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
互联网
1148
由稻梨孢(稻瘟病菌)侵染水稻后引起的一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稻瘟病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纲。该病菌的菌丝体有隔,可侵害水稻的各部分,引起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南方稻区的苗瘟和叶瘟较多,北方稻区谷粒瘟和穗节瘟较多。苗瘟时,初期在苗上出现灰绿色斑点,以后全苗变成黄褐色而枯死。叶瘟的病斑梭形,边绿黄褐色,中央灰色,常汇合成不规则形状,叶背面可见灰色霉状物,即其分生孢子。节部为黑色小斑点,渐逐扩大,最后病节变成黑色,干枯,易从此处折断。在抽穗后,穗颈上发生黑色病斑,易从病处折断,以至全穗枯死。后期在稻粒上发病,在外颖表面生暗褐色病斑,严重时全粒变为黑色,造成空粒或谷粒不饱满。总之,稻瘟病常造成颗粒不收的严重后果。如发现及时,用灭瘟素防治还是可以控制的。稻瘟病菌主要产生分生孢子侵染水稻,分生孢子呈长卵形或倒棒形,由3个细胞组成。分生孢子落入水中,发芽后就再侵入新寄主, 3日内即可发病, 6~ 8小时又可产生分生孢子,所以发病极快,蔓延也很广。分生孢子可附于稻杆、谷粒或在稻田中越冬,菌丝体也可越冬,第 2年春天萌发,再侵入新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