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筛选出 600+ 条实验概况及操作方法
神经系统磁刺激实验
1985 年 Barker 及其同事制造了第一台应用磁刺激仪,当把它贴在人的颅骨上时,可以刺激大脑神经元使其兴奋(Barker et al.1985a)。因为这个技术无损伤、无痛,而且能够广泛地为被试者甚至儿童所接受,因此在研究人脑神经系统功能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抗体的纯化和鉴定实验
抗体作为生物学上的一个有用工具已经超过一个世纪。 19 世纪 70 年代 , Emil vonBehring 和 Shibasaburo Kitasato⑴最先阐述了免疫球蛋白,从那时起,抗体在研究和商业应用方面的使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抗体最初是作为治疗病毒性疾病的天然抗血清来使用的。现今,高度工程化的治疗性抗体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危及生命的疾病。这一章将介绍纯化抗体的几种方法,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
收录 11 操作方法 · 2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人体神经纤维微电极记录实验
本章的目的首先是为那些希望使用该项技术的科学家们介绍这项切实可用的技术。其次也将对应用该项技术所获结果的典型范例进行更为详尽的讨论,如肌梭传入在运动觉中的作用(见后面结果部分)。同时,关于其他传入在运动觉中的作用也已有所研究。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肌肉电活动与动物运动相关联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阐述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在正常运动的动物上进行 EMG 和视频同步记录的方法;②将此方法推广至定量的生物力学方面的时机和所需的必要条件。关于这些方法在不同实验对象和不同实验方案上的应用请参阅 Loeb 和 Gans(1986) 的研究。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肌纤维内肌电信号的解析实验
本章所涉及的 EMG 精确解析技术可以复原 EMG 信号中的所有可利用信息。EMG 信号分析包括两类:形态分析和控制特性分析。形态分析是指 MUAP 波形参数的描述,如峰一峰幅度(peak-topeakamplitude)、时程(timeduration)、相数(numberofphase) 和面积 (area),这些参数将通过复原 MUAP 来获得。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神经元群体电活动的记录
本章内容并不是对多单元记录的全面介绍,甚至算不上一个由浅入深的导引。但是,它将给出相关技术的一些参考资料,并对最近的一些应用例子作详细讨论。而且, 将介绍一个关于群体编码分析的例子,以及通过这个分析方法得到的一些结果的实例。 也许在目前的初步阶段,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建立一个好的多单元记录系统,除了一套多单元电极,还需要一些适用于锋电位分离的软件。下面将对这些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脑片中群体神经元的光学记录实验
光学记录涉及分子指示剂的使用,这些指示剂的光学特性(吸收特性或荧光特性) 会随细胞活动的参数而改变。可供使用的指示剂包括对膜电位(Vm) 敏感的、对钙浓度或对其他离子(H+,Na+,K+,Mg2+,Zn2+以及 Cl- )浓度敏感的试剂。与传统方法相比,光学记录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组织染色方法实验
本章所讲述的方法应尽可能地与特定的功能相结合,但在应用到某一给定的问题时,没有硬性和快捷的准则可以判断哪一种方法是最合适的,这取决于许多因素,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在研究者的控制之中,包括个人的经验、材料的来源、成像的有效性和数据记录的仪器。
收录 4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啮齿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移植实验
本章重点阐述了啮齿类动物 CNS 移植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制备移植物的不同方法。在本章介绍的移植实验中,受者可以是成年、新生或胚胎动物,移植物是啮齿类动物胚胎 CNS。除了直接分离的早期胚胎或胎儿组织,其他组织或细胞,如单独培养的干细胞(第十一章),来源于 CNS 或其他组织的经过遗传修饰的细胞,同样可以用于 CNS 移植,如移植技术在先体外后体内基因转移中的应用(Kawaja et al
收录 5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基于乳剂多聚酶链反应的分子 单倍型分析方法实验
基因型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检测,但是针对单倍型分析的检测方法,例如分子单倍型分析却很有限。依赖于标志之间连锁不平衡(linkag^ disequilibrium, L D )的程度,单倍型可在一定置信区间范围内由基因型数据中推断出来。我们已建立了一种分子单倍型分析的方法,连接-乳剂聚合酶链反应(linking-emulsion P C R , L E -P C R )可 在 L D 有限,特别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检测环境样品中 元基因组多样性实验
元基因组学(metagenomics) 可提供无倾向性的微生物环境样品的总的遗传结构和功能组成信息,而不需要对群落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元基因组学目前充分利用了当前已知的多种全基因序列(1, 2 ) 及相关方法,如细菌人工染色体和 fosmid 载体,以发现新基因和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在比较基因组研究中,一些互补的且费用更低廉的方法可用来比较不同微生物的基因组。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周围神经和雪旺细胞移植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轴突再生实验
