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某种物质刺激,细胞代谢和形态相继变化,在24——48h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增殖的变化,如细胞变化、细胞浆扩大、出现空泡、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疏松等,由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因此,这种淋巴细胞增殖又叫淋巴细胞转化。据此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
(1) 非抗原性刺激物: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美洲商陆(PWM)、脂多糖(LPS),通称促有丝分裂原。其中LPS刺激B细胞,PWM可刺激T和B细胞,PHA和ConA刺激T细胞增殖。
(2) 抗原性刺激物:如结核菌素、葡萄球菌毒素、破伤风类毒素、链球菌激酶、肿瘤抗原、同种异型组织抗原等。
材料与仪器
试剂、试剂盒 | |
---|---|
仪器、耗材 |
步骤
基 本 方案 丝 裂原 诱 导 的 外 周 血 单 个 核 细 胞 增 殖 实 验
材 料

![P B M C 细 胞 悬 液 (单 元 8.1) V R P M I -I O 完全培养基 100Mg/ml 植 物 血 凝 素 (phytohemagglutinin, P H A ) , R P M I -10 完全培养基配制 (分装,一20°C 保存) 9 6 孔圆底细胞培养板 1•计数P B M C (附录3A ) ,加 入 R P M I -10完全培养基,调整浓度至I X l O 6个细胞/ml。 细 胞 混 匀 后 ,在 9 6 孔 板 每 孔 中 加 入 IOOm I 细 胞 悬 液 (每 孔 I X IO5个 细 胞 ;图 8.8. 1)。各实验组设3 复 孔 (如丝裂原的不同浓度组)。不加丝裂原的对照孔作为本 底 ,同样设3 复孔。 2•用 R P M I -10 完全培养基将 100Mg/ml P H A 分别按 1 : 10、 1 : 20 和 1 : 40 (V 7V ) 进 行稀释。在 9 6 孔 板 的 第 1〜3 列 (本底)每 孔 中 加 入 IOOmI R P M I -10完全培养基; 在 第 4〜6 列 中 加 入 1 : 4 0 稀 释 的 P H A 溶 液 IOOiUl (终 浓 度 2. 5]ug/ml) ,在 第 7〜9 列中加入1 : 2 0 稀 释 的 P H A IOOmI (终 浓 度 5Mg/ml) ,在 第 10〜1 2 列 加 入 1 •• 1 0 稀 释 的 P H A IOOmI (终 浓 度 10Mg/ml)。操作时应避免不同浓度或不同样品间的交叉污 染 。培养板 置 37°C , 5 % C 0 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3d 。 3. 3H T d R 掺入及后续检测参见辅助方案](http://img.dxycdn.com/trademd/upload/userfiles/image/2016/07/B1469684796493gym5kcxbxzpng_small.jpg)
备 选 方 案 1 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附 加 材 料(其他材料见基本方案)
R P M I 完 全 培 养 基(R P M I -10A B ) (附录 1 ) : 含 1 0 % 人 A B 血清, 56°C , I h 灭活
同种异体刺激细胞(P B M C ; 单 元 8.1)
自体刺激细胞(P B M C ; 单 元 8. 1)
丝裂霉素 C 溶 液 , 0.5m g /m l , R P M I -10A B 配 制(避 光 ,无沉淀),或细胞照射二活设备
注意事项
1. 细胞培养液终止前6h或18h,在每孔中加入20μL浓度为50μCI/ML的氘代TDR,可适当延长TDR渗入时间。
2.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彻底清洗细胞收集器
常见问题
本实验来自《精编免疫学实验指南》,作者:J.E.科利根等,译者:曹雪涛等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