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糖化学:基础、反应、合成、分离及结构》共分12章,内容包括糖化学的基础知识、糖类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结构解析,以及糖化学在药物和酶方面的应用、糖生物化学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糖化学合成中的保护基化学、糖的化学反应、寡糖的固相合成与组合合成及其合成策略、糖物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鉴定。 《糖化学:基础、反应、合成、分离及结构》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糖化学、糖生物学领域的科研及教学人员参考。目录第 ...
Chemistry and Biology of Heparin and Heparan SulfateBundefined Publisher: Elsevier Sciencundefined Number Of Pages: 79undefin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2undefined Sales Rank: 143952undefined ISBN / ASIN: 008044859undefined EAN: 978008044859undefined Binding: Hardcoveundefined Manufacturer: Elsevier Sciencundefined Studio: Elsevier Scienc ...
标题:【请下载】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 (35 Mb, 4th edition, 2005)内容: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格式:PDF大小:35 MB语种:英文简介:http://bcs.whfreeman.com/lehninger/default.asp---------------------------------------------------------------------------------------------------------Con ...
分子生物学英文视频!Lecture No. Title & Lecturer Download Options File Size1 All LecturesVideo + SlidesSlides Only580 MB17.7 MB1 Introductory Molecular Biology~ by Anthony Weiss ~View Online Video + SlidesSlides Only16.4 MB1.64 MB2 An Overview of the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 ...
凝胶电泳是我们最基本的分子实验。其基本原理是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因此它同电场的强度、电泳分子本身所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由于在电泳中使用了无反应活性的稳定的支持介质,从而降低了对流运动,故电泳的迁移率又同分子的摩擦系数成反比的。目前实验室中最常用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染料有EB、GeneFinderTM、GoldViewTM、SybrGreenI、GelRed和GelGreen。下面对这几种核酸染料一一进行分析 ...
自从1976年,卡氏滴定法已经成为石油协会认可的石油产品中水分含量的标准测试方法,1982年成为日本工业标准。这种方法可用于库伦及容量滴定系统。由于石油产品中水分是微量定量分析,库伦法得到广泛应用。库仑法是把样品,如绝缘油、冷冻机油、变压器油,煤油或者柴油加入电解液中。对于容量法,样品溶解在油类专用的脱水溶剂中,用KF滴定剂直接滴定。硅油样品被加到酮类脱水溶剂中后可被直接滴定。石油产品中的一些添加剂,如抗氧化剂, ...
生物碱是天然中药材中分量很重的一类活性成分,目前用于分离纯化这一类物质的功能填料市场上还没研究出一种有效的分离纯化生物碱的高效填料,所以对于这一类物质的分离都是用的常规的方法。本司对生物碱这一类物质的分离利用常规方法,总结了一些技巧,获得生物碱的收率高,纯度也比较好。以去甲异波尔定这个生物碱为例,去甲异波尔定属于异喹啉生物碱,按照常规的分离生物碱的方法是,先对药材进行提取、浓缩,然后利用乙酸乙酯或者二氯甲烷进 ...
资料占有数和资料利用率成反比,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一个坏习惯(包括偶自己)。近期论坛不少帖子都对实验室里的所用水感到困惑。我自己最大的一个体会是层析试验中缓冲液的配制,所用的水对离子交换层析和疏水层析的效果有所影响。为此, 特地摘抄一段大家都知道(但未仔细学习)的内容,以共同来温习实验室用水的相关常识。问题:实验室中常见规格的水及使用注意点?1、自来水(Tap water)Tap water is usually of uncontrolled q ...
马尔文仪器公司的高级应用科学家Pauline Carnell和技术支持经理Mike Kazsuba探讨了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技术以及光散射技术在表征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中的应用及效果。脂质体是一种重要的给药载体,已获批用于多种治疗配方。脂质体由磷脂质组成,具有单层或多层结构,拥有亲水内层和疏水外层,可制成不同大小的颗粒。这些颗粒可进行生物降解,基本无毒。最为重要的是,它既能封装亲水物质,又能封装疏水物质。此外,通过修饰脂质 ...
生物化学笔记针对王镜岩等《生物化学》第三版 适合以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为考研指导教材的各高校的生物类考生备考目录第一章概述------------------------------01第二章糖类------------------------------06第三章脂类------------------------------14第四章蛋白质(注1)-------------------------21第五章酶类(注2)-------------------------38第六章核酸(注3)--------------------------------------48第七章维生 ...
1.LB(Luria-Bertani)培养液、平板的配制配制每升LB培养液,应在9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细菌培养用酵母提取物(bacto-yeastextract)5g细菌培养用胰化蛋白胨(bacto-tryptone)10gNaCl10g摇动容器直至溶质完全溶解,用5mol/LNaOH(约0.2ml)调节pH值至7.0,加入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L,在151bf/in2(1.034×105Pa)高压下蒸汽灭菌20min。 ...
