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南美洲亚马孙河和圭亚那河的电鳗,外形细长,极似鳗鲡。它身长2米左右,体重达20千克,体表光滑无鳞,背部黑色,腹部橙黄色没有背鳍和腹鳍,臀鳍特别长,是主要的游泳器官。电鳗是鱼类中放电能力最强的淡水鱼类,它输出的电压有300伏有的甚至可达800伏 。在水中3—6米范围内,常有人触及电鳗放出的电而被击昏,甚至因此跌入水中而被淹死。因此有水中的“高压线”之称。电鳗的发电器的基本构造与电鳐相类似,也是 ...
在我国沿海的滩涂上,常常可以看到蚕豆大小的洞穴里,不时探出一个个两只眼睛高高突起的鱼脑袋,它们机警灵活,在没有水的滩涂上爬行、跳跃,有时还能爬到红树林的树枝上,这就是弹涂鱼,也叫跳鱼。大部分鱼类如果离开了水就会缺氧窒息而死。然而,弹涂鱼除了用鳃呼吸外,还可以凭借皮肤和口腔粘膜的呼吸作用来摄取空气中的氧气。这就是弹涂鱼能离开水生活的主要原因。弹涂鱼的胸鳍成臂状,很像高等动物的两只脚,它就是靠这两只“ ...
鲈形目石首鱼科黄鱼属的1种。又名大鲜 大仲瓜鱼,大黄花。体长椭圆形,侧扁。尾柄细长,其长为其高的3倍多;头大而侧扁背侧中央枕骨嵴不明显;颏部有4个不明显小孔;背鳍和臀鳍的鳍条基部2/3以上被小圆鳞;背鳍起点在胸鳍起点上方;鳔侧管2小分支平行且相等。为结群性近海鱼类,分布范围由南海雷州半岛以东至黄海南部西侧(朝鲜西岸附近偶有出现)。栖息于水深10~60米的水域。据文献记载,16世纪中国已大量捕捞大黄 ...
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麻哈鱼属的1种。又名大发哈达发哈。体长而侧扁。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背鳍起点是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头侧扁。吻端突出,微弯,形似鸟喙,生殖季节,雄鱼突出最为明显。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上下颌不相吻合。上下颌犁骨齿很发达。尾鳍浅叉形。9月份进入江河支流时体色银白或散布小黑点,两侧有不明显的暗色横条纹;生活在海洋时体呈银白色。生殖季节成熟鱼体两侧约有8~12条橙赤色横斑条雌鱼色 ...
水栖脊椎动物所特有的水流感受器,分布在头部和躯干两侧。软骨鱼的侧线很显著,少数为露在表面的浅沟,多数种类的侧线陷在皮肤内成管状,以许多小孔与外界相通。硬骨鱼的侧线埋在皮肤内,其支管穿过鳞片通至体表。侧线管内有感受器,由带纤毛的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当外界水流动时,水压的变化通过开管而影响侧线管内液体的流动,刺激感觉细胞,经迷走神经,传递兴奋给脑而产生水流感觉。无尾两栖类的幼体还保留侧线的构造,但 ...
生活在江河湖海底部的动植物。按生活方式,分为营固着生活的、底埋生活的、水底爬行的、钻蚀生活的,底层游泳的等类型。如螺类、海星、海胆、蛇尾等就是在海底爬行的种类,身体常幅射对称、扁平或是盘状介壳。海绵、海葵、海百合、藤壶、牡蛎、海鞘和各种珊瑚在水体基底营固着生活,有较强的繁殖力,有的出芽生殖,形成群体,有的产生大量浮浪幼虫,遇到合适的基底就固着下来。柱头虫、文昌鱼、鳐、比目鱼等栖息在水底的泥沙中 ...
鱼鳞的排列方式。鳞式因种而异,成为为34~38片,侧线上鳞(自侧线至背鳍前端的横列鳞)为5片,侧线下鳞(自侧线至臀鳍起点基部的横列鳞)为8片。 ...
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包括一些体型微小的原生动物、藻类,也包括某些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某些动物的幼体。它们没有或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可分为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按个体大小,浮游生物可分为六类:巨型浮游生物,大于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桡足类、磷虾类;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桡足类;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蓝藻;微型 ...
栖息于冷水水域中的鱼类,比栖息于温暖水域中的同种鱼的脊椎骨数目多。脊椎骨数目多少并无明显的适应意义,此现象可能与低温条件下鱼类生长缓慢、性成熟时间较长、个体较大有关。 ...
鳝苗生产 人工繁殖:用作人工繁殖的雌雄鳝鱼中亲鳝。亲鳝最好用鳝笼捕捉,或从人工养殖的商品鳝鱼中挑选,切忌使用钓鳝。雌雄选留的比例一般为1:3 亲鳝培育:亲鳝催产前需精心培育,使性腺达到成熟。培育亲鳝的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雄鳝7-8条,雌鳝2-3条。饲料以投喂优质活饵料蚯吲或蝇蛆为宜,水深保持20-30厘米,经常加入好水质。在池中放些水生植物,如水浮莲,凤眼莲等,起遮荫和保护作用。 亲 ...
