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布斯
互联网
2100
克雷布斯 ( H. A. Krebs, 1900~ 1981)出生于德国,毕业于弗赖堡医学院。 1925年获医学博士后,投身于基础科学研究。 1931年在弗赖堡医学院任助教。当年 11月与助手一起发现了鸟氨酸能高速合成尿素的异常效应。不久后发现了鸟氨酸循环(尿素循环)。在生物化学研究的历史上,这是第一个以循环模式出现的代谢过程,也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高速的奥秘之一,极大地震动了生化界。 1933年,希特勒统治德国,克雷布斯被迫迁居英国。 1935年受聘于设菲尔德大学任讲师。在这里他开始了三羧酸循环的研究工作。 1937年他提出:柠檬酸在代谢物氧化成水和 CO2 的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不久,又提出了柠檬酸循环的设想。由于循环中许多反应的细节当时尚不清楚,争论颇多。经过克雷布斯本人和生化界许多人的努力,不断地用实验补充证明,到 40年代后期,终于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因为在柠檬酸循环中主要是三羧酸起作用,多称为三羧酸循环。又由于克雷布斯对此循环有贡献,亦被称为克雷布斯循环。克雷布斯在二次大战中入英国籍。 1945年被聘为教授并为设菲尔德大学生化系主任。 1947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由于他在 30年代取得的重大成就,获 195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1954年他转到牛津大学生化系任主任和教授, 1967年退休,但研究工作、学术活动和写作直到他 81岁逝世时才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