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所特有的、伸出肺外、分布于内脏间的膨大的膜质囊。有的气囊还通入肌肉间、皮肤下面和骨腔内。壁很薄,不易分清,如果从鸟的喉门插入一玻管,吹入气体,或由喉门注入有色的胶液,待胶液凝固后再观察,则甚为明显。气囊有4对和一个,其中与中支气管直接相通的称后气囊(包括腹气囊和后胸气囊),其余的与次级支气管相连的,称前气囊(包括颈气囊、锁间气囊和前胸气囊)。除锁间气囊为单个者外,其余皆成对。鸟类的呼吸动作 ...
哺乳动物皮肤的一种角质结构。为哺乳动物所特有,只有少数例外。如鲸只在口边有少量硬毛,海牛体表只有稀疏的刚毛,象、犀牛、貘、河马等几乎无毛。由表皮角质化形成,和爬行类的角质鳞以及鸟羽同源。在动物体表形成一层厚的毛被,毛被的主要功能是绝热,使体表的散热和吸热受到阻碍。体表无毛或少毛的种类,大多皮下脂肪很厚,代替了毛的御寒作用。毛分为针毛、绒毛和触毛三种类型。针毛或称枪毛,长而稀疏,有毛向,耐磨擦 ...
体粗壮,色鲜艳,有青绿色花纹。前翅和后翅的三角室相似。箭蜓科的大尾箭蜓(Sinictinogom-phus clavatus),体大,2复眼分离,尾端有叶状附器1对。蜓科的马大头(Anax parthenope julius),胸部绿色,雄虫第1、2节背面为蓝色,雌虫为黄绿色。2复眼有较长一段互相接触。大蜓科的大蜓(Anotogaster sieboldii),腹长78毫米,为我国最大的蜓类 ...
体较蜓类小,腹部横切面呈三角形。有红、灰、黄、黑等色。前后翅三角室不相似。白尾灰蜻(Or-thetrum albistylum),雄虫灰白色,雌虫黄色;黄蜻(Panta-la),黄色,最普通种类;赤卒(Sym-petrum),色鲜红或黄色。 ...
当前世界上用来研究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鸟环由镍铜合金或铝镁合金制成,上面刻有环志的国家、机构、地址(信箱号)和鸟环类型、编号等。一般把环戴在鸟的跗跖部(脚环)。戴环后即进行鸟体测量,数据记在统一设计的专用环志卡上,然后放飞。相传在2000多年前,吴国宫女就曾以红线缚在家燕跗跖部,观察其返巢的习性。但科学性的使用环志,始于1899年丹麦教师马尔坦逊(H.C.Martensen)。 ...
善于飞翔的海洋生活鸟类。体形似鸽,翼长而尖。与鸻形目亲缘关系密切,但习性近似游禽。喙形直,尾短圆或呈叉状。前三趾间具蹼但蹼的中部凹入(半蹼或凹蹼足)。常栖于水边,善于游泳,但不能潜水。如海鸥(Larus ridibundus),又名红嘴鸥。嘴和脚皆为红色,体羽淡灰白色。是沿海最习见的鸥类,常追随航船飞行,或入水中游泳。食性杂,包括鱼类、甲壳类及昆虫,在蝗虫大量繁殖的地区,能消灭大量蝗虫,为益鸟 ...
上颌的第一、二臼齿尖排成三纵列。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又名大家鼠,尾长不超过体长。实验室常用的大白鼠,是野生褐家鼠的变种。实验中常用的小白鼠,是野生鼷鼠,又名小家鼠(Mus musculus)的变种。 ...
鱼鳍的组成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鱼鳍中有鳍条支持,鳍条可分为鳍棘和软鳍条两种。鳍棘坚硬而不分节,软鳍条柔软分节且末端往往分叉。各种鳍条的数目依种类而不同,通常以鳍式表示之,它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特别是背鳍和臀鳍的鳍条数目更为有用。鳍式中D代表背鳍,P代表胸鳍,V代表腹鳍,A代表臀鳍,C代表尾鳍。罗马数字代表鳍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鲤的鳍式如下: D.Ⅲ~Ⅳ-17~ ...
有树栖、地栖和地下穴居三种类型。树栖的种类尾长而毛蓬松,耳壳大;地面生活及地下穴居者尾较短,耳壳也较小。上颌第一前臼齿多很小。灰鼠(Sciurus vulgaris),背毛呈灰色或黑褐色,腹毛白色。栖于东北亚寒带针叶林,营巢于树上。白天活动,食物以松子为主。为重要的毛皮兽。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是生活在岩石地区的地栖种类,也能上树活动。背部呈深褐色,腹部灰黄 ...
上颌的第一、二臼齿尖排成二纵列或形成交错排列的三棱体。我国产四个亚科:仓鼠亚科、沙鼠亚科、田鼠亚科和鼢鼠亚科。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俗名搬仓,尾短,有颊囊。仓鼠是医学实验动物,现已能在实验室中顺利地繁殖后代。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是典型的干草原和沙漠动物。尾上被以密毛,末端毛较长,形成毛束。破坏草场,危害农作物。鼢鼠(Myos ...
脊椎动物中比较原始的一纲,包括终生保持软骨而有上下颌的鱼。人们所熟悉的鲨鱼就是本纲的代表。软骨鱼有一些典型的特征区别于硬骨鱼:从外形上看,头的前端具吻突,口位于腹面,横裂。鳃间隔发达,鳃裂直接开口于体表,大多为5对。尾鳍上下两叶不对称,上叶较大,尾椎骨末端上翘,伸入上叶,这种尾型称歪尾型。体表被楯鳞。这是一种较原始的鳞,由基板和棘突两部分组成,棘突尖端指向后方,因此由后向前摸鲨鱼皮肤,就如同摸 ...
