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要登录|
  • 免费注册
    |
  • 我的丁香通
    • 企业机构:
    • 成为企业机构
    • 个人用户:
    • 个人中心
  • 移动端
    移动端
丁香通 logo丁香实验_LOGO
搜实验

    大家都在搜

      大家都在搜

        0 人通过求购买到了急需的产品
        免费发布求购
        发布求购
        点赞
        收藏
        wx-share
        分享

        脊髓灰质炎病毒 polio virus

        互联网

        1656
        属于细小核糖核酸病毒( Picornavirus)科肠道病毒属( Enteroviruses)。在肠道病毒中最早发现的病毒是急性脊髓灰白质炎(小儿麻痹)的病原病毒。已知有三个血清型(Ⅰ、Ⅱ、Ⅲ型)。在直径为 27 28毫微米的病毒体( Virion)中存在分子量为 2.0× 106 的单链 RNA(参见感染性核酸)。对乙醚显有抗性,对乙醇和苯酚等比较稳定,在 1M MgCl2 MgSO4 溶液中非常稳定。最初是由 K Landsteiner E Popper 1909)从猴身上分离的,而 J E Ende rs等则首先用人的胎儿组织培养细胞成功地使其增殖。可在猴肾、人羊膜等的初代组织培养细胞、 He- la细胞及人体的 FL KB等细胞株的细胞质中大量增殖,表现出有使细胞变性的作用。胍类, 2-(α -羟基苄)苯并咪唑( HBB)可抑制其增殖,但也可分离到对这些抑制剂有抗性的病毒株,及在培养温度和噬斑等方面发生了改变的各种变异株。由口腔侵入人体,在肠道和咽喉处增殖。在发病前后的长时间内,可从粪便和咽部分泌物中检测到此病毒。大部分感染是隐性或仅仅轻微发热,但有一部分会通过血流达到神经中枢,主要破坏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细胞,引起四肢松弛性麻痹。预防方法是接种经甲醛灭活的疫苗或减毒的活疫苗。现在主要采用活疫苗,此种疫苗的很大优点是增强肠道抗病性,并可阻止野生病毒的增殖和传播,因而在控制此病毒流行上具有很大的效果。

         

        ad image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