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互联网
幽门螺杆菌感染三种检验方法的比较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近年认识的一类与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有关的微生物。众所周知,胃炎和溃疡属于多发常见生物。众所周知,胃炎和溃疡属于多发常见病,而Hp的生长需要特殊的微需氧环境,这在一些基层实验室较难做到。为寻求简单、廉价而又易行的 实验方法 ,我们试图用烛缸法对胃活检标本中Hp的分离、鉴定并与尿素酶试验和涂片镜检对比,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990―04~1990―10内蒙古蒙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内镜的所有患者,经内镜检查时均在胃窦部和球部和球部钳取粘膜组织两块,放无菌小瓶内,于30min内送检。
1.2 方法
①培养与涂片:标本采集后,立即接种于含有多粘膜素B、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玉米淀粉和药用炭末的甲氧苄嘧啶(TMP)巧克力培养基中。标本接种后将组织块在干净玻片上反复涂抹作细菌涂片革兰染镜检。②取另一块组织放入40孔的酶标板孔中,每孔含尿素酶 试剂 100μl(0.1ml),用透明胶布封闭,置37℃温箱,分别于1/6h,1/3h,1/2h,1/4h,12h记录颜色出现变化。变为粉红色者为阳性,无为化者为阴性。③生化及耐受试验按幽门螺杆菌(Hp)生化鉴定常规进行。④药敏试验对其中30株培养的细菌按常规纸片法做药敏试验。
2 结果
本组资料计254例标本,其中直接涂片165例Hp阳性,阳性率为65.0%。在涂片上为优势菌,革兰阴性,菌体有1~2个弯曲,呈X形或螺旋形,易于识别。直接尿素酶试验阳性者170份,阳性率66.9%,从时间上看10min阳性者占40.6%,30min占84.1%,4h为97.7%,12h即100%出现阳性。涂片镜检中Hp的数量愈多尿素酶试验出现阳性所要时间则愈短。254例全部进行烛法Hp培养,结果有132例分离出Hp,阳性率为52.0%。该菌在TMP巧克力培养基中生长缓慢,3d~4d时菌落里呈圆点状,直径0.2mm~1mm,光滑,透明,无色有光泽、边缘整齐。生化和耐受试验见表2。本研究所分离出的Hp对痢特灵、四环素、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敏感,对TMP+SMZ,多粘菌素B和奈定酸抗药。
三种检验方示比较 三种方法检出Hp阳性者173例,阳性率为68.1%。尿素酶试验与镜检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者符合率为95.3%。尿素酶试验与培养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二者符合率为77.6%,(表3,4)。
表1 直接尿素酶试验结果
观察时间(h)
1/6
1/3
1/2
1
2
4
12
24
总计
阳性例数
69
112
143
154
159
166
170
170
170/254
表2 Hp的生化特性
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尿素酶
马尿酸水解
1%甘氨酸耐受
H 2 S产生纸条法
硝酸盐还原
3.5%氯化钠耐受
生长温度
25℃
37℃
42℃
+
+
+
-
+
+
-
-
-
+
-
表3 尿素酶试验与镜检和培养结果比较
镜 检
培 养
+
-
+
-
尿素酶试验
+
162
8
132
38
-
3
81
0
84
P>0.05,尿素酶试验与镜检X 2 =0.22;P<0.01,尿素酶试验培养,X 2 =11.79。
表4 三种试验方法比较
指标(%)
尿素酶试验
镜检
培养
灵敏度
98.3
95.4
76.3
差异度
100.0
100.0
100.0
假阳性率
0.0
0.0
0.0
阴性率
1.7
4.7
23.7
阳性预测值
100.0
100.0
100.0
阴性预测值
96.4
91.0
66.4
调整一致性
98.7
96.6
85.7
3 讨论
对254例病人的胃粘膜活标本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