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属野生种的泛称,通常还包含野生种与栽培种天然杂交形成的杂草型后裔。稻属的种有22个。其中有两个栽培稻种,即非洲栽培稻(又名光身稻)、亚洲栽培稻(又名普通栽培稻)。在20个野生稻种中,迄今在中国仅发现3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分布范围南起海南省崖县(18°09′N),北至江西省东乡县(28°14′N),东起台湾省(121°E),西至云南盈江县(97°56′E)。普通野生稻(O.r ...
双子叶植物,隶属杨柳目(Salicales)。3属,约540种,分布北温带和亚热带。中国3属,320种,南北各地均有分布。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稀对生。有托叶,常早落。气孔器平列型。花单性,雌雄异株,排成下垂或直立的葇荑花序。花常先叶开放。无花被。花粉二细胞型,柳属(Salix)一些种为三细胞型。杨属(Populus)中无萌发孔,柳属中常具3孔或3孔沟。雌花子房上位。胚珠多数,倒生。胚乳核型 ...
以采收种子榨油为主要用途的一年生或越年生栽培草本植物。如油菜、花生、向日葵、芝麻、大豆、胡麻、红花、蓖麻、海甘蓝等。还有棉籽、玉米胚、米糠等也可用于榨油。植物油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易被人体吸收,其中亚油酸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植物油脂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主要用于食品、纺织、机械、冶炼、制皂、油漆、橡胶、塑料、制革及医药等行业。油料作物在轮作复种中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 ...
银杏科银杏属,多年生落叶果树,乔木。又名白果、公孙树、鸭掌树。学名Ginkgo biloba L.。银杏是第四世纪冰川期孑遗种之一。是中国的特产。北至沈阳,南至广州,东起沿海各省,西至甘肃南部、四川峨嵋、雅安等海拔1000m以下的地区,贵州、云南的腾冲海拔2000m以下,均有分布。陕西周至楼观台一棵银杏雌株,树龄已达2000年左右。山东莒县一棵古银杏至今已3000余年。银杏寿命很长,有很多达千年以 ...
类似于大蒜素的广谱性种子处理杀菌剂。性能 纯品无色油状透明液体,。易溶于乙醚、氯仿、乙醇、冰醋酸等有机溶剂。工业品为微黄色油状透明液体,具有大蒜臭味。对温血动物中等毒性。杀菌广谱。1-100mg/l浓度下可抑制棉花疽菌、立枯菌、枯萎菌、黄萎菌、水稻白叶枯菌、稻瘟菌、恶苗菌、甘薯黑斑菌、麦类赤霉菌、条纹菌、腥黑穗菌、苹果炭疽菌、黄瓜蔓割菌等多种真菌和细菌。应用 此药剂的应用以种子处理为主,防治水稻烂 ...
苜蓿属中的一个种,学名Medicago sativa L.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紫苜蓿、牧蓿、苜蓿、路蒸。优良牧草作物,被称为“牧草之王”。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全世界共3300万公顷左右的播种面积,其干草产量居多种豆科牧草之冠,而且营养成分完全,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和十种以上的维生素。公元前126年,中国栽培的起源。北方各省普遍栽培,长江中下游地区甚至海拔1800m的云贵高原也可种植。1 ...
根据不同作物种子的特点,人为地控制贮藏条件,配以适当的包装,使之最大限度地减缓种子品质的劣变速度,保持种子活力的措施。种子是活的生物有机体,其寿命受着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种子经过一定的贮藏期限,由于某些有毒物质的积累,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维生素和生长素等生理活性物质的损失,最终将导致分生组织的死亡而丧失生活力。种子的这种劣变过程,称衰老或老化。 影响蔬菜种子老化的原因很多,首先是本身遗传性, ...
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有的是模拟激素的分子结构而合成的,有的是合成后经活性筛选而得到的。中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始于30年代末,用地插枝生根和无籽果实诱导。50年代末60年代初,制造的赤霉素和矮壮素在促进生长、防止脱落、促进发芽及防止小麦倒伏方面,进行了圈套 规模的田间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按作用方式上有①生长素类。②赤霉素类。③细胞分裂素类。④乙烯释放剂。⑤生长素传导抑制剂。 ...
百合科贝属的一个种,学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象贝、大贝或珠贝。鳞茎及花供药用。主产中国浙江省鄞县樟村,有数百年种植史。株高80cm左右。鳞茎扁球形,由2-3片肥厚的鳞片组成,内有2-3个芽。茎直立。叶条状披针形,茎下部叶宽,对生;上中部叶长,上部叶互生;顶端呈卷须状。花一至数朵。生于茎顶或上部叶腋,淡黄色或黄绿色,雄蕊6枚。蒴果卵圆形,具有6条 ...
遗传基础不同的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某些性状上优于其亲本的现象。杂种优势的表现大体上有三种类型:①表现在远缘杂交的后代中,即杂种营养体的大小和数目、生长速度和有机物积累的强度等显著超过双亲,但是这类杂种的繁殖能力并没有提高,甚至还要低于双亲。有人称这种现象为杂种的旺势。②表现为杂种的繁殖器官的发育优于亲本,如有较高的结实率。③表现为进化上的优越性,如杂种的生活力、适应性、竞争能力以及其它在生存竞 ...
