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第三代的抗HCV被广泛应用于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以及无症状人群的的筛查,作为一项筛查实验,抗HCV的阳性结果需经更具特异性的确认实验加以证实,但由于确认试验检测费用高昂或需要一定的资质及设施条件等而未能常规性的用于丙型肝炎病毒的的临床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是HCV感染者体内出现的早期感染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基于EIA的HCV-cAg、抗HCV和基于RT-PCR的HCV RNA检测 ...
线粒体是细菌的内共生后代,在经过数百万年共同演化之后,它们现在所服务的真核细胞对其非常容忍。但在危机关头,它们之间的关系似乎会紧张。 用曾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的血浆样品所做试验表明,线粒体DAMPs(即“与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简称)因组织损伤而被释放到循环系统中,在那里它们通过特定甲酰肽受体激发嗜中性白血球(或称嗜中性粒细胞)。这会触发系统炎症、组织损伤和明显的败血症。 这些与受体相互作用的DAMPs,是针对被称为PAMPs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IR)是一种在质膜中发现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它会介导IGF-1(这是一种参与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蛋白质激素)的作用。异常的IGF-1R信号传导与多种癌症有关。在2010年2月9日刊的ScienceSignaling的一篇ResearchArticle中,Sehat等人研究显示,IGF-1可刺激一种叫作SUMOylation的IGF-1R的修饰,这种修饰可使该受体能够被转运到细胞核, ...
在丙型与戊型肝炎实验室诊断技术建立之后,临床上仍有相当一部分(10%~20%)肝炎病例不能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检出其病毒学标志。提示在已认识的甲、乙、丙、丁及戊型肝炎病毒之外,还存在其他尚未被发现的病原体。1995年发现的庚型肝炎病毒(HGV)或GBV-C虽能引起人类感染,但其致病性仍未确定,现有研究表明HGV/GBV-C不是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原。 1997年12月日本学者Nishizawa等采用代表性差异分析法(repr ...
质量控制血清 质控血清是已有靶值的血清,在每次的常规检验中加入一份或数份,通过所得结果来了解本次检验的情况。质控血清检验的结果如能控制其误差在一定范围内,就说明该检验没有发生不允许的误差。如果出现超过允许误差范围的异常结果,提示该检验不合格,应寻找原因,纠正后,重检待测标本。因此质控血清在质控工作中起重要作用。 质量控制血清与内部对照血清 1.内部对照质控血清 内部对照质控血清是指每个试剂盒内厂方提供的一套阴性和阳性对照血清 ...
作者:肖静 作者单位:850007 西藏拉萨,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在使用ELISA试剂进行血液HBsAg、HCV、HIV及梅毒等各项检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现空白和阴性、阳性对照以及室内质控孔(卫生部临检中心提供,HBsAg 0.5ng,1ng;HCV、HIV、梅毒均为2NCU)结果正常,而血液标本孔的OD值却比较高(大多数OD值≥0.070)。标本的阳性率很高,每板除对照孔外,有时阳性高达10孔之多,而大多数真阳性标本都出现弱阳性结果。 ...
常见血清蛋白电泳扫描及图谱仪器:Sebia Hydrasys LC、Hyrys方法:琼脂凝胶电泳染料:氨基黑一.正常血清:HYDRAGEL 7, 15HYDRAGEL 7 PROTEIN(E)HYDRAGEL PROTEIN(E) 15 正常参考值:Alb:57%-68%α1:1.0%-5.7%α2:4.9%-11.2%β:7%-13%γ:9.8%-18.2%各组分构成:Alb:白蛋白α1:α1酸性糖蛋白;α1抗胰蛋白酶;α2:HP;CP;α2巨球蛋白;α脂蛋白;β:转铁蛋白;补体 ...
移植排斥反应是反映由移植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所致的移植物功能丧失或受者的机体损害的一种免疫损伤。主要原因是供受体间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差异。排斥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宿主抗移植物反应(HVGR)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临床上多见是前者;根据发生的机制、时间、速度和临床表现,HVGR又可分为3种类型:超急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 一、超急性排斥反应 超急排斥反应发生在移植物与受者血管接通的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出现 ...
HIV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可感染人类并导致AIDS。在实验条件下,HIV-1可感染黑猩猩,HIV-2可感染恒河猴,可导致病血症及血清抗体转为阳性,但不能引起动物发病。从HIV感染者外周血、精液、乳汁、脑脊液、唾液、泪液和其他体液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不过目前尚无经泪液、唾液和汁液等感染HIV的报道。HIV一般通过血液和精液和,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性传播,通过性行为在男同性恋者之间及异性间传播,也可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2) ...
【摘要】 免疫固定电泳广泛用于单克隆蛋白的鉴定和分型,其敏感性高、分辨率好,但也有很多影响因素。通过应用Microgel 696PC全自动电泳仪对免疫固定电泳的实验,总结经验,避免不良因素的干扰,便于正确地分析结果。 【关键词】 免疫固定电泳 单克隆蛋白 体会 免疫固定电泳(IFE)包括琼脂糖凝胶蛋白电泳和免疫沉淀两个过程,它周期短,结果易于分析,敏感性和分辨率强。目前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免疫电泳技术,成为单克隆蛋白(M蛋白)鉴定和分型的首要方法。 ...
