鼠小脑的观察:学习毁小白鼠小脑的方法;了解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小脑是躯体运动的主要调节中枢,小脑前叶的机能主要是参与对骨骼肌张力的调节,小脑后叶的主要机能是协调随意运动,小绒叶产生平衡功能,小脑具有大量传入和传出纤维联系,大脑皮层发向肌肉的运动信号和肢体执行运动是来自肌肉的反馈信息,都发射到小脑的同一区域使小脑能及时对两种信息进行比较和整合,并向运动系统发出校正信号以调整肌肉 ...
Instruments For ElectrophysiologyProducts include microelectrode voltage and current clamp amplifiers perfusion chambers perfusion heating systems perfusion steppers glass capillary tubing and microel ...
神经病理学是组织病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神经病理学技术是一门较特殊的病理技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的特殊,用常规方法处理,常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因此,要想获取想要的东西,必须靠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将其充分地显示出来。神经系统方面可显示的物质较多,如尼氏小体、髓鞘、变性髓鞘、神经纤维和神经胶质细胞等等。这些都要靠特殊的银浸染技术,才能显示出来。下面将介绍几种显示上述物质的方法。 应用:神经系 ...
现代细胞生物学发展是靠形态观察结合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来推动的,没有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就没有现代细胞生物学。一、细胞化学技术组织化学或细胞化学染色(histochemical or cytochemical staining)是利用染色剂可同细胞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而着色的原理,对某种成分进行定性或定位研究的技术。利用这种方法对细胞的各种成分几乎都能显示,包括有无机物、醛、蛋白质、糖类、脂类、 ...
鱼类肾小管的主动运输 【目的】 了解鱼类肾小管主动运输的特点,掌握观察肾小管主动运输的实验方法。 【原理】 物质进入细胞或通过膜的方式之一是主动运输,使物质从低浓度部位向高浓度部位运动(即逆浓度梯度)。本实验采用染色剂,使肾小管的颜色比周围环境的颜色深,从而证明染色剂被肾小管细胞主动转运。 【器材】 1、 实验鱼 淡水的鲤、鲫或海水的比目鱼均可。脊椎动物肾小管只在近球小 ...
鱼类的体色反应 【目的】 了解鱼类体色变化的原理,掌握区别五个等级的色素细胞指数,观察各种激素和药物对体色的影响及其研究方法。 【原理】 鱼类体色的生理变化是由于色素细胞内色素颗粒的移动,如果色素颗粒移到细胞周围,鱼体体色变深;如果色素颗粒集中,体色变淡(白)。不同色素颗粒显示出不同的颜色,黑色素-黑色,类胡萝卜素-红或黄色,蝶呤-黄色,鸟嘌呤-白色。 色素细胞有单色的,只有一 ...
离体跌卵 【目的】 了解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排卵的作用,以及进行体外跌卵的方法。 【原理】 HCG能直接作用于卵巢,促使已生长成熟的卵母细胞(卵黄积累已完成)进入生理成熟并排卵。 【器材】 雌蟾蜍或蛙:要求冬至(12月下旬)到自然产卵期前的雌性动物。 HCG,任氏液,玻璃广口瓶或指管瓶(容量30ml),S形玻璃钩,培养皿,解剖剪,眼科镊,计数器。 【步骤】 ...
1、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出现心跳减弱 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排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2+浓度呈正比。用 0.65%NaCL溶液灌注心,由于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二期内流Ca2+减少,胞浆Ca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 弱。如果长时间用0.65%NaCL溶液灌流蛙心,心脏最终会停止收缩,但心肌仍能产生动作电位(即 ...
【目的】 学习离体蛙心制备及灌注方法,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改变和某些神经体液因素及肾上腺素、咖啡因和洋地黄制剂等药物对心脏节律性活动的影响。 【原理】 蛙心离体后,用理化因素类似于两栖类动物血浆的任氏液灌注时,在一定时间内,仍保持有节律的舒缩活动,而改变灌流液的理化性质后,心脏的节律性舒缩活动亦随之改变,说明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心脏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外,心脏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及某些体 ...
一、蛙心灌流: 1、用0.65%Nacl溶液灌注蛙心出现心跳减弱 心 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2+排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2+浓度呈正比。用0.65%NaCL溶液灌注心,由于 灌注液中缺乏Ca2+,以致心肌细胞动作电位二期内流Ca2+减少,胞浆Ca2+浓度减少,心肌的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如果长时间用0.65%NaCL溶 液灌流蛙心,心脏最终会停止收 ...
