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能促进戒烟鲜为人知,国外的调查资料表明,经常参加锻炼的吸烟者比不常参加锻炼的吸烟者要少得多。英国调查了285名优秀运动员,发现只有16%的人吸烟,其中每天超出10支的不到4%。不仅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吸烟少,而且吸烟者在锻炼后戒烟的人也很多。90年代初,美国一位流行病专家调查了5000名经常参加跑步的人,发现85%的人不吸烟。更有意思的是,吸烟者参加跑步后,约有81%的男性和75%的女性戒 ...
肺炎,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用抗生素治疗5—7天可收到满意效果。可是有些儿童患肺炎后却久治不愈,抗生素治疗不能奏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种难愈的肺炎不同于普通肺炎,它是由Ⅲ型和Ⅶ型腺病毒所引起的,叫做腺病毒肺炎。流行病学显示,该病多发生在冬春季节,病死率比一般肺炎高5—6倍(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病情严重,来势凶猛,临床资料表明,不少危重患儿虽然经过抢救挽回了生命,但由于肺组织破坏较重 ...
中国的男性吸烟率居世界之首。目前,中国约有三分之二的成年男性和一小部分妇女吸烟,共有烟民3200万。如果仅仅把工作重点放在防止中国的青年人开始吸烟,那就不会对现在已吸烟者有作用,而有一半的现吸烟者(大约1600万人)会因吸烟而死亡。因此,鼓励现吸烟者戒烟也是相当重要的。 研究显示,虽然戒烟后有些损害可能会持续存在,但是即使是烟龄超过30年的吸烟者,吸烟造成的主要危险也会降低。 即使仅仅 ...
●选择一个较为轻松的日子,如周末、节日长假开始时戒烟;还可约几位烟友一起戒烟,互相勉励。同时选择一些自己爱好的文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采用递减戒烟法,每天减少一支烟,使神经系统逐渐适应。如果吸烟者原本每天吸一包烟,那么可在20天内递减完毕。 ●用尼古丁替代戒烟法。自从确定尼古丁(烟碱)为吸烟成瘾物质后,上世纪70年代初,瑞典首创了含尼古丁的口香糖型咀嚼块(尼可戒),每日咀嚼8~10块,每块咀 ...
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戒烟是件很困难的事。当一个吸烟者决心戒烟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切忌在心理准备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戒烟。否则,强烈的生理反应和心理依赖会使你难以忍受。一阵痛苦、犹豫之后,你可能重新吸烟,并得出“我这辈子是戒不掉烟的”结论。这也是有的人多次戒烟、多次失败的原因。 要充分估计到戒烟的困难,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戒烟磨练自己的意志力,使戒烟成为现实。 选择适当的目标 ...
吸烟有害健康的道理,虽然很多人都明白,但是真要实施戒烟,最终成功戒烟的人却很少,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吸烟者其实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吸烟的巨大危害。尤其是,目前有很多医务人员吸烟,对普通人群有很坏的影响。现在,全世界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就是“卫生工作者与控烟”。 其次,吸烟对身体的损害一般不会马上就显现,容易使烟民们麻痹大意,认为吸烟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很严重的后果。其实,吸 ...
人们对于戒烟存在错误的认识,这也严重影响了戒烟的成功。 1.戒烟很难成功。戒烟成功更多地依靠意志和毅力,很多烟民还没开始戒烟就认为自己根本戒不了,这直接影响到日后戒烟的意志力。很大一部分戒烟的人,就是完全通过自身的意志力戒烟成功的。 2.戒烟会打乱原有的身体机能。由于吸烟者的血液里往往已经含有尼古丁,一旦停止吸烟,尼古丁的含量下降,会感觉不舒服,有时还会出现口干舌燥、六神无主等,戒烟者就感觉戒 ...
吸烟对人的健康有一定危害,对青少年来说,危害性就更大了。 医学专家的研究报告说,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各生理系统、器官都尚未成熟,其对外界环境的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较成人弱,易于吸收毒物,损害身体的正常生长。据美国25个州的调查,吸烟开始年龄与肺癌死亡率呈负相关,若将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定为1.00%时,15~19岁开始吸烟者为19.68%,20~24岁为10.08%,25岁以上为4.08%。说 ...
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三种危险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物质,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 ...
★怀孕妇女吸烟对本人和孩子都有害 据最新一项研究表明,妇女在怀孕期间吸烟,不仅对自身健康不利,还将直接对孩子以后的行为举止产生不好的影响。 纽约Mount Sinai医学院的朱蒂斯-布鲁克博士主持进行了这项研究,他说,这项发现证实了此前的一些观点,即妇女在怀孕期间吸烟,所生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容易暴躁,甚至有犯罪的倾向。 研究人员对一些2岁左右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是否有消极行为表现直 ...