在成年哺乳动物以及较高等脊椎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神经元轴突只能生长很短的一段距离(约 Imm 左右)。与之相反,在脊椎动物的周围神经系统以及较低等脊椎动物的某些中枢神经系统中,损伤的轴突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Gaze,Keating1970;Sharmaetal.1993)。
收录 2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神经元环路的体外重建:建立一种简单模型系统的方法实验
我们可以通过运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淡水软体动物门锥实螺属的培养细胞上,重新构建发动基本呼吸行为的 S 细胞网络. 这种体外重建的网络能够产生节律性运动形式并与整体所见的运动形式相似。因此,这种体外细胞培养方法,使得我们能够进行有关节律性活动神经元基础的基本研究,而这种研究在整体动物或不完整的动物身上都是难以实现的。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神经干细胞的分离、鉴定和移植实验
存在于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的各种神经细胞是由增殖的多能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在其发育过程中发生迁移、定位,分化而衍生的。然而,对于 CNS 中各种神经细胞的发育机制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环境刺激对其所产生的影响目前仍不太清楚。与造血系统相似,在 CNS 的发育过程中,一个自我更新的干细胞群可产生一个更为限定的前体细胞群,但由于尚未获得这些前体细胞的特异性表型标志,所以无法证实它们的存在。在成体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使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人类和小鼠精子 中染色体结构畸变探测的实验室方法
这种新一代的精子 F I S H 方法已经鉴定出了多种父系风险因子,比如年龄、多种药品、生活方式,以及环境方面和职业方面暴露的问题。这些精子 F I S H测定法提供了新的机会,来鉴定和特征化与遗传、生活方式和黄精因素相关的男性生殖风险。本章概述了用来探测有染色体结构畸变的人类(A C M 测定法)和 小 鼠(C T 8 泖 1定法)精子的实验室方法,这些方法已被证实能有效地探测干细胞环境诱变剂。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中枢神经系统培养技术:鸡胚神经元培养的实际操作实验
在体外建立一个精确的、可重复使用的神经元培养模型,对于神经科学的实验研究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许多研究小组均已在神经元体外培养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并形成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实验方法。综述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选择神经元培养方法时,应同时兼顾实验方法的简洁性、子代细胞的可扩増性以及保持原代生物特征的准确性。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荧光素原位杂交探测环境毒物导致的 染色体畸变和非整倍体实验
很多化学试剂和不同性质的离子辐射能导致染色体完整性的损伤,造成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分布异常。配以多种与不同 D N A 序列互补的探针,荧光素原位杂交技术已经用于探测和定量有丝分裂中期和间期细胞中的特定结构和数目畸变。针对特异性染色体完整序列的探针,可探测与细胞转化和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分裂中期细胞中稳定的排列改变;能识别一个物种所有染色体着丝粒周边序列的探针,已用于区别有着丝粒的微核和不
收录 1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微电泳和压力注射技术实验
微电泳(电离子导入技术)或压力注射(加压喷射)技术可以将微量药物和化合物通过尖端极细的微管导入神经细胞微环境,具有其他给药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将神经活性物质直接施加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微电泳技术自首次应用以来已有60余年的历史了。 1936年, Suh等通过微电泳将乙酰胆碱注入脑室,在脑干内发现了胆碱受体升压区。
收录 2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单个神经元的电活动:膜片钳技术
在过去 20 年中,膜片钳技术已经成为现代电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之一。初始仅被用来测量单通道电流,而目前它已经成为研究细胞兴奋性:离子通道的功能和药理作用以及不同代谢因子对离子通道调控机制等方面强有力的手段。膜片钳技术的不同记录模式使我们不但能研究宏观的全细胞电流,也可以在微观膜片上记录单通道电流。该技术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控制膜两侧的电压和溶液成分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并且在实验中还可以改变这些条
收录 1 操作方法 · 1 相关问答 · 3 相关文章
活体动物中神经元电活动:细胞外和细胞内记录
检测神经细胞的放电模式,微电极记录技术不仅具有时间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而且对神经组织的损伤程度也很小。因此,长期以来它是研究神经元或神经网络的行为和功能的主要方法。此外,微电极记录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通过细胞内微电极能把示踪剂直接注射进神经元,标记神经元的位置、形态以及和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的突触联系。 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技术 作者:U.Windhorst & H. Johansson 翻译:
收录 4 操作方法 · 3 相关文章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