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碘化汞和碘化钾的碱性溶液与氨反应生成淡红棕色胶态化合物,其色度与氨氮含量成正比,通常可在波长410 nm~425 nm范围内测其吸光度,计算其含量。
材料与仪器
步骤
一、仪器
1. 50 mL比色管10支,支管架1支。
2. 1 mL、2 mL、10 mL移液管。
(3)250 mL锥形瓶。
(4)漏斗、滤纸。
(5)300 mL烧杯。
(6)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药品
酒石酸钾钠、碘化钾、碘化汞、氢氧化钠、氯化铵、硫酸锌。
三、试剂
1. 纳氏试剂
称取16 g氢氧化钠,溶于50 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 g碘化钾和10 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贮于聚乙稀瓶中,密塞保存。
称取16 g氢氧化钠,溶于50 mL水中,充分冷却至室温;另称取7 g碘化钾和10 g碘化汞(HgI2)溶于水,然后将此溶液在搅拌下徐徐注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用水稀释至100 mL, 贮于聚乙稀瓶中,密塞保存。
2. 酒石酸钾钠溶液
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 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氨,冷却后定容至100 mL。
称取50 g酒石酸钾钠溶于100 mL水中,加热煮沸以去除氨,冷却后定容至100 mL。
3. 铵标准贮备液(CNH4+ -N=100mg/mL):称取3.819g经100℃干燥过的优级纯氯化铵(NH4Cl)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定容。此溶液为每毫升含1.00mg铵氮。
4. 铵标准使用液(CNH4+ -N =1.00ug/mL):取上述溶液稀释100倍即可。
四、实验步骤
1. 水样的保存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中或玻璃瓶中,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2,于2~5°C下存放。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而沾污。
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中或玻璃瓶中,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2,于2~5°C下存放。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而沾污。
2. 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带色或者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都会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水样带色或者浑浊以及含其他一些干扰物质都会影响氨氮的测定。为此,在分析时需作适当的预处理。对较清洁的水,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对污染严重的水或工业废水,则用蒸馏法消除干扰。
(1)絮凝沉淀法:取100 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 mL 10%硫酸锌溶液和0.1~0.2 mL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放置使沉淀,用中速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
(2)蒸馏法:加250 mL水样于凯氏烧瓶中,加0.25轻质氧化镁和数粒玻璃珠,加热蒸馏至馏出液不含氨为止,弃去瓶内残渣。
3、 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0mL铵标准使用液(试剂4)于50 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 mL酒石酸钾钠溶液(试剂2),混匀;加1.5 mL纳氏试剂(试剂1),混匀,即得浓度分别为0.00、0.005、0.01、0.03、0.05、0.07、0.10 mg/L的标准系列溶液。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光程2 cm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分别吸取0、0.50、1.00、3.00、5.00、7.00和10.00mL铵标准使用液(试剂4)于50 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加1 mL酒石酸钾钠溶液(试剂2),混匀;加1.5 mL纳氏试剂(试剂1),混匀,即得浓度分别为0.00、0.005、0.01、0.03、0.05、0.07、0.10 mg/L的标准系列溶液。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光程2 cm比色皿,以无氨水为参比,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4. 水样的测定
取适量经絮凝预处理后的水样(使氨氮含量含量不超过0.1 mg),加入50 mL比色管中,稀释至标线,加1 mL酒石酸钾钠溶液(试剂2),混匀;加1.5mL纳氏试剂(试剂1),混匀。放置10 min后,在波长420 nm处,用光程2 cm比色皿,以无氨
水为参比,测吸光度。
五、结果计算
氨氮(N,mg/L)= m×1000/V
式中:
m——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氨氮量,mg;
V——水样体积,mL。
注意事项
1. 钠氏试剂中碘化汞与碘化钾的比例,对显色反应的灵敏度有较大影响,静置后生成的沉淀应除去。
2. 滤纸中常含痕量铵盐,使用时注意用无氨水洗涤。所用玻璃器皿应避免实验室空气中氨的沾污。
3. 实验全过程均使用无氨水。
来源:丁香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