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微生物细胞含有大量水分(一般在80-90%以上),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的差别不大,与周围背景没有明显的明暗差。所以,除了观察活体微生物细胞的运动性和直接计算菌数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必须经过染色后,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染色后的微生物标本是死的,在染色过程中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均会发生一些变化,不能完全代表其生活细胞的真实情况,染色观察时必须注意。 本节 ...
操作步骤 (一) 鲜重 1、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胞材料,可以采用取出细胞材料,洗去琼脂培养基,用滤纸吸干水分,再直接称取重量的方法。 2、液体悬浮培养材料,可放在已知重量的尼龙丝网上过滤。并用水洗除培养基,进行抽滤以除去细胞沾着的水滴,再称重。 (二) 干重 1、将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小心取出,放在称量瓶内,在60摄氏度烘箱内烘12~24小时。 2、生长在液体培养基上的悬浮细胞,用抽 ...
用途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产生荧光的细胞。表明是有活力的;相反,不产生荧光的细胞,表明是无力的。 本法利用活原生质体有选择吸收外界的特性,用染料处理时,活原生质体不吸收染料,细胞未染上颜色,而死细胞立即吸附大量染料而染上颜色。 (一)荧光法 操作步骤 荧光法 1、制备细胞和原生质体材料。取花药挤压花粉,取幼叶等游离出原生质体,取悬浮细胞或愈伤组织制备成悬浮液。 2、吸出0.5ml细胞悬浮液, ...
MTT 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 first described by Mosmann in 1983 is based on the ability of a mitochondrial dehydrogenase enzyme from viable cells to cleave ...
根据凋亡细胞固有的形态特征,人们已经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检测方法。 1、光学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 (1) 未染色细胞:凋亡细胞的体积变小、变形,细胞膜完整但出现发泡现象,细胞凋亡晚期可见凋亡小体。 贴壁细胞出现皱缩、变圆、脱落。 (2) 染色细胞:常用姬姆萨染色、瑞氏染色等。凋亡细胞的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核膜裂解、染色质分割 成块状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 2、荧光显微镜 ...
一、机械刮除法 1、标记:镜下观察,用不脱色笔在培养瓶皿的背面圈下生长肿瘤细胞的部位。 2、刮除:弃掉培养液,把无菌胶刮伸入瓶皿中,肉眼或显微镜窥视下,刮除无标记空间。 3、用Hanks液冲洗一两次,洗除被刮掉的细胞。 4、注入培养液继续培养,如发现仍有成纤维细胞残留,可重复刮除至完全除掉为止。 二、反复帖壁法 1、待细胞生长达一定数量后,倒出旧培养液,用胰酶消化后,Hanks冲洗2次,加入不含血 ...
1、细胞以1.5×105 /ml细胞数接种于直径35ml培养皿中(内放置一盖玻片),培养1天,用含0.4%FCS培养液同步化3天,使绝大多数细胞处于G0 期。 2、终止细胞培养前,加入BrdU(终浓度为30μg/L),37℃,孵育40min。 3、弃培养液,玻片用PBS洗涤3次。 4、甲醇/醋酸固定10min。 5、经固定的玻片空气干燥,0.3%H2 O2 -甲醇30min灭活内 ...
1、96孔细胞培养板中培养细胞,去培养液。用0.01mol/L PBS洗涤1次(如为悬浮细胞则用离心洗涤)。 2、去洗涤液后加入磷酸酶底物100μl/孔。 3、37℃,孵育1~4h。 4、加入0.1mol/L氢氧化钠10μl/孔。 5、在多孔酶标仪上405nm处测光吸收度,将细胞培养板其中不含细胞,同样处理过的一孔作为空白对照,所测的每孔光吸收度可间接反应每孔中的细胞数。如在同样条件下 ...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方法 (一)苏木素-伊红染色(HE 染色法) 石蜡组织切片的HE染色 1、取材组织块,经固定后,常规石蜡包埋,4μm切片。 2、切片常规用二甲苯脱蜡,经各级乙醇至水洗:二甲苯(I)5min→二甲苯(Ⅱ)5min→100%乙醇2min→95%的乙醇1min→80%乙醇1min→75%乙醇1min→蒸馏水洗2m ...
1、高速组织捣碎: 将材料配成稀糊状液,放置于筒内约1/3体积,盖紧筒盖,将调速器先拨至最慢处,开动开关后,逐步加速至所需速度。此法适用于动物内脏组织、植物肉质种子等。 2、玻璃匀浆器匀浆: 先将剪碎的组织置于管中,再套入研杆来回研磨,上下移动,即可将细胞研碎,此法细胞破碎程度比高速组织捣碎机为高,适用于量少和动物脏器组织。 3、超声波处理法: 用一定功率的超声波处理细胞悬液,使细胞急剧震荡破裂, ...
