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双角犀(Didermocerussumatrensis)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犀科。又称苏门答腊犀,为5种犀中体型最小、体毛明显的一种,已濒于绝灭。体长2~2.5米,肩高1.2~1.4米,重约1吨。雌雄鼻端均有双角,前后排列,前大后小,雄的前角细长约40~60厘米,后角长约17厘米。雌犀前角长约13厘米,后角长约5厘米。栖息热带森林中,独栖或双栖。主食嫩叶、幼枝。分布于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缅甸、泰国和印度。犀角一般曾认为可以入药。我国古代在长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变种(variety)

  生物分类学上物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具有与原种不同的某些遗传特征,并有一定的地理分布,但仍能与原种交配并产生能育后代的一群植物或动物的个体。变种和亚种(subspecies)没有本质差别,时常混用。习惯上植物多用变种,动物多用亚种。对变种或亚种一般采用三名法来命名,亦即在双名的种的学名之后,再加上一个作为变种或亚种名的拉丁单词,成为由3个拉丁单词组成的变种或亚种的学名。在种名和变种名之间还须加一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也称“犀牛”。体粗大,体长2~4米,尾长60~76厘米,肩高1~2米,体重约1~3.5吨。鼻端有1~2个角。前肢3或4指,后肢3趾。门齿不发达,无上犬齿。毛极稀少,皮肤厚而韧,多皱襞,色微黑。以植物为食。现存的有5种,其中3种分布在亚洲。如小独角犀(Rhinocerossondaicus),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缅甸等地;独角犀(Rhinocerosuni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始祖马(Hyracotherium)

  脊椎动物,古哺乳类,奇蹄目,马科。体大如狐,背部弯曲,身体灵活,前足4指,后足3趾。臼齿齿冠低,以细嫩的树叶为食,是马类的最早祖先,故称为始祖马。它的形态与最早的貘很近。始祖马生活在距今约5000万年以前的温暖、潮湿的草丛和灌木林中。化石发现于北美洲和欧洲新生代第三纪早期地层中。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白犀(Ceratotherium sim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犀科。体高大,体长4~4.5米,肩高1.8~2米,重达2.3~3.5吨。尾长仅60厘米。仅次于象的陆生大兽。皮肤灰色。头长,无下门齿。吻大而钝,故自成1个属,又称方吻犀。鼻端有2个长角,前角长约120厘米,后角长约60厘米,雌犀的角常长于雄犀。仅栖息非洲赤道南北草原,常2~5只成群。食草。喜泥水浴。曾因认为犀角为贵重药材,杀犀取角致使数量已明显稀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梅花鹿(Cervusnippon)

  脊椎动物,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为中型的鹿,体长约1.5米,体重多达100公斤。夏季毛呈栗红色,有许多白斑,形似梅花,故称梅花鹿。冬季毛为烟褐色,白斑较不显著。颈部下方有长毛。雄性第2年起生角,角每年增加1叉,5岁后共分4叉而止。四肢细而长。喜栖息于森林的丘陵地区,夏季上山。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华东、华南、四川、甘肃等地均有分布。以嫩芽、树叶为食,也食榛果。肉可食,皮可制革,鹿茸、鹿胎、鹿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斑马(Equus zebra)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产于南非和西南非的山地。一般毛呈淡黄色,体有黑色斑纹,臀和股部斑纹较宽。体侧斑纹不达腹下面。鬣毛刚硬。喜群牺。肩高1.2~1.3米,能与马和驴杂交,杂种可供役用;另种细纹斑马(E.grevyi),体大,耳长,顶圆。臀部纹较多而细,分布于东非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一带;与斑马等高的草原斑马(E.guagga),产于南非和东南非。耳廓较短,有的体呈褐色,或全身有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野马(Equus przewalskii)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体形似家马,体长2米余,肩高可达1.5米。头部比马大,耳短小,鬃短而直,尾有长毛,从尾基部长出。吻部白色,臀部至尾基之间中央有1条黑色狭纹。蹄宽。夏毛浅棕色,冬毛颜色更浅,腹部为浅黄色。栖于荒漠草原地带。群居。性情凶野。产于我国甘肃西北部和新疆邻近地区及准噶尔盆地,蒙古科布多盆地也曾有产。苏联和蒙古考察队,曾多次在蒙古境内考察多年,但一直未能发现。野马数量极为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驴(Equus asin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体较一般的马小,关中驴的体型较大。驴的耳长,尾根毛少,尾部似牛尾。体毛一般有灰色、褐色和黑色3种。灰色和褐色的背、肩和四肢中部有暗色条纹;黑驴眼、嘴及腹部的毛色浅。驴的性情温驯,富忍耐力,妇幼均可驾驭(yù),可骑、拉车或拉磨用,极耐粗饲,抗病力较强。我国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非洲和亚洲有野生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马(Equus caball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耳小,直立,面长,额,颈上缘,鬐甲及尾有长毛。四肢强健,第3指、趾最发达,指、趾端为蹄,其余各指、趾退化。毛色复杂,有枣红色、栗色、青色、黑色等。性温驯而敏捷。听觉、嗅觉灵敏,可训练成军马,也可作为役用或骑乘用,有的可兼作乳用。马粪为长效热性农肥。草食性。寿命约30年。广布于世界各国,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我国养马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已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野驴(Equus hemionus)

