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顺反子

互联网

8578

1955 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 Benzer )通过对大肠杆菌的噬菌体 T4 rII 区基因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提出了基因的顺反子( Cistron )概念。他发现,在一个基因内部,可以发生若干不同位点的突变,倘若在一个基因内部发生两个以上位点的突变,其顺式和反式结构的表型效应是不同的。如图 1 所示,顺式是野生型,反式却是突变型,所以,基因就是一个顺反子。基因内部这些不同位点之间还可以发生交换和重组。所以,一个基因不是一个突变单位,也不是一个重组单位。本泽分别把它们称为突变子( muton )和重组子( recon )。显然,一个突变子或重组子可小到一个核苷酸对。

 

 

 

 

基因的顺反子概念冲破了传统的“功能、交换、突变”三位一体的基因概念,纠正了长期以来认为基因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的错误看法,使人们对基因的认识有了显著的提高。

 

 

 

 

有结构基因与调控基因的划分,还有重迭基因和断裂基因的发现 过去人们曾经认为,基因像念珠一样,一个接一个地排列在染色体上,是互不重迭的;基因是一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是不能间断的。重迭基因和断裂基因的发现,刷新了这些陈旧的看法,使人们对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的认识又提高到一个新高度。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