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钟虫(Vorticellidae)

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纲缘毛目的1科通称钟虫。因体形如倒置的钟而得名。中国已发现 111种。钟状身体的底部收缩为帚胚,由此长出能伸缩的、内含肌丝的柄以固着在各种基质(丝状藻类、水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石、砂、泥等)上。成体营固着生活不需在水中游动体纤毛退化但表膜上仍可看到微细的横纹。前端口围部分的纤毛十分发达由3片(内缘的中膜和内膜、外缘的外膜)左旋小膜口围带组成。当口围带上的小膜摆动时,产生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疟原虫

疟原虫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疟原虫有两个寄主,来回寄生在人体和雌性按蚊体内。当带有疟原虫的按蚊叮人吸血时,存在于按蚊唾液里的疟原虫孢子虫即随唾液而进入人体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胆纲(Echinoidea)

棘皮动物门的1纲通称海胆。内部器官包含在由许多石灰质骨板紧密愈合构成的 1个壳内。壳上布满了许多能动的棘。管足多排列10纵行。包括海胆、心形海胆和沙钱。化石种约5000种。现生种800种分隶于225个属。中国已知约100种。形态 体呈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盘形。壳板上每对管足孔相当于1个管足。肠管长而弯曲。口在下面中央有5个白齿系咀嚼器官──亚氏提灯的一部分。棘除去后露出1个精致的馒头形壳。石灰质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牡蛎(Ostreidae; oyster)

双壳纲牡蛎目的 1科。又名海蛎子。世界性分布,中国已知20余种。贝壳不甚规则,两壳不等。左壳又称下壳,用以固着在外物上,较大而厚,深凹,表面放射肋清楚。石壳又称上壳,较小而平,表面放射肋不明显。铰合部无齿或仅具结节状小齿。中央有一发达的内韧带。外套膜张开,边缘具触手。足退化消失。牡蛎主要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洋,从潮间带至数十米深的范围都有分布。密鳞牡蛎是中国和日本的特有种,仅生活在潮下带10~30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泥螺(Bullacta exarata)

阿地螺科海生软体动物的 1种。又名“吐铁”、“麦螺”、“梅螺”。泥螺属仅有泥螺1种。为太平洋西北部、中国、日本、朝鲜的特有种。贝壳卵圆形,白色,薄而脆。 螺旋部内旋,2螺层。体螺层膨胀,几占贝壳的全长。壳表具有细密的螺旋沟,并被有褐黄色壳皮。生长线明显。壳口大。体呈长方形,肥厚,不能完全缩入壳内。头□大,呈拖鞋状,外套□的后端分为2叶被覆贝壳的后部。腹足宽,后端截断状,侧足的两侧缘也掩盖贝壳的两侧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扇贝(Pectinidae;scallops)

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中的 1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以热带海的种类最为丰富。中国已发现约45种其中北方的栉孔扇贝和南方的华贵栉孔扇贝及长肋日月贝是重要的经济种。扇贝贝壳较大,近圆形。背缘直。壳顶近背缘中部。前后具耳多数种前后两耳不等少数种两耳相等。一般右壳前耳下方具有足丝孔,其腹缘具数枚小栉齿。贝壳表面常有各种形状的放射肋,肋上具有鳞片或小棘。生长纹细密而规则。壳色多种多样,鲜艳美丽。贝壳内面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田螺(Viviparidae; pond snail)

中腹足目的1科。田螺体大型,壳高可达70毫米以上,小型种壳高亦可达30毫米。外形为圆锥形、塔圆锥形或陀螺形。壳面光滑,或有螺棱、色带、棘状或乳头状突起。厣为角质薄片。雌雄异体。雄性右触角变粗,形成交配器官。卵胎生,体内受精发育。仔螺长成后,陆续排出体外,在水中营自由生活。除南美洲外,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已知70余种。田螺科为淡水螺类,群栖于江河、湖泊、池塘和水田中,以宽大的足匍匐于水草上或爬行于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蜗牛(Fruticicolidae;land snail)

肺螺亚纲柄眼目的1科。俗称“水牛”“蜒蚰螺”。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主要是亚洲)。中国各地都有分布。蜗牛形态变异大,贝壳一般呈圆锥形或球形。左旋或右旋。体螺层大,膨胀。壳面光滑,常有深褐色带。头部有2对触角,眼位于后1对触角顶端。雌雄同体。生殖器官有恋矢囊,内有石灰质的恋失以及圆形或棒状的粘液腺。阴茎常具有鞭状器。无厣,在干燥或寒冷时分泌白色的粘液膜封闭壳口,称为膜厣。栖息于潮湿地区,夜晚和雨后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文蛤(Meretrix meritrix)

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贝类的 1种。仅分布于日本、朝鲜和中国沿海。文蛤贝壳较大而厚,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近圆形,两壳相等,前后不等。壳长略大于壳高。壳顶突出位于背部稍靠前方。小月面狭长呈矛头状。面宽大卵圆形。韧带黑褐色凸出壳面。贝壳表面膨胀光滑被黄褐色壳皮。同心生长纹清晰。壳面花纹在幼贝较丰富而有变化,大形个体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花纹。壳内面白色,前后壳缘略呈紫色。铰合部宽,具3个主齿,右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河蚌(swan mussel)

双壳纲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河蚌外形呈椭圆形和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具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斧足发达。雌雄异体。卵在春季受精,约2个月可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卵若在秋季受精,胚体在母体内越冬,次年春季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钩介幼虫排出体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蚬(Corbiculidae;little mussel)

