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林托克
互联网
麦克林托克 ( BarbaraMcClintock, 1902~) 1902年 7月生于美国,在纽约的康奈尔大学学习, 1923年获科学学士, 1925年获文学硕士, 1927年获哲学博士,毕业后先去康奈尔大学工作, 1942年后在冷泉港卡内基学院工作至今。 麦克林托克的玉米研究始于 30年代,玉米籽粒有黄、蓝、褐和红色,颜色是由籽粒内胚乳外表层的色素决定,而籽粒色素的合成是由玉米花粉带有的不同色素基因决定的。麦克林托克发现玉米粒的遗传不稳定,色素基因的遗传有些不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接着麦克林托克又发现色素基因是在第 9号染色体上,当第 9号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小片段从一个位置移到色素基因附近位置时,就产生了变化,因而提出了基因的跳跃学说,认为遗传基因可以转移,转移后的基因可以从染色体的一个位置跳到另一位置,甚至从一个染色体跳到另一个染色体,麦克林托克把这些能控制色素基因的遗传因子称为控制因子。 1948~ 1951年,她先后发现了几族控制因子,这些控制因子不仅控制色素基因,也控制其他一些性质。麦克林托克的发现,当时并未引起科学家的重视。一方面由于霍利等人发现 DNA分子的遗传密码,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另一方面,就小片段基因插入的效果讲,打乱了基因的遗传密码,应该引起一系列变化,所以麦克林托克的只控制某一相邻基因的结果不好理解。 60年代后,由于在临床上对抗体种类繁多问题的研究,使人们对基因的跳跃学说开始重视,近年来在肿瘤研究中,发现肿瘤基因插入到寄主细胞染色体的特定位置,可以引起宿主细胞癌变,证明了麦克林托克的基因跳跃学说。基因跳跃学说使人们认识到基因位置并不像以前认为的那么稳定,指出了在生物发育中基因是怎样变化的,以及移动基因是如何改变细胞遗传物质的等。 1983年 81岁高龄的麦克林托克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独享诺贝尔奖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