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分批培养实验操作方法

相关专题 酵母细胞的培养专题 一、目的 1. 掌握微生物分批培养的生物反应器操作; 2. 掌握的菌体浓度、总糖等参数测定方法; 3. 掌握分批培养的生长动力学及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4. 了解酵母的生长特性。 二、原理 分批反应操作是指基质灭菌、接种以后,除了好氧反应需要在反应过程中通入无菌空气、消除泡沫所用的消泡剂以及维持一定pH值所用酸碱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酿酒酵母培养基配方与酵母细胞培养和诱导表达方法

相关专题 酵母细胞的培养专题 第一部分 酿酒酵母培养基和培养平板配方 所有的液体培养基需用磷酸缓冲液配制:Na2HPO4-7H2O 10.19g/L NaH2PO4-H2O 8.56g/L. 称量好所需组分,先把氨基酸、氮源等添加到水中,再添加糖最后添加10X的磷酸缓冲液。液体培养基的PH需在6.25左右。 液体选择培养基和丰富培养基可以选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毕赤酵母表达的培养基配制大全

相关专题 酵母细胞的培养专题 毕赤酵母表达的培养基配制 2.1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Trypton l% Yeast Extract 0.5% NaCl l% PH 7.0 制作平板时加入 2%琼脂粉。121℃高压灭菌 20min。可于室温保存。用于培养pPICZαA原核宿主菌TOP10F’时可加入Zeoc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细胞的培养与观察操作指南

相关专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酵母细胞的培养方法 2.学会使用相差和微分干涉显微镜 二、异源互补技术概述 酿酒(芽殖)酵母的培养在许多方面可以与大肠杆菌相比较。这种酵母可以用标准的微生物学技术在液体和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大多数酵母菌株在复合液体培养基中的倍增时间为90~120min,到静止期时细胞滴度为3×108到5×108细胞/mL。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酵母细胞质粒提取步骤和酵母细胞破壁方法

相关专题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 酵母细胞的细胞壁比较厚,不容易破壁,不如大肠杆菌的质粒容易提取,最近做了些酿酒酵母的实验,从酿酒酵母中提取质粒,现在就总结下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酵母细胞质粒提取步骤 1. 接种单菌落(待检测酵母细胞)于25mLYNB(补加氨基酸营养物)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过夜。 2.第二天取一滴菌液于进行显微镜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毕赤酵母表达常用载体与14种培养基配方大全

相关专题 LB培养基的配方及实验指南 本文总结了毕赤酵母表达常用的一些载体以及14种毕赤酵母表达所用培养基,即:LB(Luria-Bertani)培养基、LLB(Low Salt LB)培养基、 YPD (又称YEPD)、BMGY培养基、BMMY培养基、YPDS + Zeocin 培养基、最小甘油培养基(MGY)、葡萄糖再生培养基(RD)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将FISH和STORM结合起来研究微生物

相关专题 在钓鱼的时候,使用适当的诱饵,才有可能钓到真正的大鱼。科学研究也是一样,我们需要适当的显微镜来观察那些最小的分子和原子。如今,研究人员正在改进他们的光学显微镜,以捕捉细菌和古细菌中那些最小的分子。 过去认为细菌是由一些无任何空间结构的生物分子所组成,如今看来,这种观点已经过时。细菌的染色体似乎有着特定的结构,但要解析这种结构,研究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四种酵母培养基的配方与操作步骤

相关专题 酵母细胞的培养专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种酵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与原理,主要包括麦芽汁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具体如下: 一、目的要求 了解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的配制原理。 学习和掌握麦芽汁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的配制方法。 二、基本原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脊髓灰质炎病毒大规模纯化技术

相关专题 本文主要介绍了大规模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Polio virus)后纯化的的4个步骤。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已被广泛研究的危害人体健康的病毒。 &NBSp; 脊髓灰质炎病毒( 在开展人体病毒实验工作以前,让实验工作人员获得抵抗这种病毒的免疫力是非常必要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很容易获得,大多数工作人员可能已经获得免疫,但重新免疫是必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技术