双壳纲的 1科。世界性分布。代表属蚬属动物壳小型到中型。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面光泽,具同心圆的轮脉,黄褐色或棕褐色,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铰合部有3枚主齿,左壳前、后侧齿各1枚,右壳有前、后侧齿各 2枚侧齿上端呈锯齿状。足大呈舌状。雌雄异体或同体。成熟的卵子或精子排入水中受精发育成幼蚬后沉入水底,营底栖生活。约3个月可发育成熟。亦有卵胎生的种类。栖息于咸淡水和淡水水域内。肉味鲜美,营养价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海葵

海葵属珊瑚类的腔肠动物,但没有骨骼,只是单个个体。当它们的触手伸展开时,像朵朵鲜艳的菊花,因此有“海菊花”之称。海葵的触手中有刺细胞,能放出毒液以麻痹小动物。海葵的寿命长的可达300年。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蜘蛛

蜘蛛种类很多,最小的种类体长只有0.5毫米最大的可达90毫米。虽然大小不同,但舍命求爱的特点都一样。雌雄蜘蛛在外形上很相似,只是从体色和斑纹有些区别。它们的求爱方式十分有趣。由于蜘蛛的种类较多,婚配的“风俗习惯”也不完全一样,人们研究得最多的是一种叫蝇虎的蜘蛛。这种蜘蛛在求爱时,雄蛛要在雌蛛面前做一番舞蹈表演,边舞边小心翼翼地向雌蛛靠近。这时,雌蛛如果不动,并把前面两对足缩到胸前,轻轻抖动它的触须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螅(Hydra)

水螅虫纲水螅虫科的1属通称水螅。螅体呈圆筒状;柔软;不成群体;无水母世代。约有14种,广布于淡水湖泊、河流、池沼中,其中褐水螅为世界广布种。体长由几毫米至15毫米;呈白色、粉红色、绿色或褐色。体底端称足或基盘,为附着器官,能分泌粘液。当遇到外界或内部刺激时,均可引起基盘的滑动或翻筋斗式运动。有的种类基盘能分泌气泡形成气囊,使水螅自底层悬浮于水面;体另一端为口,周围有5~6条细长的触手。触手上有成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螳螂(Mantodea)

有翅亚纲的1目。仅含螳螂科(Mantidea=Manteidae)1 科。通称螳螂。中至大型昆虫,头三角形且活动自如;前足腿节和胫节有利刺,胫节镰刀状常向腿节折叠形成捕捉性前足;前翅皮质,为覆翅,缺前缘域,后翅膜质,臀域发达,扇状,休息时叠于背上;腹部肥大。除极寒地带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1585种左右。中国已知约51种。其中,南大刀螂、 北大刀螂、 广斧螂、中华大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蜣螂

鞘翅目金龟总科中一较大的科。本科昆虫通称蜣螂,俗称屎克螂。分布几遍及全球,世界记载已近4000种。中国记载约 230种,以南方种类较为丰富。有少数属为中国所独有,如爪套蜣螂属仅见于云南。由于蜣螂都依哺乳动物粪便及其他腐败物质为生,故与农、林生产无直接益害关系,然而它们大量取食粪便,并运储粪便于地下,以繁育后代,因而对净化地球环境起着一定作用。澳大利亚利用蜣螂治粪的能力,已经成功地从外国引进多种蜣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蜉蝣(Ephemeroptera;mayfly)

有翅亚纲的 1目。通称蜉蝣。小至中型昆虫,头小,体软弱;翅2对或1对,膜质,大多前翅大后翅小;腹部末端有长尾须两条,中尾丝或有或无。属古生翅类。最早发现的是石炭纪古蜉蝣化石。全世界已知有2100余种。中国已知有 100余种。常见的有蜉蝣科(Ephemeridae)和四节蜉蝣科(Baetidae)。形态特征 成虫小至中型体长20~40毫米细长。触角刚毛状。复眼发达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成虫不取食,上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蜻蜓(Odonata)

有翅亚纲的1目。本目成员多数为大、中型昆虫头大且转动灵活,两对翅膜质透明,翅多横脉,翅前缘近翅顶处常有翅痣。 腹部细长,雄性交合器生在腹部第2、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形态特征 体长 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口器咀嚼式。上颚发达。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合胸构造特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园蛛(Araneidae; orb-weaver, garden spider)

蜘蛛目的1科,通称园蛛。体长2~60毫米。8眼排成两列(4-4)。前、后侧眼接近,生在眼丘上。4个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结圆网捕食昆虫,视力弱,依靠网上丝的震动和张力确定食物在网上的位置。除用螯牙在猎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还能用第4足拉丝缠绕,使之不能动弹。然后把猎物固定在网上,或带到网中央或隐蔽处取食。不能摄取的外壳则扔到网外。许多种在秋季产卵袋,内含卵数百个。产卵后雌蛛死亡。有的种类卵产出后立即孵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招潮蟹(Uca; fiddler crab)

十足目沙蟹科的 1属。头胸甲梯形。前宽后窄,额窄,眼眶宽,眼柄细长。雄性两螯大小悬殊。大螯特大(称交配螯),甚至比身体还大,重量几乎为整体之半。小螯极小,用以取食(称取食螯)。雌性两螯小而对称,指节匙形,均为取食螯。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的潮间带,是暖水性具群集性的蟹类。中国招潮蟹属约有10余种常见种有:弧边招潮、凹指招潮、清白招潮及环纹招潮等,分布于沿海各省及海南、台湾等省。招潮蟹营穴居生活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