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基质层注射法真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

        相关实验:眼表及角膜病动物模型

        最新修订时间:

        简介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也叫角膜真菌病(keratomycosis),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部化脓性疾病,常发生于植物性角膜外伤后。近年来,其发病率在我国明显升高,该病预后差,可引起角膜浑浊、溶解甚至穿孔,不仅可严重损害患者视力,还可导致眼球丧失。

        原理

        真菌性角膜炎建模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角膜基质注射法、角膜接触镜法、针刺法、感染角膜植片法、角膜划痕法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磨镶术法等。

        其原理均不外乎先造成模型眼角膜表层的损伤,再将培养的真菌接种于损伤部位,造成真菌性角膜炎模型。

        用途

        ①可以不受资源的限制建立;

        ②基质注射法可以相对准确地控制接种的量和角膜接种的深度;

        ③模型眼比较大,对溃疡指标容易观察,比较适合抗真菌药物的筛选等研究。

        材料与仪器

        实验对象:


        家兔。


        实验器材:


        开睑器、注射器、裂隙灯显微镜。


        实验试剂:

        ① 丁卡因滴眼液;

        ② 地塞米松注射液;

        ③ 吉姆萨染色液;

        ④ HE 染色液;

        ⑤ PAS 染色液。

        步骤

        基质层注射法真菌性角膜炎模型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如下几步:

        A. 速眠新 1 ml/kg 肌内注射全麻家兔,同时丁卡因滴眼 3 次局麻,开睑器开睑,用角膜基质注射器角膜基质层间注射 10 μl 茄病镰刀菌菌液(1.5 x 106 CFU/ml),同时结膜下注射 10 μl 地塞米松注射液,术毕眼内涂妥布霉素眼膏。

        B. 检测指标:

        接种后 2 天,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并吉姆萨染色致病菌形态学观察。每天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并分别在接种后第 1、2、6、8、14、20 和 30 天做角膜溃疡等级评分。

        C. 第 30 天处死家兔,取角膜片,HE 染色,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PAS 染色,观察角膜基质层真菌菌丝。

        注意事项

        接种后 2 天,角膜刮片真菌培养可见典型茄病镰刀菌菌落,呈棉花状,早期为白色,最终呈粉红色,刮片菌丝发现率 100%。吉姆萨染色可见镰刀菌菌丝成 90°出芽生长。KOH 涂片可见成熟孢子呈典型镰刀形散布。

        在接种后第 3 天,可见角膜全层水肿,溃疡,干燥致密,粗糙不平,局部隆起并有典型菌落生长。

        接种后 8 天,溃疡面积进一步扩大,感染达到最高峰. 角膜缘有新生血管长入。

        接种后第 15 天,溃疡面积不再扩大,并有逐渐缩小的趋势,溃疡周围被大量新生血管包绕。

        接种后 30 天,角膜白斑形成,白斑周围无浸润,边界清,角膜周围有新生血管。

        HE 染色可见角膜溃疡处上皮浅基质层缺损,周边组织水肿,角膜基质纤维组织排列素乱,角膜基质层中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基质层内可见较多新生血管。

        PAS 染色显示真菌菌丝于角膜基质层内,呈平行生长。

        来源:丁香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