香烟中有2540多种成分燃烧后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的烟气中有40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10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烟碱、焦油、一氧化碳、氰化物及放射性物质。烟碱又称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是一种吡啶化合物系统命名为N-甲基-2γ)-吡啶基四氢吡咯 γ-烟碱烟碱是烟草中存在的一种植物碱为无色油状或淡黄色油状液体味辛辣具有特殊的烟臭味沸点为248℃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有挥发性有 ...
“朝九晚五”已不能准确概括现代人的工作状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熬夜族”的行列。每当累到人困马乏时,很多人习惯点上一支烟提神。可您知道吗,熬夜时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无异于“雪上加霜”。 诱发或加重高血压。人在熬夜时,肾上腺素的分泌较按时作息的人明显增加,此时吸烟会迅速产生有害物质,危害心血管,使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另外,熬夜者常久坐少动,体内血液循环处于缓滞状态,吸烟会增加血液黏稠度。有研究发现 ...
吸烟几乎损害人体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 等等,而最令人忧虑的是致癌,这些损害男女是相同的,然而由于妇女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后代的生理特点,因此吸烟妇女受到一些特殊的危害。 月经不调: 妇女吸烟会使月经初潮推迟,经期紊乱,痛经、绝经期提前。1949年一位 外国学者对458名吸烟妇女和5000名不吸烟妇女观察20年;经期紊乱的发 生率吸烟者比不吸烟者约多2倍, ...
被动吸烟是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间接吸烟”“吸二手烟”。 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雾(即吸烟者吸人口内的烟)和支流烟雾(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吸一支香烟要散出2000毫升烟雾,其中一氧化碳占369毫升,含有害物质3000多种,其中致癌物质40多种,促癌物质10多种。支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份更多。其 ...
一个每天吸15到20支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机纺比不吸烟的人大4倍;死于膀胱癌的机率要大两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吸香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本身,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并且吸烟也增加了高血压的危险。烟的烟雾(特别是其中所含的焦油)是致癌物质——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因 ...
被动吸烟,又称为间接吸烟,它是指不吸烟者暴露在吸烟者所造成的烟气环境中,被迫吸入环境烟草烟气的过程。 一些来自美国的研究报告认为,与吸烟者生活在一起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是1.01,暴露于公共场所烟气中的不吸烟者患肺癌的相对危险性为1.04,这说明被动吸烟患肺癌的危险性增加并不显著。科学家们一般认为相对危险性低于2.0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被动吸烟比主动吸烟危害大吗 这个提法本身就 ...
保护不吸烟者免受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国内外控烟工作的重要策略和关键措施,通过行政、教育、经济上的一系列手段,达到既保护被动吸烟者呼吸清新空气的权利,同时,对吸烟者造成的限制以促使其逐渐与烟草告别的目的。 科学证实,任何剂量的被动吸烟都是有害的。1996年全国吸烟行为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15岁以上人群中,53.5%的人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被动吸烟的主要场所分别为家庭(71.2%)和公共场所 ...
1.儿童厌食与家长吸烟有关 儿童身体发育不健全,抵抗尼古丁的侵害能力还很低,家长吸烟,儿童被动吸烟,烟雾中有害物质残留体内很难排除。尤其儿童进食时,家长吸烟,会使儿童发生恶心不适,一旦这种恶心不适与某种食物联系起来,便产生条件反射,拒绝吃某种食物,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厌食。 2.儿童身高与家长吸烟有关 儿童身体高矮一般来说与遗传有关,但香烟也是一害。科学家曾对千余名儿童进行长期研究,结 ...
美国Schwartz报告,被动吸烟已被证实可导致儿童肺功能下降和气道高反应性。大约7.5%的儿童哮喘或有喘息症状的下呼吸道疾病是由患儿母亲吸烟引起。来自美国波士顿和芬兰库奥皮奥省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芬兰的在校儿童,以明确被动吸烟(ETS)与最大呼气流速(PEFR)、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以及呼吸道症状的关系。 研究者通过问卷调查确定229名小学生有慢性呼吸道症状,最后可评估病例169例(74例哮喘者 ...
被动吸烟是指不愿吸烟的人无可奈何地吸入别人吐出来的烟气和香烟燃烧时散发在环境中的烟雾。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间接吸烟”、“吸二手烟”。 吸烟时,大约只有10%的烟雾被吸烟者吸入体内,其余则散布周围环境中。随着吸烟人数的增多和吸烟时间的延长,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断提高,空气质量迅速恶化。被动吸烟最常见的是眼、鼻刺激症状,头痛及咳嗽,对患有心、肺疾病的人,受害更大。除此之外;被动吸烟还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