附录四 常用抗凝剂的配制及用法 在医学实验中常需动物的全身抗凝,采出的全血或血浆有的也需加入适当的抗凝剂抗凝。对抗凝剂的要求是:用量少、溶解度大、不带进干扰实验的杂质。 一、肝素 (1)肝素抗凝作用原理 肝素的抗凝作用很强,作死亡复苏等实验时,常用它作动物全身抗凝剂,肝素的抗凝作用主要是抑制凝血致活酶的活力,阻止血小板凝聚以及抑制抗凝血酶等作用,从而使血液不发生凝固。 (2)配制和用量 纯的肝素10mg能抗凝65~125 ml血液(按lmg等于 ...
附录一 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 进行在体或离体器官及组织实验时,应尽可能使标本处于近似在体内的环境以保证其正常的生命及其功能活动。其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渗透压与组织液相同;(2)有维持组织器官正常机能所必需的比例适宜的各种离子;(3)酸碱度与血浆相同并具有缓冲能力;(4)营养物质、氧及温度与组织液相同。这类液体称为生理盐溶液。 一、常用生理盐溶液的配制 动物种类不同其代替液的组成各异,渗透压也不一样,因此,作为代替液的生理盐溶液在 ...
参考文献 胡还忠.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关宿东,张根葆,薛龙增.机能实验学教程.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3 徐淑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彭黎明,邓承祺. 现代血栓与止血的实验室检测及其应用.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司徒镇强,吴军政.细胞培养.西安世界图书出版社,1996 张卓然.实用细胞培养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龚守良.实用基础医学实验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附录二 常用缓冲液的配方 一、 缓冲液组成成分 凡具有缓冲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剂,多为弱酸及该弱酸与强碱所成之盐,或弱碱及该弱碱与强酸所成之盐组成。按不同的比例,配成各种不同PH缓冲溶液。 二、配制缓冲溶液注意事项 1. 所有试剂最好用二级或一级试剂。 2. 柠檬酸钠(含2H2O)及柠檬酸(含2H2O)溶液,用一级或二级品直接配制。 3. 醋酸溶液,用一级或二级冰醋酸直接配制,最好能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 4. 所用器皿必须清洁,容量仪器最好经过校正,以保证准确。 5. 凡是所配标准 ...
一、 化学试剂及有关知识 化学试剂的种类很多,世界各国对化学试剂的分类和分级的标准有所区别。我国化学试剂产品有国家标准(GB)、化工部标准(HG)及企业标准(QB)三级。 (一)化学试剂分类 化学试剂产品成千上万种,按其用途可分为—般试剂、标准试剂、高纯试剂、专用试剂、指示剂和试纸、有机合成试剂、生化试剂、临床试剂等。下面简单介绍其中几种: 1. 一般试剂 一般试剂是实验室最普遍使用的试剂,按其杂质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四个等级。一般试剂的级别、规格、标志以 ...
1. 实验原理 小鼠骨髓细胞有高度的分裂活性,并且数量非常多,因此不必进行体外培养,可直接观察到分裂期细胞。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经秋水仙素处理,阻断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于中期,此时染色体达到最大收缩,具有典型的形态。低渗处理使细胞破裂,便于染色体分散。该方法在临床上多用于白血病的研究,也可用于观察毒性物质对机体遗传物质——染色体损伤的状况。 小鼠染色体2n=40,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 雄性为40,XY,雌性为40,XX。 2. 实验试剂与器材 ...
1. 实验原理 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法(Sister chromatid differentiation,SCD)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处理技术。1973年Latt在培养的细胞中加入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de Oxyurdine,BrdU),用Hoechst 33258 荧光染料染色时,发现了姐妹染色单体的色差反应和它们之间互换的现象。1974年KO Renberg和Froeed-Lender改进了这一技术,用G ...
1. 实验原理 染色单体或染色体的无着丝点断片,或因纺锤体受损而丢失的整个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期,仍然遗留在细胞质中。末期之后,单独形成一个或几个规则的次核,被包含在子细胞的胞质内,因比主核小,故称为微核。大小应为主核的1/20~1/5。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微核率是和用药的剂量或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所以可用简易的、快速、灵敏的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畸变染色体计数。Matter 和Schmid建立的微核测试 ...
一、 人外周血染色体制备 1. 实验原理 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是1960年由Moorhead 提出来的。正常情况下,人外周血小淋巴细胞都处在G1期(或G0期),但在体外给予一定的条件,进行培养,经72 h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这种取材简易、用血量少的培养方法已被广泛采用。 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可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入有丝分裂。短期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可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