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具有易化和抑制作用。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保持骨骼肌适当的紧张度,以维持机体的正常姿势,如果在动物的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则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运动区和纹状体等部位和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抑制区的活动减弱而易化区的活动相对地加强,动物出现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等伸肌紧张亢进的特殊姿势,称为去大脑僵直。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去大脑僵直现象,证明中枢神经系统对肌紧张的调节作用。 ...
实验21 药动学实验 药动学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转运、代谢变化过程和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基本的过程是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本实验包括三部分内容: 1.通过测定血、肝、脂肪组织中磺胺类药物浓度,以了解药物的吸收及分布; 2.通过测定正常及肾功能受损家兔血浆中PSP(酚磺酞)浓度分别求得PSP的血浆半衰期,以了解肾功 ...
实验23 影响家兔动脉血压的因素【目的】 本实验采用动脉血压的直接测量方法,观察神经和体液因素对动脉血压的调节作用,了解家兔急性失血模型的建立方法,观察家兔急性失血期间及停止失血后其动脉血压的变化及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原理】 在生理情况下,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的血压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起着重要作用。此反射既可在血压升高时降压 ...
实验27 家兔呼吸运动和血液酸碱度的因素【目的】 观察影响呼吸运动及血气酸碱度变化的因素,了解动物酸中毒模型建立和纠正酸中毒方法。 【原理】 呼吸运动是呼吸中枢节律性活动的反映。在不同生理状态下,呼吸运动所发生的适应性变化有赖于神经系统的反射性调节,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呼吸中枢、肺牵张反射以及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因此,体内外各种刺激可以直接作用于中枢部位或通过不同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影响呼 ...
实验22 离子与药物对离体蟾蜍心脏活动的影响【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Straub氏法灌流蟾蜍离体心脏方法,并观察高钾、高钙、低钙、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原理】 作为蛙心起搏点的静脉窦能按一定节律自动产生兴奋,因此,只要将离体的蛙心保持在适宜的环境中,在一定时间内仍能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活动。心脏正常的节律性活动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离体心脏也是如此,离体心脏 ...
实验19 药物抗惊厥作用一、药物对抗电刺激引起小白鼠惊厥的作用【目的】观察苯巴比妥钠(phenobarbital sodium)预防性对抗由电刺激引起小白鼠的惊厥作用。 【原理】巴比妥(barbital)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随着剂量的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的程度由浅入深。当剂量大于催眠剂量时有抗惊厥作用。临床上常利用barbital类这一机制将其用于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脑炎等及中枢兴奋药中毒 ...
实验15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作用【目的】 了解胆碱能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局部炎症介质组胺(histamine)对肠道平滑肌M胆碱受体和H1受体的激动作用,以及它们的受体拮抗剂阿托品(atropine)和扑尔敏(chlorpheniramine)的阻断作用。【原理】消化道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道平 ...
实验20 热板法镇痛实验【目的】 观察麻醉性镇痛药派替啶(dolantin)与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的镇痛效应。 【原理】 Dolantin为合成品,是吗啡的代用品,较吗啡的成瘾性轻。与吗啡相似,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而发挥作用,镇痛效力约比吗啡弱10倍,持续时间也比吗啡短。Rotundine,其结构为四氢巴马汀,镇痛作用比dolantin弱,但无成瘾性。Rotundi ...
实验13 缺氧动物模型复制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抑制 和低温对缺氧的影响【目的】本实验学习复制乏氧性缺氧和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方法,观察缺氧过程中呼吸的反应及血液色泽和全身一般情况的变化,并了解温度和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对缺氧耐受的影响以及对照实验和控制实验条件重要性。 【原理】当供应组织的氧不足,或组织利用氧障碍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可发生异常变化,这种病理过程称为缺氧。缺氧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病理 ...
实验3 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目的】应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电生理实验方法,测定蛙类坐骨神经干的单相、双相动作电位和其中A类纤维冲动的传导速度,并观察机械损伤、药物对神经兴奋和传导的的影响。 【原理】用电刺激神经,在负刺激电极下的神经纤维膜内外产生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时,膜产生一次在神经纤维上可传导的快速电位反转,此即为动作电位(a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