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根的初生结构观察

        相关实验:植物根茎叶结构观察

        最新修订时间:

        简介

        棉花幼根横切片和小麦根横切片用于观察根的初生结构。

        材料与仪器

        器材:显微镜

        步骤

        根的初生结构观察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A 取棉花幼根横切片,在低倍镜下区分出根的初生结构的表皮、皮层和中柱 3 大部分后,再换高倍镜由外而内进行详细观察(图 19-1A)。

        (1)表皮:表皮位于幼根最外层,由排列紧密、较小的细胞组成,在横切面上呈近方形,可见有的细胞外壁向外突起并延伸形成根毛,但多数材料在制片过程中损坏了根毛只留下根毛残体。(2)皮层:皮层在表皮以内,占据根横切面大部分面积,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与表皮相接的 1 或 2 层排列紧密且形状规则的薄壁细胞,称为外皮层;其内几层至十几层大型薄壁细胞,排列疏松,有明显的胞间隙,称为皮层薄壁细胞;最内连接维管柱的 1 层细胞为内皮层,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侧壁)与上、下壁上常局部增厚并栓质化,连成环带状,称为凯氏带,但在横切面上只能看到径向壁上增厚的部分-被染成红色的凯氏点。

        (3)中柱:位于幼根的中央部分,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组成(图 19-1B)。

        中柱鞘:中柱最外层,紧接内皮层,通常由 1 或 2 层排列整齐而紧密的细胞组成。双子叶植物的中柱鞘保持着分生组织的特点和分生的功能,在根的进一步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初生木质部:常排列成 4~6 束,呈星芒状,主要由导管和管胞组成。这些管状分子的细胞壁常被染成红色,但管径大小不一,靠近中柱鞘的导管最先发育,口径小,是一些螺纹和环纹加厚的导管,称为原生木质部。分布在近中心位置的导管,口径大,分化较晚,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导管发育顺序的先后,可说明根的初生木质部是外始式的,这是根初生构造的特征之一。

        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束的两个放射棱之间被染成绿色细胞,即初生韧皮部。它与初生木质部相间排列,由筛管、伴胞等构成。

        此外,在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还分布着薄壁组织,当根进行次生生长时它将分化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根的初生结构观察

        (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单子叶植物的根没有形成层的产生,因此,根的生长一般都停留在初生生长阶段,不再加粗,仅有初生结构。

        A 取小麦根横切片在低倍镜下观察,可见也有表皮、皮层和中柱 3 个部分(图 19-2),再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各部分。

        (1)表皮:最外 1 层细胞,常见有突起的根毛。

        (2)皮层:紧接着表皮的 1 或 2 层为外皮层,细胞小,排列紧密;外皮层以内为皮层薄壁细胞,数量较多。皮层最内 1 层细胞是内皮层,其细胞壁除外切向壁未增厚外,其余 5 面均增厚并木栓化,在横切面上呈马蹄形,但正对初生木质部放射棱处的内皮层细胞其壁常不增厚,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3)中柱:内皮层以内就是中柱,细胞小而密集,由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初生韧皮部和薄壁细胞几部分组成。在高倍镜下进一步观察中柱各部分的细胞特点,并与双子叶植物幼根结构的相应部位进行比较。

        根的初生结构观察

        来源:丁香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