ELISA 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实验诊断方法,由于其试剂稳定、易保存、操作简便、结果判断较客观等因素,以及既适宜于大规模筛查试验又可以用于少量标本的检测,既可以做定性试验也可以做定量分析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微生物学、寄生虫学、肿瘤学和细胞因子等领域。ELISA 的影响因素较多,加强质量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 质量控制血清 质控血清是已有靶值的血清,在每次的常规检验中加入一份或数份,通过所得结果来了解本次 ...
分析前质控 人员培训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知识: ◎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ELISA 原理); ◎临床意义; ◎熟悉检测技巧,了解易出差错的环节及难点; ◎熟悉检测试剂性能(包括试剂盒组成,包被片段及其组成); ◎熟悉检测仪器的原理及性能;掌握数据处理的能力和质量控制知识。 ◎某些特殊项目的检测如抗HIV 等需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 ◎ELISA 原理:1971 年Engvall 等人把免疫组化 ...
ELISA试剂的评价(evaluation)分两个方面:一是试剂本身的质量评价,符合一定要求后才能生产供应;一是在临床应用中效果的评价。以肝炎ELISA诊断试剂为例,首先必须通过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以得到生产的许可。检定内容除包装、标签、说明书等外,对试剂的性能,如特异性、灵敏度、精密度和线性等均需逐项检定,通过对一系列参比品的检测,结果符合要求者才为合格。ELISA试剂的临床质量评价是用该试剂对临床样本进行检测 ...
(一)酶标抗体的条件1.纯度高、含杂蛋白少,用IgG优于血清抗体,用Fab优于IgG。 2.特异性强 即抗IgG与IgG在免疫电泳上只有一条沉淀线,与IgG的全血清也只有一条沉淀线,这才算是特异性的单价抗体。 3.效价高 一般琼脂扩散鉴定为1�64以上才算合格。 (二)酶标记方法 1.交联法交联法通常用的交联剂是戊二醛,戊二醛商品大多为25%的水溶液,利用戊二醛分子上对称的两个醛基,分别与酶和蛋白质分子中游离的氨基、酚基等以共价键结合而进行 ...
免疫测定(immunoassay,IA)是应用免疫学技术测定标本的方法。在临床检验中主要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性物质。 1.1 抗原 抗原是能在机体中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抗原进入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引起细胞免疫。在免疫测定中,抗原是指能与抗体结合的物质。能在机体中引起抗体产生的抗原多为分子量大于5000的蛋白质。小分子化合物在与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后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称为半抗原(hapt ...
1.抗sm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血清标记抗体,阳性可达30%左右。 2.抗rRNP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是SLE的又一血清标记抗体,阳率10%。 3.抗u1RNP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中阳性率高达95%以上。在SLE中,该抗体阳性与雷诺氏现象有关。 4.抗SSA 【正常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 在干燥综合征(SS)中阳性率为60%,也可见于其它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SLE(35%)、硬皮病 ...
1.抗原决定簇 ( antigenic determinant)/ 表位 ( Epitope): 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氨基酸残基、短寡糖残基、核苷酸残基组成。抗原决定簇是被免疫细胞和抗体分子识别的标志,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An antigenic determinant, a site on the antigen that the immune system responds to by making antibody, can frequently be o ...
1 抗体的酶标记及质量鉴定本试验采用改良过碘酸钠法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在抗体上,标记完后取上清用Sephedex G200 凝胶层析进行纯化,洗脱液为0.2mol/L pH7.4的PBS,流速为15ml/h,分步收集,每支3ml,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A280吸光度值,以洗脱体积为横坐标,吸光值为纵坐标做图,收集第一峰即为酶标抗体峰。标记完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分别在280nm、及403nm处测定酶标记物的A值,计算免疫球蛋白量、摩尔 ...
1. 目的:采用一系列的办法连续地、客观地评价各实验室的试验结果,并发现室内质控不易发现的不准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结果的差异,并帮助校正,使具有可比性。 2. 该SOP变动程序 本标准操作规范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3. 基本概念 【质量控制】 是监视ELISA操作全过程,排除误差,维持标准化操作的一个管理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个反馈环路进行的: 1. 确定控制的对象; 2. 规定控制对象的标准(预期值); ...
1. 目的:保证ELISA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充分发挥其方法学的优点。 2. 该SOP变动程序:本标准操作规范的变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专业主管、科主任。 3. 方法 3.1 分析前质控 3.1.1 人员培训 ⑴实验是人操作的,因此检验人员需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本专业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知识: 4检验项目的基本原理(ELISA原理); 5临床意义; 6熟悉检测技巧,了解易出差错的环节及难点; 7熟悉检测试剂性能(包括试剂盒组成,包被片段及其组成);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