相关专题 相信每个致力于微生物研究的研究人员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菌种的保藏!今天, 小编将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整合起来,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 &NBSp; 几种常用的菌种保藏技术 基本原理 微生物具有容易变异的特性,因此,在保藏过程中,必须使微生物的代谢处于最不活跃或相对静止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其不发生变异而又保持生活能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网络 3.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 幽门螺杆菌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自从Warren和Mashall从人胃粘膜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iHp)以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它与非自身免疫性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关系密切。对该菌的免疫学研究也已有不少进展,这对弄清其致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我们仅就近年来国外对H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胃螺旋菌致胃炎1例

网络 人胃螺旋菌致胃炎1例   幽门螺杆菌(简称Hp)与人类慢性胃炎的病因关系,已为多数学者承认,且动物不受其感染。1987年,Dent等从人胃内发现另一种与Hp不同的螺旋状微生物,同时伴有慢性活动性胃炎表现,但其致病性尚未肯定,1989年McNulty等建议将其命名为“人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 Hominis简称Gh)。国内迄今尚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人胃螺旋菌的分离培养研究

网络 人胃螺旋菌的分离培养研究   人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 hominisGH)是近来人们认识到的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外的另一类与人胃炎有关的微生物,国内报道人群感染率明显高于国外。由于目前国内外对GH尚未分离培养成功,对Gh的研究仅限于组织学及形态学观察,影响了对Gh本身及其致病性方面的深入认识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氨水长期作用对大鼠胃粘膜屏障的影响

网络 氨水长期作用对大鼠胃粘膜屏障的影响   由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具有很强的尿素酶活性,导致Hp感染患者胃液中的氨浓度明显增高。这种增高的氨对胃粘膜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告。本实验使用Hp阳性例胃液中所测平均浓度0.01%及较高值.02%的氨水长期饲养大鼠,探讨了氨对胃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本文就其对胃粘膜血流、胃粘膜电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网络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   十余年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各种慢性胃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之间的关系,基本上已取得了一致认识。可是仍然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Hp的致病及致癌机进、Hp感染的免疫预防治疗问题;抗Hp治疗方案及药物的改进、是否所有Hp感染者都需要用抗Hp治疗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靠临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猪胃螺杆样细菌与幽门螺杆菌的比较研究

网络 猪胃螺杆样细菌与幽门螺杆菌的比较研究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在患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人的胃粘膜中发现一种弯曲状细菌。现称之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此后,各国学者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证明幽门螺杆菌很可能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据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悉生仔猪获得成功,表明猪可能是一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幽门螺杆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的特性

网络 幽门螺杆菌在双相培养基中生长的特性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的发现被认为在人类胃炎病原学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此菌1982年首次发现,由Marshall等所描述并命名为Campylobacter Pyloridis,后来根据国际细菌命名规则(ICNB)改正为C.Pylori。1989年Goodwin等建议把H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大鼠实验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网络 2.幽门螺杆菌的基础实验研究 大鼠实验性幽门螺杆菌感染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胃部疾患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某些实验性动物进行实验,结果发现Wistar大鼠经口感染Hp,可导致实验性感染。从其胃组织中检查到并分离出Hp,粘膜组织亦显示某些病理变化。从而为研究Hp实验性感染提供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网络 用PCR-SSCP 区分不同来源的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人群中广泛存在,Hp的分型鉴定对其感染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国外文献报道的几种基因型技术使Hp的分型鉴定成为可能,而PCR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ign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SCP)分析在菌株分型鉴定中的应用则尚未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网络 胃上皮化生和幽门螺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为研究和证实十二指肠胃上皮化生(GM)与幽门螺杆菌及(Hp)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之间关系作者进行了如下超显微结构的观察,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均为我院内镜检查的患者,内镜检查结合病理切片观察严格选材,18例球部标本,其中十二指肠溃(DU)13例,慢性十二指肠炎3例,正常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