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放射性核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基因定位法

        相关实验:染色体基因定位实验

        最新修订时间:

        原理

        基因是由平均1000~3000核苷酸组成的序列,在光学显微镜下是难以识别的。为显示染色体上特定基因必须具备以下三个重要条件:

        1.  需要具有能与目的基因相特异接
        合(互补)的核苷酸序列即探针(Probe);

        2.  需要有能与探针相结合的标记物(常用同位素
        和荧光素);

        3.  制备出良好的染色体标本。

        在进行定位时,首先要使标记物与探针相接合(Lable:标记),形成探针/标记物复合物,然后再使复合物与染色体DNA 进行杂交(Hybridization)。所谓杂交,即两条来源不同的单链DNA能互补形成双链DNA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染色体上被定位的目的基因和探针都是双链状态的DNA,两者杂交只有在解链状态下,即都变成单链时才能发生。温度是使双链DNA解链的条件,在80 ℃温度下DNA即发生解链(变性)。因此当把染色体与探针置于同温条件下,两者便同时解链成为单链DNA;当温度下降时,两者DNA又重新恢复双链状态(复性);在复性中探针的单链即可与目的基因单链发生杂交。由于探针DNA 携有标记物,用相应的方法能使标记物显现成为可见形态。在用同位素作标记物时,可用放射自显影法显现探针/同位素;用荧光素作标记物时,探针/荧光素能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光,从而可观察到和确定探针的位点(也即目的基因存在位点)。标记探针与染色体基因(或细胞质mRNA)杂交定位法称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材料与仪器

        实验材料
        试剂、试剂盒

        步骤

        一、放射性核素探针掺入程序

        1.  探针制备

        2.  缺口翻译

        (1)同位素减压浓缩

        取3H-dTTP(1 μC/ml)50 μl~100 μl,置入Eppendorf管中真
        空中减压抽干;

        (2)缺口翻译反应

        另取探针DNA1 μg加入Eppendorf管中,再加入10×缺口翻译
        缓冲液5 μl;

        缺口翻译缓冲液组成为

         
        Tris-Cl 缓冲液 0.5 M

        MgSO4 0.1 M

        二硫苏糖醇 1 mM

        牛血清白蛋白 500 μg/ml

        (3)再加入dATP、dGTP、dCTP 各1 mM;用蒸馏水稀释至50 μl;

        (4)混合

        移入已真空干燥含有3H-dTTP的Eppendorf管中,混匀;

        (5)加酶

        加入DNA 聚合酶I、DNA多聚酶I各1 ml,封口;

        (6)反应

        16 ℃中反应10 分钟,加0.5 M EDTA终上反应;

        (7)探针分离

        将上述反应液加入Sephadex G50层析柱中,用TE洗脱分离。

        二、探针与染色体分子原位杂交

        1.  杂交液配制
         
        3H 标记探针 1.0 μg/ml

        甲酰胺 50.0 %

        硫酸葡萄糖 10.0 %

        EDTA 5.0 mM

        聚乙烯吡咯烷酮 0.04 %

        聚蔗糖 0.04 %

        牛血清白蛋白 0.04 %

        氯化钠 300 mM

        柠檬酸钠 300 mM

        磷酸盐缓冲液 20 mM

        小牛胸腺DNA 50 μg/ml

        以上成分相混合,pH7.0±0.1。
         
        2.  探针变性

        将杂交液混合,置于70 ℃水浴中,作用5 分钟后,再把含有杂交液的小管插入碎冰中。

        3.  染色体DNA 变性
         
        (1)在每张染色体标本上,加100 μg/ml RNA酶50 μl(为去除RNA),置一盖玻片,置于潮湿皿中,37 ℃孵育1 小时;去除盖片,浸入2×SSC 缸中漂洗4 次;

        (2)脱水

        过70%、80%,90%、100%酒精脱水;

        (3)变性

        置染色体标本入2×SSC 甲酰胺溶液中,70 ℃处理2 分钟(不能过长);

        (4)迅速投入30%冷乙醇溶液中;

        (5)脱水

        同(2);

        (6)干燥

        自然干燥。

        4.  探针与染色体杂交

        (1)每一染色体标本上加杂交液50 μl,覆一盖片;42 ℃于潮湿皿中杂交16 小时;

        (2)洗脱

        30~40 ℃下,50%甲酰胺溶液中洗5 次、2×SSC 溶液中洗5 次,0.1×SSC
        溶液洗3 次(洗脱过分影响杂交率);

        (3)脱水

        与前相同;

        (4)干燥

        自然干燥。

        5.  放射自显影
         
        (1)涂片

        用国产核子乳胶(1:1)稀释液涂片;

        (2)曝光

        4 ℃冰箱中曝光10 天后(比活性10cpm/μg 以上),取出;

        (3)显影

        用D19B 显影液,显影2~5 分钟;

        (4)定影

        柯达F-5 定影液定影10 分钟;

        (5)水洗

        15 分钟。

        6.  染色体显带
         
        (1)置已曝光片子浸入下液中
         
        Na2SO4 50.0 mM
         
        Na2B4O7 2.5 mM
         
        37 ℃,预处理10~30 秒;

        (2)染色

        迅速漫入10%Giemsa染色液中染2~3 分钟;

        (3)水洗、干燥、镜下观察。

        放射性核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基因定位法

        常见问题

        一、结果

        成功情况下可见:染色体分带良好、除染色体外,在各处可见散在的、直径1~3 微米的黑色圆形颗粒,有的颗粒位于染色体上,有的位于染色体间。观察50~100 个分裂相,并统计颗粒存在于某号染色体上规律性位点、统计、在特定染色体的特定位点出现机率占8%~40%以上者,可视为该基因的位点。

        放射性核素标记染色体原位杂交基因定位法

        二、讨论

        染色体DNA变性充分,利于与探针杂交,但变性过度不利显带。变性中加70
        %甲酰胺效果较好,能保证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变性和维持染色体形态。杂交液中加10%的硫酸葡聚糖较好,有提高杂交率作用,但不能过高,否则本底亦高。探针浓度亦应适当,过低需延长曝光时间,本底随之增加;过高探针可自相结合影响杂交率。加入探针的量与DNA片段大小有关,经验数值是,10 kb片段DNA浓度应为0.5~0.05 mg/L。

        来源:丁香实验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