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螺旋体 螺旋体是一类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单细胞型微生物。在生物学上的位置介于细菌与原虫之间。它与细菌的相似之处是: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内含脂多糖和胞壁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无定型核(属原核型细胞),对抗生素敏感;与原虫的相似之处有:体态柔软,胞壁与胞膜之间绕有弹性轴丝,借助它的屈曲和收缩能活泼运动,易被胆汁或胆盐溶解。在分类学上由于更接近于细菌而归属在细菌的范畴。 螺旋体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和动物体内, ...
第十五章 其他病原性细菌 第一节 百日咳杆菌 百日咳杆菌(Bordetella pertussis)是人类百日咳的病原菌。 一、生物学性状 百日咳杆菌为卵圆形短小杆菌,大小为0.5~1.5×0.2~0.5um,属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无鞭毛、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用甲苯胺蓝染色可见两极异染颗粒。专性需氧,初次分离培养时营养要求较高,需用马铃薯血液甘油琼脂培养基(即鲍~金氏培养基)才能生长。经37℃2~3天培养后,可见细小、圆形、光滑、凸起、银灰 ...
第十四章 厌氧性细菌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是一大群种类繁多、专性厌氧,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的细菌。 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的体内。无芽胞厌氧菌主要存在于人体及动物体内,特别是肠道、口腔、止呼吸道和泌尿道等处,与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共同构成机体的正常菌群。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通常占有绝对的优势。正常情况下,菌群保护相对平衡,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发生菌群失调,或机体抵抗力减 ...
第十三章 动物疫源菌 动物疫源菌是指感染人类的病菌来自宿主动物,可通过直接接触媒介动物,也可经污染物(土壤、污水和食物等)而传播。动物疫源菌属人畜共患疾病(Zoonosis)的病原菌。这些病原体的特点是:①宿主范围很广,②许多是职业病,③可为研究人类传染病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④人兽共患,既危害牲畜,又引起人类传染病,⑤常被霸权主义者用来作为生物战剂。这些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及钩端螺旋体等。本章主要介绍炭疽杆菌、布 ...
第十二章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是一类细长或稍弯的杆菌,因有分枝生长的趋势而得名。此菌属的最显著的特性为其胞壁中含有大量类脂,可达菌体干重的40%左右,故生长形成粗糙的畏水性菌落,而且也难以用一般染料染色。然而若设法使之着色后,又不易以含菌有3%HCI的酒精脱色。这种能抵抗盐酸酒精脱色的细菌称为抗酸杆菌。本菌属种类颇多,有致病性非致病性两大类。引起人类中的疾病中:(1)人型和牛型结核杆菌和几种非 ...
第十章 弧菌和弯曲菌 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弯曲菌属(Camphlobacter)形态似弧菌,因G+C含量与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属为弯曲菌属。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肠道弯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肠炎,较为常见;后者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的机会致病菌,较少见。 本间介绍霍乱弧菌和空肠弯曲菌。 第一节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V.c ...
第九章 肠道杆菌 肠道杆菌(Enteric bacilli)是一大群寄居于人和动物肠道中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内杆菌,常随人与动物粪便排出,广泛分布于水、土壤或腐物中。 肠道杆菌属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分类尚未完全统一,过去主要依据生化反应和抗原结构进行分类。近十多年来,应用DNA同源性研究、抗生素敏感谱、种和型特异性噬菌体,以及电子计算机分析技术等,使其分类日趋合理。目前肠杆菌科至少有25个菌属,90个 ...
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第一节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多数为非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 ...
第七章 细菌感染的诊断和特异防治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除个别因有特殊临床症状不需细菌学诊断外(如破伤风引起的典型挛等)一般均需进行细菌学诊断以明确病因。然而自标本中分离到细菌并不一定意味该菌为疾病的病原,因此应根据病人的临床情况、采集标本的部位、获得的细菌种类进行综合分析。例如自脑脊液中分离出脑膜炎球菌与自鼻咽部可存在脑膜炎球菌的意义即有不同。因脑脊液正常应无菌存在,而5~10%正常人的鼻咽部分可存在脑膜炎球菌,为健康 ...
