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互联网
644
葫芦科丝瓜属一年生攀援草本。以嫩果供食用。包括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两种。原产东南亚。据《本草纲目》记载,中国明代栽培已相当普遍。现普通丝瓜分布全国各地,有棱丝瓜以广东、广西和台湾栽培较多。约于1600年从中国传入日本,17世纪40年代传入欧洲。
丝瓜根系强大。茎蔓性,五棱、绿色、主蔓和侧蔓生长都繁茂,茎节具分枝卷须,易生不定根。叶掌状或心脏形,被茸毛。 丝瓜喜高温多湿的生长环境。生育适温25~30℃。为短日照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广。生长期间保持较高的土壤湿度,有利于发棵和丰产。耐涝力在瓜类蔬菜中居首位。春季终霜时播种或育苗移植。结果期长,盛暑季节为结果盛期。除以有机肥作基肥外,生长期内要多次追肥。还需搭架引蔓,使茎蔓分布均匀,受光良好,促进结果。上架前须摘除侧蔓或选取1~2条强壮侧蔓,上架后不再整蔓,利用侧蔓结果,提高产量。果实一般在花后10~15天采收的品质较好,并有利连续座果。主要病害有霜霉病,害虫有蚜虫等。嫩果作蔬菜食用。成熟果实的维管束纤维化,成为“丝瓜络”,可入中药,功能祛风湿,通经络;还可用于洗刷器皿,以及作造纸及人造纤维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