棘皮动物门的一纲。体扁平星状,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腕能作水平屈曲运动,很灵活,如蛇尾状,因以为名。腕上常被有明显的小鳞片,无步带沟,管足退化,呈触手状,失去运动机能。腕分枝的种类称蔓蛇尾类(Euryalae),腕不分枝的为真蛇尾类(Ophiurae)。消化道退化,只有胃,无肠,无肛门。以硅藻、有孔虫、有机质碎屑为食,也食多毛类、甲壳类等小动物。个体发育中经蛇尾幼体(ophioplut ...
鸟纲的一些善于游泳和潜水的中、大型海鸟。身体具有一系列适于潜水的特征:前肢变为鳍足,后肢短,靠近躯体后方,趾间具蹼,不能飞翔而适于划水游泳,上陆行走身体近于直立,行动缓慢,左右摇摆。羽毛呈鳞片状均匀覆盖全身,无裸区。皮下脂肪甚发达,有利于在水中保持体温。骨骼内不充气(不是气质骨),内含有多脂肪的骨髓。胸骨具发达的龙骨突,这和以前肢划水、胸肌发达是相关的。企鹅在水下潜水游泳的速度达每小时35公里 ...
通常是指幼小动物向双亲要求提供食物的姿态、动作或发声,在特定情况下,成年动物也有这种表现。例如银鸥(Larusargentatus)的雏鸟出壳后完全依赖双亲提供食物,雌、雄鸥轮流外出觅食,回巢后再把食反吐出来喂给雏鸥。当雏鸥饥饿时,就会用喙啄击双亲喙上的红色斑点,这种乞食行为可刺激双亲把食物反吐给它。雏鸥吃饱后,乞食行为便不再发生,双亲便停止喂食。幼小动物的乞食行为对双亲往往是一个特定的信号刺 ...
原生动物门,孢子纲,球虫目的统称。主要寄生在羊、兔、鸡、鱼等动物的消化道内,如寄生在兔肠上皮或胆管上皮内的艾美球虫(Eimeria),有许多种。兔由于吃了有球虫卵囊污染的食物或水而被感染。兔艾美球虫的卵囊内有4个孢子,每孢子内含有2条子孢子。在兔肠内,子孢子自卵囊中外出,侵入肠上皮细胞或胆管,逐渐发育成滋养体,成熟后进行裂体生殖,产生裂殖子(merozoite),重复感染其他细胞。子孢子也可发 ...
爱护和清洁身体有关的所有活动,如梳理毛羽、搔痒、伸展肢体、抖动身体和打呵欠等。最常见的是鸟用喙整理羽毛和哺乳动物清除毛被中的寄生虫。鸟类的水浴、沙浴、尘土浴、太阳浴和蚁浴,也都是比较常见的求适行为。伸展肢体有助于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改善肌肉功能,并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打呵欠不仅可增强肺部的气体交换,也同唾液腺的收缩有关。鸟类的蚁浴主要是为了清除体表的寄生虫,有时鸟体俯卧在蚁丘上拍打翅膀,让尽可能 ...
软骨鱼纲中沿着迅速游泳的方向发展的一支,包括各种鲨鱼。体呈纺缍形,有很好的流线形表面;鳃裂多为5对,开在咽部两侧(鳃裂侧位);胸鳍正常不与头的前缘愈合,尾鳍为歪尾型。大多是凶猛的肉食性鱼,游泳迅速,栖居于海洋的中上层,主要以其他鱼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为食,有些种类也攻击人。是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肉可食,皮可制革,肝可提炼鱼肝油和提取维生素A、D,鳍可加工制成名贵的“鱼翅”,是宴席上的珍品。但 ...
异色瓢虫的简称。昆虫纲,鞘翅目,瓢虫科。小型甲虫。体呈半球形。头小,部分隐藏于前胸背板之下,复眼大,触角短呈棍棒状。体具斑纹,色多美丽,是遗传学上研究色斑遗传的材料。嵌镶显性的遗传现象,就是我国遗传学家谈家桢在异色瓢虫上发现的。异色瓢虫鞘翅上的色斑变异表现在不同的黑纹上,例如:黑缘型(SAuSAu)的前缘呈黑色,均色型(SESE)的后缘呈黑色。鞘翅的底色均为黄色。让这两种类型的纯合体交配,F1 ...
一些种类雄性动物所占有的一种领域类型。例如松鸡(Centrocercus urophasianus),每到生殖季节,雄松鸡便聚集在一起占有一个求偶场,求偶场上通常只包含一个优势个体和几个从属个体。当这些雄松鸡在求偶场内或求偶场之间到处移动时,雌松鸡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配偶进行交配,但大多数交配机会都由优势雄性个体获得。雌、雄松鸡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都不生活在一起,抚育后代只由雌松鸡承担。雌松鸡选择 ...
现代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没有真正上下颌的圆口纲的代表动物。有海水产的,如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也有淡水产的,如我国松花江和黑龙江产的河七鳃鳗(Lampetra morii)。均营半寄生生活,常用前端的口漏斗吸附在鱼体上,用漏斗内面的角质齿锉破鱼体,吸食其血肉。体呈鳗形,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无偶鳍,只有背鳍和尾鳍。尾鳍在外形和骨骼上都是对称的,这种尾鳍称原尾型。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