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在油镜下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 了解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并熟练掌握其操作步二.实验原理 微生物的细胞小且透明,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因此,微生物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结构的重要手段。 革兰氏染色反应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性状。它是1884年由丹麦医师G ...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
一、目的: 1、学习抗原及抗体的制备方法 2、学习试管凝集反应的方法及效价的测定 3、学会分析不同抗原(o抗原、H抗原)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将生物细胞或它们的磨碎物。提取物等注射到热血动物体内,动物血液中可以产生与注射物起作用的物质——抗体。能诱发抗体产生的注射物称为抗原。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或抗血清。抗原和抗体之间会发生各种血清学反应,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等,它既专化又敏感,可用于鉴定和 ...
1、计数器测定法: 即用血细胞计数器进行计数。取一定体积的样品细胞悬液置于血细胞计数器的计数室内,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O.1mm3),因而根据计数器刻度内的细菌数,可计算样品中的含菌数。本法简便易行,可立即得出结果。 本法不仅适于细菌计数,也适用于酵母菌及霉菌孢子计数。 2、电子计数器计数法: 电子计数器的工作原理是测定小孔中液体的电阻变化,小孔仅能通过一个细胞,当 ...
:1、学习直接测定和记录家兔动脉血压的急性实验方法.2、观察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人和高等动物的动脉血压是相对稳定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调节而实现的,其中以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此反射既可使升高的血压降下来,又可使降低的血压升高,固有血压缓冲反射之称谓。家兔的主动脉神经在解剖上独成一支,易于分离与观察其作用。本实验是应用液导系统 ...
一、目的和要求1.掌握无菌操作技术。2.学习微生物涂片、染色的基本技术。掌握细菌的简单染色方法。3.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二、原理与操作1.无菌操作 2.细菌的简单染色(1)观察微生物时为什么必须采用染色方法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细胞质是透明的,不借助染色方法很难观察到这些微生物。(2)简单染色的生化原理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简单染色时采用已知的、带正电荷的碱性染料与菌体细胞黏附使菌体着色。 ...
一、检测细菌或其抗原 (一)直接涂片显微镜检查 自病人标本直接涂片作染色镜检是简便而快速的方法之一。自一定部位采集标本作直接检查需考虑细菌的形态特征与可能存在的细菌数量。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瘀斑刺破涂片,常可显示在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肾形双球菌,有诊断价值。白喉患者咽部假膜涂片中可见典型的杆菌有时可有异染颗粒,也有参考诊断价值。结核患者痰直接或浓集后,涂片抗酸染色检出结核杆菌有诊断价值。在少数情 ...
一.目的和要求1.学习并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及使用方法。2.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二.原理1.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现代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机械系统主要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转换器、调节装置等组成。光学系统主要包括:物镜、目镜、聚光器、光源等组成。 将本文分享到下面的网站: ...
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革兰氏染色法原理及其在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性。2.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基本步骤。二、原理G+、G-细菌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不同。G+的CW主要有肽聚糖形成的网状结构组成,在染色过程中,当用95%乙醇处理时,由于脱水而引起网状结构中的孔径变小,CW通透性降低,使结晶紫-碘复合物被保留在CW内而不易脱色,因此呈蓝紫色。G-的CW中肽聚糖含量低,脂类物质含量高,当用乙醇处理时,脂类物质溶 ...
(1)消毒剂的性质、浓度与作用时间各种消毒剂的理化性质不同,对微生物的作用大小也差异。例如表面活性剂对革兰氏阳性菌的灭菌效果比对革兰氏阴性菌好,龙胆紫对葡萄球菌的效果特别强。 同一种消毒剂的浓度不同,其消毒效果也不一样。大多数消毒剂在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则只有抑菌作用。在一定浓度下,消毒剂对某种细菌的作用时间越长,其效果也越强。若温度升高,则化学物质的活化分子增多,分子运动速度增加使化学 ...
基本原理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 ...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低温、干燥和隔绝空气是使微生物代谢能力降低的重要因素,所以,菌种保藏方法虽多,但都是根据这三个因素而设计的。 保藏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 ...
Abiotrophia adjacens 毗邻贫养菌 Abiotrophia defectiva 软弱贫养菌 Achromobacter spp 无色杆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 /Pseudomonas spp 不动杆菌/假单胞菌属某些种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鲍氏不动杆菌 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 醋酸钙不动杆菌 Acinet ...
发酵已经从过去简单的生产酒精类饮料、生产醋酸和发酵面包发展到今天成为生物工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成为一个包括了微生物学、化学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机械工程和计算机软硬件工程的一个多学科工程。从广义上讲,发酵工程由三部分组成:是游工程,发酵工程和下游工程。其中,下游工程指从发酵液中分离和纯化产品的技术:包括固液分离技术(离心分离,过滤分离,沉淀分离等工艺),细胞破壁技术(超声、高压剪切、渗透压 ...
ACCC 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ISF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SH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CACC 抗菌素菌种保藏管理中心IA 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 SIA 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CGMCC 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AS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AS-IV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 CFCC 林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AF 中国林业科学院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CICC 工业微 ...
目的1、了解各种保藏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的目标微生物。2、学习并掌握几种常用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原理保藏微生物菌种的目的不仅要保存菌株的生命本身,而且还必须要尽可能地使菌株的遗传性状保持不变,同时保证其在整个保存过程中不被他种微生物污染。因此,选择一种能够长期有效且稳定的保藏微生物菌种的方法事关重要。由于微生物种类繁多,且保存方法的难易程度不同,所以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亦有许多。但是不管有多少种 ...
一、实验目的 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掌握配制培养基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了解常见灭菌、清毒基本原理及方法;掌握干热天菌、高压蒸汽灭菌及过滤除菌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培养基是人工按一定比例配制的供微生物生长繁殖和合成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混合物。培养基的原材料可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和水。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和实验目的不同,培养基也有不同的种类和配制方法。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一种应 ...
现代病毒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纯病毒粒子,以便于化学研究或制备抗体。在这里我们简明地描述一下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的纯化步骤。它是一种已被广泛研究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在开展人体病毒实验工作以前,让实验工作人员获得抵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是非常必要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很容易获得,大多数工作人员可能已经获得免疫,但重新免疫是必要的预防措施。病毒的纯化步骤主要是:1.在大规模的装置中培养病 ...
病毒学的研究初期,由于当时人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体,加之病毒又不能进行人工培养,因而分离到病毒对于明确病毒的生物学特性显得十分重要。在当时 尚无高速离心机的情况下,人们试图用马力离心机来从病组织中分离病毒。直到高速和超速离心机问世后,人们才有可能依据病毒学性分离和制备病毒。时至今日, 病毒的分离,用专业术语来说即病毒的提纯,在病毒学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仍然是关键步骤。 1953年,斯坦利第一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新的细菌诊断技术和方法已广泛用于食品微生物的鉴别。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及生化反应,已远远不能满足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诊断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努力,已创建不少快速、简便、特异、敏感、低耗且适用的细菌学诊断方法,尤其是DNA探针和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明显提高了细菌的诊断水平。 一、快速酶触反应及细菌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