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 glycolysis
互联网
[1]系生物体从碳水化物(糖类)获得能量的一种形式。从葡萄糖的磷酸化开始,到丙酮酸还原为乳酸结束。其间糖酵解系统与外界不进行氧化还原当量的交换。因此,这是厌氧的获能形式。由于糖酵解,葡萄糖变成 2分子的乳酸(△ G0′ =-47千卡),同时产生 2分子的 ATP(△ G0′ = 14.6千卡),能量的回收率约为 31%。糖酵解以伊姆登-迈耶霍夫途径进行,由如下 11个步骤组成:( 1)葡萄糖为 ATP磷酸化→ 6-磷酸葡糖;( 2) 6-磷酸葡糖异构化为 6-磷酸果糖;( 3) 6-磷酸果糖为 ATP磷酸化→ 1, 6-二磷酸果糖;( 4) 1, 6-二磷酸果糖裂解成 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5)磷酸二羟丙酮异构化为 3-磷酸甘油醛;(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磷酸化→ 1, 3-二磷酸甘油酸;( 7) 1, 3-二磷酸甘油酸为 ADP脱磷酸→ 3-磷酸甘油酸 ATP;( 8) 3-磷酸甘油酸经分子内磷酸基转移成为 2-磷酸甘油酸;( 9) 2-磷酸甘油酸脱水生成磷酸烯醇丙酮酸;( 10)磷酸烯醇丙酮酸为 ADP脱磷酸→丙酮酸 ATP;( 11)丙酮酸还原→乳酸。
[2]一般所称为糖酵解的过程系指纯粹的 [1]所示的厌氧过程,至于在有氧的状态下的糖酵解情况,如果取有氧糖酵解的“糖酵解”的纯粹意义而言,这就意味着在氧存在下葡萄糖的消耗与乳酸的积累。此现象一般见不到的(巴斯德效应)。然而,在进行激烈的爆发性工作的肌肉或一些种类的癌细胞中则可能见到这种现象。认为这是由于 [1]中( 6)步骤生成的 NADH为呼吸链再氧化,在这些情况下不能充分而迅速进行的缘故。广义地解释有氧糖酵解时,这似乎意味着糖完全氧化成 H2 O与 CO2 。此时原来的糖酵解系统不进行从丙酮酸到乳酸的还原,而从丙酮酸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辅酶 A。有的广义使用糖酵解一词,不管是否生成乳酸或有无氧的参与,而指所有经伊姆登 -迈耶霍夫途径的糖类的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