鼠李科枣属的多年生落叶果树,小乔木。又名红枣、中国枣。学名Zizyphus jujube Mill.。枣属植物约有50种,但在果树栽培上主要的种类是枣,原产中国,是中国果树栽培中历史最久的果树之一。枣在中国依15℃等温线将枣栽培区域划分为两大系即南系和北系。北系的主要分布中心为陕西、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省;南系主要分布中心为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省。1988年中国鲜枣产量达52万吨。树高10 ...
由野生稻演化而成适用于栽培的稻种。有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 L.和非洲栽培稻Oryza glaberrima Steud.两个种。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2n=24。亚洲栽培稻为A染色体组,非洲栽培稻为Ag染色体组,二者杂交第一代不育,但形态上差异不大。亚洲栽培稻因起源于亚洲而得名,又名普通栽培稻。一般认为是由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 W.Griffith演化为一年生野生稻O.n ...
以基因型不同的果树种或品种进行交配或结合长成杂种,通过培育选择,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杂交育种是选育新品种主要途径,是近代育种工作最重要的方法。由于杂交引起基因重组,后代会出现组合双亲控制的优良性状基因型,产生加性效应,并利用某些基因互作,形成具超亲类型新个体,为培育选择提供了物质基础。杂种后代群体,通过培育、鉴定、选择等步骤,获得优良单系,再经过无性繁殖就形成新品种。杂交育种按性质可分为有性杂交育种 ...
亲本数目不一,使用先后不同来配制杂交组合的方式。讲求杂交方式之意义在于创造符合育种目标的变异群体,加大选获期望重组体(组合)的可能性。常用的有单交、三交、双交、回交等方式。用两个以上亲本杂交通称多交或复合杂交。单交 A/B(/表示第一次杂交),两个亲本进行一次杂交,也称成对杂交,是最简单的杂交方式。单交有正交和反交之分。A/B为正交,则B/A为反交,反之也然。三交 A/B//C或A//B/C(// ...
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水稻品种(系)间杂交产生的具有强优势的子一代杂交组合的统称。杂交稻的基因型为杂合体,其细胞质来自母本,细胞核父母本各半。由于杂种个体间的遗传型相同,故群体性状整齐一致,可作为生产用种。但从子二代起,出现性状分离,生长不整齐,优势减退,产量下降,一般不能继续作种子使用,所以需要每年进行生产性制种,以获得大量杂种一代种子,提供生产上使用。稻是雌雄同花的自花授粉作物。要获得大量子一代杂 ...
禾本科黍族狗尾草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Setaria italica (L.) Beauv.一个年生草本植物。粟在中国北方通称谷子,南方为了区别于稻谷,常称为粟谷、狗尾粟或小米。中国是世界上种粟最多的国家。北起黑龙江黑河,南迄河南省崖县;西起新疆、西藏,东到台湾都有生产。粟起源于中国或东亚的古老作物。粟的亲缘最近的野生种狗尾草,在中国是分布很广的杂草。形态 根为须状根系,致密深长,由初生根系和次生 ...
雨久花科凤眼莲属中的一个种,学名Eichhornia crassipes (Mart.) Solms多年生浮水草本。又名凤眼莲、洋水仙。为饲草、绿肥作物,也用于沼气原料及净化水质。中国野生种分布于珠江流域。须根长15-25cm,悬垂水中,短缩茎实心,节间不明显;单叶互生,倒卵形至肾形,色深绿,具蜡光泽;叶柄中下部膨大呈葫芦状气囊,成株有叶6-14片;叶腋抽生匍匐枝,先端形成新株,穗状花序有花4-1 ...
苋科虾钳菜属中的一个种,学名Atl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多年生宿根性草本。又名喜旱莲子草、水苋菜、济命菜。用为绿肥,猪、羊的饲草及沼气原料。易侵入农田,成为杂草。原产巴西,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先后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安徽、四川等省种植并自然繁殖,生长在湖、塘、水沟及湿润的旱地上。具不定根系,须根细,下部匍匐,上部直立 ...
禾本科黍属中的一个栽培种,学名Panicum miliaceum L.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古老的具有早熟、耐瘠和耐旱特性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米粒有粳糯两类。黍也常常做为粳糯两类的共同名称。在作物学中,稷则专指粳性的黍。分布较广,世界播种面积6000kha。主要分布于亚欧两洲,种植面积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和中国。前苏联播种面积3000kha左右。中国播种面积1500kha左右。主产区是内蒙古、甘肃、 ...
双子叶植物,隶属柿目(Ebenales)3属,500余种,主产热带。中国1属,56种,多分布于西南至东南各省区。乔木或灌木,常有深黑色坚硬木材。单叶,互生,很少对生或轮生,全缘。无托叶。气孔器无规则型。花单性,异株或杂性,单生或为聚伞花序。雄蕊为花冠裂片的2-4倍,花药纵裂或孔裂。花粉二细胞型。子房上位。胚珠1-2枚,下转,倒生。胚乳核型或细胞型。浆果。种子胚乳丰富,胚小,子叶叶状。染色体X=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