第六章 细菌的致病性和抗细菌感染的免疫 凡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细菌,统称为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um)。细菌在人体内寄生,增殖并引起疾病的特性称为细菌的致病性或病原性(Pathogenicity)。致病性是细菌种的特征之一,具有质的概念,如鼠疫细菌引起鼠疫,结核杆菌引起结核。致病性强弱程度以毒力(Virulence)表示,是量的概念。各种细菌的毒力不同,并可因宿主种类及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同一种细 ...
第五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一样,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细菌的形态、结构、新陈代谢、抗原性、毒力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等翥是由细菌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这些性状在亲代与子代间表现为相同,为遗传性。然而也可出现亲代与子代间的变异。如果细菌的变异是由于细菌所处外界环境条件的作用,引起细菌的基因表达调控变化而出现的差异,则称为表型变异。表型变异因为并未发生细菌基因型的改变,不能遗传,所以是是非遗传变异 ...
第四章 细菌的分布与外界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第一节 细菌的分布 细菌种类多、繁殖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因此,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水、土壤、空气、食物、人和动物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常有各种细菌和其它微生物存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上起重要作用,不少是对人类有益的,对人致病的只是少数。 一、细菌在自然界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细菌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土壤中的细菌来自天然生活在土壤中的自养菌和腐物寄生菌以及随动物排泄物及其尸体进入土壤的 ...
第三章 细菌的繁殖与代谢 细菌具有独立的生命活动能力,可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获得能量,具有代谢(Metabolism)旺盛、繁殖(Multiplication)迅速的特点。细菌代谢过程中,可产生多种对人类的生活及医字实践有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 第一节 细菌的营养 细菌从周围环境中吸收作为代谢活动所必需的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称为营养物质。一种物质可否作为细菌的营养物质,决定于两个因素:①该物质能否经一定的方式进入细胞;②细菌是否具有 ...
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相对稳定的形态与结构。一般将细菌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识别各种细菌的形态特点,而其内部的超微结构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的形态对诊断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细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 ...
在做病毒包装实验中,有科研工作者常遇到:用同样一个病毒载体系统进行病毒包装实验,为什么有人做的很好,次次成功,有人却是时常做不出来,稳定性很差,不是滴度低就是根本不出毒,从我们对不同载体系统病毒包装的多年经验总结,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心得:第一,病毒包装的几个关键节点就是细胞因素、载体系统(尽量使用成熟的商业化载体系统)、构建重组的质粒正确与否、质粒抽提纯化情况、包装转染控制(24、48 小时的细胞及荧光状态判断)、目的基因 ...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AdV) are highly efficient at gene transfer for a broad spectrum of cell types and species. They became one of the vectors of choice for gene delivery and expression of foreign proteins in gene therapy and vaccination purposes. To meet the need of significant amounts of a ...
Even though natural infections with adenovirus (Ad) are largely harmless in humans, an intravenous Ad vector administration for gene delivery purposes, especially at high doses, stimulates strong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and can be fatal to the host. In animal models, intra ...
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s (BACs) are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s designed for propagation of large and instable foreign DNA fragment in Escherichia coli. BACs are used in genetics of large DNA viruses such as herpes and baculoviruses for propagation and manipulation of complex ...
Recombinant adenoviruses provide a versatile system for gene expression studies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In this chapter, a standard procedure for their generation and small-scale production is described.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in E. coli between shuttle plasmids a ...
Adenovirus vectors are efficient gene delivery tools. A major caveat with vectors derived from common human adenovirus serotypes is that most adults are likely to have been exposed to the wild-type virus and exhibit active immunity against the vectors. This preexisting immunity limits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