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一、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及其应用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发现 当λ(k)噬菌体侵染E.coliB时,由于其DNA中有EcoB核酸酶特异识别的碱基序列,被降解掉。而E.coliB的DNA中虽然也存在这种特异序列,但可在EcoB甲基化酶的作用下,催化S-腺苷甲硫氨酸(SAM)将甲基转移给限制酶识别序列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1、如何理解DNA连接酶的作用特点? 教科书的观点:DNA连接酶无特异性,其催化DNA片段末端连接的情况分两种:(1)催化相同或互补的黏性末端连接;(2)催化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产生的平末端连接。两种情况下,末端的“拼接”都会形成“回文序列”。 然而,在基因工程的实际操作中,催化DNA片段末端连接的方法是非常灵活的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问题来源:DNA连接酶作用后生成磷酸二酯键,而DNA分子复制过程中,DNA聚合酶所起的作用也是形成磷酸二酯键,形成化学键的部位、名称均相同,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是否为同一种酶? 1 DNA连接酶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缺口的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链的5'-P与另一DNA链的3&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聚合酶与DNA连接酶的作用如何区别 DNA聚合酶主要连接DNA片段与单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DNA复制中起做用;DNA连接酶主要是连接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起连接作用.在基因工程中起作用,同时DNA连接酶在DNA复制中也起作用,比如岗琦片段的连接! 复习资料:几种酶的比较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T4噬菌体DNA连接酶不同于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它可以催化平端DNA片段的连接(Sgaramella和 Khorana,1972;Sgaramella和Ehrlich,1978),由于DNA很容易成为平端,所以这是一个极为有用的酶学物性。有了这样的物性,才能使任何DNA分子彼此相连。 优点: 1、没有连不上的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连接酶旧称“合成酶”。DNA连接酶是1967年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发现的,最初是在大肠杆菌细胞中发现的。它是一种封闭DNA链上缺口酶,借助ATP或NAD水解提供的能量催化DNA链的5'-PO4与另一DNA链的3'-OH生成磷酸二酯键。但这两条链必须是与同一条互补链配对结合的(T4DNA连接酶除外),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是否有专一性要求? 一、矛盾之处: (一)DNA连接酶对所连接的DNA两端碱基序列不具有专一性要求 支持这一观点的是2008年江苏高考32题,请看具体内容及图示,如下: 32.(8分)将动物致病菌的抗原基因导入马铃薯制成植物疫苗,饲喂转基因马铃薯可使动物获得免疫力。以下是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常工具酶 (1)限制性内切酶:识别特异序列,切割DNA (2)DNA连接酶:催化DNA中相邻核苷酸间形成磷酸二酯键,使DNA切口缝合,连接DNA片段 (3)DNA聚合酶Ⅰ:a.合成双链cDNA中第二条链;b.缺口平移制做探针;c.DNA序列分析;d.填补3′末端。 (4)Taq酶:催化PCR反应,聚合DN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DNA连接酶有两种,一种是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得到的,称为E.coliDNA连接酶,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连接起来,不能将双链DNA片段平末端之间连接起来。 另一种是从T4噬菌体中分离出来的,称为T4DNA连接酶,它既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又可以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平末端。我们通常使用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聚合酶-简介 1957年,美国科学家阿瑟·科恩伯格(Arthur Kornberg)首次在大肠杆菌中发现DNA聚合酶,这种酶被称为DNA聚合酶I(DNA polymerase I,简称:Pol I)。1970年,德国科学家罗尔夫·克尼佩尔斯(Rolf Knippers)发现DNA聚合酶II(Pol II)。随后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定义 DNA聚合酶(DNA polymerase)是细胞复制DNA的重要作用酶。 DNA聚合酶 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 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 ...
相关专题 S1核酸酶 S1核酸酶来源于稻谷曲霉(Aspergillusoryzae),是一种高度单链特异的核酸内切酶,在最适的酶催反应条件下,降解单链DNA或RNA,产生带5,-磷酸的单核苷酸或寡核苷酸。对双链DNA、双链RNA和DNA-RNA杂交体相对不敏感。通常水解单链DNA的速率要比水解双链DNA快75000倍。这种酶需要低水平的zn ...
相关专题 重组DNA技术工具酶 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以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催化由核苷-5′-三磷酸合成RNA的酶。 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是一种由多个蛋白亚基组成的复合酶。如大肠杆菌的 RNA聚合酶有五个亚基组成,其分子量为480000,含有α,β,β’,&delta ...
相关专题 用S1核酸酶对RNA作图 三种不同的核酸酶——S1核酸酶、RNA酶、外切核酸酶Ⅶ被用来进行RNA定量,确定内含子位置,以及用来鉴定在克隆的DNA模板上的mRNA 5′端和3′端的位置。当检测RNA被杂交到DNA模板上时,用核酸酶S1进行保护试验的分析;当检测RNA被杂交到来自DNA模板的RNA上时用RNA酶 ...
相关专题 Bal31核酸酶是由海生菌(Alteromonas espeliana)提取的。该酶具有高度特异的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内切酶活性,也可在缺口或超螺旋卷曲瞬间出现的单链区域降解双链环状DNA或在3′或5′端,渐进地降解双链线性DNA。Bal 31核酸酶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能降解rRNA和tRNA。该酶反应需要Ca ...
相关专题 核糖核酸酶H是从小牛胸腺中发现而被分离的(Stein and Hausen 1969,Hausen and Stein 1970),但该酶现已知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酵母、原核生物及病毒颗粒中。所有类型细胞均含有不止一种核糖核酸酶H。核糖核酸酶H(RNaseH)催化DNA-RNA杂合体的RNA部分的核内降解,产生不同链长带3&# ...
相关专题 核糖核酸酶P(Ribonuclease P,简写为RNase P)是一种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P也是一种核酶,即由一个RNA分子发挥催化活性,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蛋白质以外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它的功能是剪切tRNA分子中RNA上多余的或前体的多余序列。它的发现者悉尼·奥尔特曼在1970年代在研究前体tRNA中发现它可以剪切RN ...
相关专题 “基因组编辑核酸酶”当选《自然》年度研究方法 《自然》杂志子刊《自然—方法学》在最新一期推出了2011年度研究方法专刊,评选出了本年度研究方法——基因组编辑核酸酶(Gene-editing nucleases)。专刊包括社论、新闻特写、评论、视频等内容;同时,还评出其他8个值得关注的研究方法。 基因组编辑核酸酶是一类通过基因工程改 ...
相关专题 核糖核酸酶A(RNase A) 来源:牛胰腺。RNase A是一种被详细研究和具有广泛应用的核酸内切酶.RNase A 对RNA有水解作用,但对DNA则不起作用。RNase A在C端和U端残基处专一地催化RNA的核糖部分3'-与5' -磷酸二酯键的裂开,形成具有 2'3'-环磷酸衍生物寡聚核苷酸。如 ...
相关专题 核酸分解的第一步是水解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在高等动植物中都有作用于磷酸二酯键的核酸酶。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RNA,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既能作用于RNA也能作用于D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