一、形态特征 革胡子鲶与本地胡子鲶相比,其头更扁平,体更延长,头背部有许多骨质微粒突起,呈放射状排列。体表无鳞,呈灰褐色,体两侧有黑色斑点和不规则的灰白色云状斑块,胸腹部白色。吻宽钝,口稍下,触须发达,眼小,胸鳍棘短。鳃腔里有发达的石花状、扇状辅助呼吸器官,不仅能在缺氧的条件下生存,离水后也能生存较长时间。 革胡子鲶属底层鱼类,厌强光,喜栖息在阴暗处,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有一定的钻泥能 ...
池塘养殖 (1)养殖池塘的条件与要求,成鱼塘的面积一般为5-10亩,最好3-5亩,水深在1.5-2.5m为适宜,土质最好为沙壤土、溶氧不得低于6.5mg/l,氨浓度≤0.3mg/l,PH值在7.5-8.5。 (2)放养前的准备,按海水养殖一般规格对虾塘进行整修消毒、灌注新水,在放苗前7-10天应施肥培育水质,前期放水一般70-80cm,以便较快提高水温。 (3)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一般 ...
澳洲宝石鲈属鲈形目鱼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宝石鲈的生长速度较快,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可达800克/12个月。环境适应性强,在水温10-38℃范围内均能生存,投饲硬颗粒料,饲料好解决。宝石鲈可工厂化养殖,也可在水库网箱养殖,亦适宜于池塘养殖。其依据是宝石鲈饲养过程中有集群抢食、生长快速、抗病力强等优良性状,某些方面与罗非鱼、建鲤的网箱养殖模式极其相仿。
海马是名贵的药用海水鱼类,素有“南方人参”之称。 一、生态习性 1.栖息和运动海马因其拟态适应特性,习性也较特殊,喜栖于藻丛或海韭菜繁生的潮下带海区。性甚懒惰,常以卷曲的尾部缠附于海藻的茎枝之上。海马赖以背鳍和胸鳍高频率地作波状摆动而作缓慢的游动。海马的活动一般多在白天,晚上则呈静止状态。海马在水质变劣、氧气不足或受敌害侵袭时,往往因咽肌收缩而发出咯咯的响声,这给养殖者发出“求救”的信号, ...
漠斑牙鲆隶属鲽形目,鲆科,牙鲆属。该鱼原产于美国,分布于大西洋美国佛罗里达洲北部沿海和墨西哥湾沿海。其肉质鲜美、比日本牙鲆更为细腻滑爽和富有弹性,并具有杂食性、适盐范围广,经变态后的幼鱼可直接在淡水中养殖、喜聚群、生长快,适宜条件下当年可达1斤、抗病力强、较耐高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易活运等特点。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澳洲银鲈原产地是澳州昆士兰省的Morry-Darling河流体系。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被认为是最好的垂钓和食用鱼。银鲈性温和、不会相互残食、养成率高、饲料换肉系数高、生长速度较快。该鱼环境适应性强,广温广盐,易驯化。银鲈可工厂化养殖,也可在水库网箱养殖,亦适宜于在各地淡水池塘,水库养殖,并可在海涂咸淡水中养殖,某些方面与罗非鱼的网箱养殖模式极其相仿。银鲈作为新引进的食用鱼,具有优良性状,如 ...
美国虎斑鱼又称美国黄鱼,分布于美国东部各大湖泊。该鱼通体金黄,鱼体沿侧分布有墨绿色条状花纹,形态高雅优美,肉质富有弹性,肉瓣显著,润滑甘甜,无腥、异味,无肌间刺,属肉食性鱼类,生长适温在20℃-28℃,极适于高密度养殖。适盐范围较广、喜聚群、易驯化、生长较快、抗病力强、较耐高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耐低氧、极易活运等特点。在美国倍受消费者青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推广价值,养殖前景十分广阔。
病原 是由鞭毛虫纲的鳃隐鞭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性鳃病。虫体柳叶形,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狭;从前端长出两根不等长鞭毛,一根向前叫前鞭毛,另一根沿着体表向后组成波动膜,伸出体外为后鞭毛。虫体中部有一圆形胞核,胞核前有一形状和大小相似的动核。病症 病鱼鳃部无明显的病症,只是表现粘液较多。当鳃隐鞭虫大量侵袭鱼鳃时,能破坏鳃丝上皮和产生凝血酶,使鳃小片血管堵塞,粘液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不摄食,离群 ...
匙吻鲟是北美(美国)产的一种名优大型的淡水经济鱼类,其食性类似我国的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饵料,属滤食性鱼类,但也能摄食水蚯蚓和人工配合饲料。匙吻鲟是淡水鱼中生长较快的鱼类之一,10cm左右的鱼苗当年可达0.5kg以上,是池塘,尤其是水库、湖泊养殖的优良品种。匙吻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成鱼肉多刺少,鱼肉含蛋白质18.1%,肉质细嫩鲜美,可直接加工成菜肴或加工成高级的生鱼片;也可制作成熏鱼或罐头,在国际 ...
病原 是由野鲤碘泡虫寄生而引起的鱼病。虫体壳片内前端有两个瓶状极囊,内有螺旋形极丝,细胞质内有两个胚核和一个明显的嗜碘泡。孢子长卵形,长11.4(10.8~12.0)微米,宽8.5(8.4~9.0)微米;极囊长4.6(4.2~4.8)微米,宽2.8(2.4~3.2)微米。病症 鱼鳃被野鲤碘泡虫大量侵袭,形成许多灰白色瘤状胞囊,在鲤鱼种的鳃弓上,寄生大量的野鲤碘泡虫胞囊,使鱼致死。流行情况 我国南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