脊椎动物,哺乳纲,奇蹄目,马科。身体较驴大,体长2米余,肩高1.3~1.5米,重约260~400公斤。夏毛赤棕色,背中央有1条杂有褐色的细纹,冬毛灰黄色。尾有长毛,从尾下半部长出。生活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耐寒和耐热力均强。能多日不饮水。性蛮悍,不易驯养。我国内蒙古、青海等省有分布,现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称蒙驴。蒙古、原苏联中亚细亚、土耳其也有分布。产于我国西藏、青海的西藏野驴(E.kiang)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儒艮(Dugong dugon)

  脊椎动物,哺乳纲,海牛目,儒艮科。潜栖性动物,体呈纺锤形,外形似海牛。上体淡灰褐色,下体灰白色。体长1.5~3.5米,雄性大于雌性。2.9米长的雄性可重达416公斤。前肢呈卵圆形鳍状,无指甲,后肢退化。尾宽大呈新月形,头小,前端钝,短吻朝下,口向腹面张开。上唇触毛较多,可用来搜选食物。雄兽的上门齿发达外露,臼齿呈圆筒形,无釉质;鼻孔位于头的背侧方,不能完全关闭,但鼻道(长约10厘米)由于肌肉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奇蹄目(Perissodactyla)

  脊椎动物哺乳纲的1个目。一般为大型的草食性有蹄动物。第3指(趾)特别发达,其他各指(趾)有的不发达,有的完全退化。指(趾)端具有蹄,均为单数,故称“奇蹄目”。植食性,胃单生。盲肠粗而长,无胆囊,也无锁骨。野生奇蹄类世界一般有分布,但种类极少,如野驴、野马、斑马、独角犀、黑犀、双角犀等;家畜品种较多,有驴、马及其杂交种骡,世界各国多作为役用或乘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猛犸(Mammuthus primigenins)

  古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也称毛象。与现代象不同,非生活在热带或亚热带,而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的一种古哺乳动物。大小近似现代的象,但头骨比现代的象短而高。体被棕褐色长毛。无下门齿,上门齿很长,向上、向外卷曲。臼齿由许多齿板组成,齿板排列紧密,约有30片,板与板之间是发达的白垩质层。曾生存于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洲北部更新世晚期的寒冷地区。苏联西伯利亚北部及北美的阿拉斯加半岛的冻土层中,都曾发现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非洲象(Elephas africanus)

  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象科。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雄象肩高达3.95米,体重可超过6吨;雌象较小,重约4吨。鼻端有2个指状突。耳大,直径约1.4米左右。雌雄个体均有象牙,雄象牙长达2.5~3米,重30~50公斤。雌象牙长约1米。象牙质软、致密,比亚洲象的象牙好。后足3~4蹄。栖息密林或草原稀树林,食树枝、树皮及其他植物,食量极大。常20~30只为群,包括雌雄成体及幼象。晨昏活动。妊娠期约21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象科。体较非洲象小,雄象肩高一般2.7米,很少达到3米,体重约5吨;雌象较小,重约3~4吨。鼻端有1个指状突。两耳较小。仅雄象有象牙,一般长1.5米,重20~30公斤。前足5蹄,后足4蹄。栖息密林地区,喜水浴。常20~30只为群。食嫩枝、嫩叶、野芭蕉及野草。妊娠期18~21个月,每胎1仔。初生幼仔高约90厘米,重约75公斤。12~15岁性成熟,寿命约60年。性情较非洲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象(Elephas)

  脊椎动物,哺乳纲,长鼻目,象科。陆上最大的哺乳动物。体高约3米,体长5.5~6.4米,体重约4~6.7吨。四肢粗壮如柱,皮厚毛少。鼻与上唇愈合并有面部肌肉参与,共同形成圆筒状长鼻,鼻端有指状突起1~2个。上门齿大而长,伸出口外,通称“象牙”,无犬齿。现存有2种:容易驯服的小耳亚洲象,鼻端具有1个指状突起,仅雄象有发达象牙。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长鼻目(Proboscidea)

  脊椎动物,哺乳纲的1个目,为世界上现代生存的最大陆生动物。鼻与上唇愈合,呈圆筒形,既长又灵活,还能卷曲。皮肤很厚,但毛稀少(化石种类猛犸具有长毛)。四肢粗壮,呈圆柱状。前肢有5指,后肢有3~4趾(非洲象)或4趾(亚洲象),趾有小蹄。上门齿1对特别发达,突出唇外,称象牙。无犬齿、臼齿咀嚼面宽阔。乳头1对,胸位。无胆囊。盲肠很宽。植食性。本目仅1个象科,有印度象和非洲象2种。(施浒)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北京直立人(Homoerectuspekinensis)

  简称“北京人”。中国华北地区更新世后期的古人类化石。1921、1923和1927年先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找到3颗牙齿,经北京协和医学院解剖科主任、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D·Black)研究定名为“北京中国猿人”(Sinanthropuspekinesis)。1929年12月2日,在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主持下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1927—1937年,共发掘出较完整的头盖骨5个,头骨碎片9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晚期智人

  又称“新人”(Homosapienssapiens)。一类生活在5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人类(1万年以来的人类称为现代人)。“新人”化石最早于1868年在法国克罗马努的一个山洞中发现,所以常称“新人”为克罗马努人(Cro-Magnonman)。“新人”的体质特征是:额部垂直,眉嵴微弱,颜面广阔,下颏明显,身体较高,脑容量大。这些特征已很接近现代人。会制造磨光的石器和骨器,已学会钻木取火。我国广西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