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搜索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首页
>
实验库
>
微生物实验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分类:
蛋白质实验
PCR 技术
细胞实验
实验动物
免疫学实验
DNA 实验
RNA 实验
微生物实验
遗传学实验
植物学实验
生物信息学实验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其转化
生物化学实验
实验仪器使用
形态学与生理生化
药学
临床检验
统计学
其他实验
新生提问
筛选出
6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测定实验
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是不同的,某些抗生素只对少数细菌有抗菌作用,多粘菌素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作用,这类抗生素称为窄谱抗生素;而另一些抗生素则对多种细菌有作用,例如四环素、土霉素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都有作用,这类抗生素称为广谱抗生素。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测定渗透压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
若将细菌置于低渗液或水中,菌体因吸收水分膨胀甚至破裂;如果将菌体置于高渗液中,则菌体内的水分就会渗出,结果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部分内容来源于《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测定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与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微生物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有刺激生长的作用;不适宜的温度可以导致细菌的形态和代谢的改变或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导致死亡。本实验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不同类型微生物,了解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与最适代谢温度及最适发酵温度的差别。部分来源于《微生物学实验第三版》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测定氧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
各种菌对氧的要求是不同的,根据它们对氧的要求或所能耐受的量可将细菌分为四个类型。专性好氧菌必须在有氧的情况下生存,专性厌氧菌则要求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生长繁殖,分子氧对它们有害,兼性厌氧菌无论在有氧或无氧的情况下均能生长,一般在有氧情况下生长快,微好氧菌适宜于在氧浓度较低的环境中生长。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测定化学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实验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主要有重金属及其盐类,酚、醇、醛等有机化合物以及碘、表面活性剂等。它们的杀菌或抑菌作用主要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者与酶的—SH基结合而使酶失去活性所致。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测定微生物数量实验
单细胞微生物个体生长时间很短,很快进入繁殖阶段,生长和繁殖难以分开,个体生长很难测定,而且实际应用意义不大,因此,它们的生长不是依据细胞大小,而是以群体的生长作为单细胞微生物生长的指标。
收录
2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厌氧微生物的培养实验
厌氧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作用也日益引起重视。培养厌氧微生物的技术关键是要使该类微生物处于除去了氧或氧化还原势低的环境中。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测定实验
一定量的微生物,接种在适合的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以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做出的曲线叫生长曲线。一般可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检验实验
微生物的培养特征是指微生物培养在培养基上所表现出的群体形态和生长情况。一般可用斜面、液体和半固体培养基来检验不同微生物的培养特征。它们培养在斜面培养基上,可以呈丝线状、刺毛状、串珠状、疏展状、树枝状或假根状。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
在土壤、水、空气或人及动、植物体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都是混杂生活在一起,(1)用于细胞分离(2)细胞纯化(3)细胞增殖培养。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紫外线灭菌实验
紫外线灭菌是用紫外线灯进行的,波长为200~300 nm 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 nm 的杀菌力最强。主要用于(1)物体表面的杀菌(2)手术室内空气等杀菌。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高压蒸汽灭菌实验
高压蒸汽灭菌实验应用于:灭菌。高压蒸汽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加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汽。待水蒸汽急剧地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然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由于蒸汽不能溢出,而增加了灭菌器内的压力,从而使沸点增高,得到高于100℃的温度。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实验
微生物细胞大小,是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用来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菌落观察和细菌菌落制片实验
菌落形态是指某种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基上由单个菌体形成的群体形态。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每一类微生物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形成的菌落各具有某些相对的特征,利用观察这些特征,来区分各大类微生物及初步识别、鉴定微生物,方法简便快速,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常被采用。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霉菌的形态观察实验
霉菌菌丝较粗大,细胞易收缩变形,而且孢子很容易飞散,所以制标本时常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此染色液制成的霉菌标本片其特点是:(a)细胞不变形;(b)具有杀菌防腐作用,且不易干燥,能保持较长时间;(c)溶液本身呈蓝色,有一定染色效果。
收录
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酵母菌子囊孢子的观察实验
酵母菌的子囊孢子生成与否及其形状,是酵母分类上的重要依据。一部分酵母菌只有当它在最适条件下,才能观察到形成的子囊孢子,不同种属的酵母菌,形成子囊孢子的条件不同。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实验
酵母菌是多形的、不运动的单细胞微生物,细胞核与细胞质已有明显的分化,菌体比细菌大。繁殖方式也较复杂,无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方式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制成水浸片,和水-碘水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细菌细胞壁的染色实验
细菌细胞壁很薄,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为20~30 nm,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为10~13 nm。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肽聚糖,它与染料结合的能力差,不易着色,在细菌的染色过程中,一般情况染料都是通过细胞壁的渗透、扩散等作用而进入细胞,细胞壁本身并未染色。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微生物的染色与形态结构观察实验
虽然各种类型的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微生物的各种形态结构,但一般实验室常用的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由于细菌体积小且透明,在活体细胞内又含有大量的水分,因此,对光线的吸收和反射与水溶液相差不大。
收录
5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实验
实验室环境和人体表面微生物的检查实验,便于(1)实验室微生物水平安全监测(2)病菌的检查。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1
•••
8
9
10
11
12
跳至
页
意见反馈
合作咨询
提问
扫一扫
实验小助手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