选择培养基没有一定的标准,有几点建议可供参考: (1 )建立某种细胞株所用的培养基应该是培养这种细胞首选的培养基。可以查阅参考文献,或在购买细胞株时咨询。 (2) 其它实验室惯用的培养基不妨一试,许多培养基可以适合多种细胞。 (3) 根据细胞株的特点、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培养基。如小鼠细胞株多选 RPMI1640 。 (4) 用多种培养基培养目的细胞,观察其生长状态,可以用生长 ...
1、合适的细胞培养基 合适的细胞培养基是体外细胞生长增殖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培养基不仅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生长增殖的基础物质,而且还提供培养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 2、优质血清 目前大多数合成培养基都需要添加血清。血清是细胞培养液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含有细胞生长所需的多种生长因子及其它营养成分。 3、无菌无毒细胞培养环境 无菌无毒的操作环境和培养环境是保证细胞在体外培养成功的 ...
以有丝分裂方式增殖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周而复始。 细胞周期是50年代细胞学上重大发现之一。在这之前认为有丝分裂期是细胞增殖周期中的主要阶段,而把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视为细胞的静止阶段。 1951 年霍华德等用32P-磷酸盐标记了蚕豆根尖细胞,通过放射自显影研究根尖细胞DNA合成的时间间隔观察到32P之掺入不是在有丝分裂期,而是在有丝分裂前的间期中的一段时间内。发 ...
动物细胞培养开始于本世纪初,到1962年规模开始扩大,发展至今已成为生物、医学研究和应用中广泛采用的技术方法,利用动物细胞培养生产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的酶、生长因子、疫苗和单抗等,已成为医药生物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由于动物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相关产品结构的复杂性和质量以及一致性要求,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仍难于满足具有重要医用价值生物制品的规模生产的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发 ...
细胞培养的一般过程 一、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对开展细胞培养异常重要,工作量也较大,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推备工作中某一环节的疏忽可导致实验失败或无法进行。准备工作的内容包括器皿的清洗、干燥与消毒,培养基与其他试剂的配制、分装及灭菌,无菌室或超净台的清洁与消毒,培养箱及其他仪器的检查与调试,具体内容可参阅有关文献。 二、取材 在无菌环境下从机体取出某种组织细胞(视实验目的而定),经过一定的处理(如消化分散 ...
各种已被命名和经过细胞生物学鉴定的细胞系或细胞株,都是一些形态比较均一、生长增殖比较稳定的和生物性状清楚的细胞群。因此凡符合上述情况的细胞群也可给以相应的名称,即文献中常称之为已鉴定的细胞(Certified Cells)。已鉴定的细胞可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和生产生物制品。当前世界上已建的各种细胞系(株 ...
细胞电穿孔和电融合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及实验步骤。
一、原理 细胞在培养瓶长成致密单层后,已基本上饱和,为使细胞能继续生长,同时也将细胞数量扩大,就必须进行传代(再培养)。 传代培养也是一种将细胞种保存下去的方法。同时也是利用培养细胞进行各种实验的必经过程。悬浮型细胞直接分瓶就可以,而贴壁细胞需经消化后才能分瓶。 二、材料和试剂 1、细胞:贴壁细胞株 2、试剂:0.25%胰酶、1640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 3、仪器和器材:倒置 ...
1 了解细胞转染技术原理和基本方法 2 磷酸钙沉淀法的基本技术要点 磷酸钙沉淀法是基于磷酸钙-DNA复合物的一种将DNA导入真核细胞的转染方法,磷酸钙被认为有利于促进外源DNA与靶细胞表面的结合。磷酸钙-DNA复合物粘附到细胞膜并通过胞饮作用进入靶细胞,被转染的DNA可以整合到靶细胞的染色体中从而 ...
一、原理 将动物机体的各种组织从机体中取出,经各种酶(常用胰蛋白酶)、螯合剂(常用EDTA)或机械方法处理,分散成单细胞,置合适的培养基中培养,使细胞得以生存、生长和繁殖,这一过程称原代培养。 二、仪器、材料及试剂 仪器:培养箱(调整至37℃),培养瓶、青霉素瓶、小玻璃漏斗、平皿、吸管、移液管、纱布、手术器械、血球计数板、离心机、水浴箱(37℃) 材料:胎鼠或新生鼠 试剂:1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