蚋
互联网
蚋俗称“黑蝇”( black fly ),属双翅目蚋科( Simuliidae )。全世界已知 1200 多种,我国报告近 90 种,主要种类有北蚋( Simulium subvariegatum )、毛足原蚋( Prosimulium hirtipes )等。
蚋成虫头部复眼明显,雄蚋复眼大,与胸背约等宽;雌蚋的复眼略窄于胸部,两眼被额明显分开。口器为刺吸式。胸部背面明显隆起。翅宽阔,纵脉发达。足短。腹部 11 节,最后 2 节演化为外生殖器,为重要的分类依据。有的种类腹部背面有银色闪光斑点。
蚋的发育为全变态,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 4 个阶段。卵略呈圆三角形,长 0.1~0.2mm ,淡黄色,通常 150~500 粒排列成鳞状或成堆,见于清净流水中的水草与树枝树叶上,在 20~ 25 ℃ 的水中,约 5 天孵化。幼虫圆柱形,后端膨大,幼虫期有 6~9 龄,刚孵出的幼虫长约 0.2mm ,淡黄色,以后颜色变暗,成熟幼虫 4~15mm 。头部前端有 1 对由放射状刚毛组成的口扇;前胸腹面中部有一只具小钩的胸足;腹部尾端有一个具小钩的吸盘和一个可伸缩的肛鳃。幼虫以水中微小生物为食,约 3-10 周发育成熟。成熟幼虫在一个前端开口的茧内化蛹。茧体的后半部粘附于水中石块或植物上,约 1-4 周羽化。
雄蚋不吸血。雌蚋交配后开始吸血。蚋嗜吸畜、禽血,兼吸人血,吸血活动多在白天进行。成虫栖息于野草及河边灌木丛,飞行距离达 2-10km 。蚋出现于春、夏、秋三季,以 6-7 月为活动高峰。整个生活史 2-3.5 个月。雌蚋寿命约 2 个月。以卵或幼虫在水下越冬。蚋可传播盘尾丝虫病。人被蚋刺叮,特别是大量刺叮可引起皮炎,可有强烈的过敏性反应,继发淋巴腺炎,淋巴管炎及“蚋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