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帕金森氏病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和预防
丁香园论坛
1835
帕金森氏病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和预防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组能够改善体内DA、SOD、LPO、GSH的含量,疗前与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
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
临床以培补肝肾中药为主治疗PD有较好的疗效,该研究旨在从抗氧化作用和抗黑质细胞凋亡两方面来探讨培补肝肾中药为主治疗PD。培补肝肾中药可能通过增加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而减低自由基对黑质的损伤。培补肝肾复方中药血清可能通过对抗MPP<'+>引起的细胞损伤,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肉苁蓉可能具有拈抗MPP<'+>导致的细胞凋亡作用。肉苁蓉能有效减轻MPP<'+>对体外培养损伤的DA能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其机制与抗凋亡作用有关。
美科学家发现了对帕金森氏病有防护作用的酶
帕金森氏病患者体内某种称为L-3-羟酰辅酶A脱氢酶II的线粒体氧化还原酶水平降低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该酶在小鼠体内过度表达时,小鼠对如帕金森病人一样的神经元损害的敏感性减小。神经毒素MPTP引起了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损害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L-3-羟酰辅酶A脱氢酶II过多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对MPTP明显比野生型小鼠更有抵抗性”,作者写道。“在如帕金森氏病这样的疾病中”,研究者们总结,“神经变性过程中可能能量耗竭和氧化应激都起了作用,因此最好的保护神经策略可能取决于联合使用增加能量贮备的制剂和抗氧化剂”。 尼古丁对帕金森氏病有预防作用
新的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够保护大脑避免发生类似于帕金森氏病一样的脑损害。研究证明,尼古丁可以刺激与帕金森氏病有关区域多巴胺的释放。虽然不能立即解释这种作用,但研究人员认为,尼古丁能够刺激在神经细胞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的释放。还有一种可能是,尼古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保护细胞免遭MPTP的伤害。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金刚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轻度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治疗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强左旋多巴的作用。溴隐亭与培高利特均为麦角生物碱,能直接激活基底节内的多巴胺受体。司立吉林是一种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能抑制与脑内多巴胺降解有关的两个主要酶中之一,从而使各次左旋多巴剂量的作用有所延长。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在后期可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儿茶酚对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如托卡朋(tolcapone)与entacapone,能阻滞多巴胺的降解,看来可作为左旋多巴有用的辅助药物。心得安偶尔对某些病例中出现的动作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有用。
外科治疗 通过立体定向切除苍白球的后腹侧部(苍白球切开术)可显著改善"关"状态下的动作过缓以及左旋多巴诱发的动作困难。在某些病例中病情的改善在术后持续长达4年。对苍白球或丘脑底核进行高频电刺激看来很有希望。对丘脑中间腹核进行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震颤或原发性震颤可能有效。这些治疗措施正在研究之中。
物理治疗 重要的是要让病人尽可能保持各项活动。在疾病早期,病人应尽力完成各项日常活动。随着运动功能障碍的加重,正规的体疗与理疗有助于维持或重建躯体的调整能力,可使病人学会一些适应性的策略。 基因治疗给帕金森患者带来希望
美科学家首次发明针对帕金森氏病的基因疗法。根据英国《卫报》报道,在不久前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神经科学协会年会上,美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一种针对帕金森氏病的基因疗法,这种疗法可以实质性地缓解这种病患的症状而无需在患者体内植入任何器件。主要是向患者大脑注入一种无害病毒(腺伴随病毒),持续时间大约100分钟,这种病毒被设计成可以打开一个控制多巴胺产生的基因。乌鸡白凤丸有效成分与雌激素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乌鸡白风丸(BFP)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被认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BFP有效成份对中枢DA能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完全与雌激素相同。为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方案,为传统中药的新用途和进一步开发为可用于临床防治PD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帕金森症辅助治疗制剂被叫停 药监局减量停药 2007年06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作为帕金森氏病辅助治疗的甲磺酸培高利特制剂,因为存在增加心脏瓣膜损害的风险,已被国家药监局“叫停”。
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的新认识 淀粉样蛋白斑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的标志。给老年小鼠接种针对一种肽的疫苗,可能将淀粉样蛋白斑清除出大脑,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种治疗也能增加脑出血。 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可从长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治疗中获益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只有到近期才开始被关注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美国纽约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AD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年以上有助于改善或稳定善认知功能。
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痴呆症有望治愈
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尚没有决定性的诊断检验。事实上,诊断也只有在死亡后经由脑部研究才能确认,显示脑部存积了一种β淀粉状蛋白的蛋白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早期治疗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大脑损害能够中止或改变记忆缺失的进程。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早期治疗被称作β淀粉样蛋白斑的损害确实能阻止疾病的进展。阿尔茨海默氏病表现为两种类型的大脑损害:β淀粉样蛋白斑和神经元纤维混乱。这两种病变都积聚在大脑组织中的学习和记忆的中枢。许多神经学家相信,β淀粉样蛋白斑的积聚以一种能导致混乱的级联方式引发了疾病的进程。早期的临床实验已经显示,治疗β淀粉样损害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有效果。但是拉弗勒的研究发现,治疗β淀粉样损害能够阻止级联效应。科学家希望这项发现会使他们很快地筛选出有潜力的药物,看看是否可以减少淀粉状蛋白的产生,但目前还没办法知道是否抑制淀粉状蛋白后,就会阻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 中国生物信息网 ) 验血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前的诊断 科学家距离验血诊断症状出现前的帕金森症更进了一步。这已经被庆为抗击此使人虚弱疾病的突破。研究者发现血中的两种蛋白质可指示患此疾病风险增加。这项发现的重要在于能够寻求一种血液检测以诊断今后该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阿耳茨海默(氏)病是一种常发生于老年的变性痴呆。此疾病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及短期记忆。基于伦敦King's College的精神病研究所,此研究应归功于今天出版的杂志Brain。它比较了阿耳茨海默(氏)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血蛋白水平。称蛋白组学的组间处理发现阿耳茨海默(氏)病患者与其他受检者相比,血中检测出某种蛋白水平更高。精神病研究所领导此计划的Simon Lovestone教授称此结果振奋人心。 Nature:基因技术治疗脑病取得新进展 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基因疗法剔除患有遗传性脑病实验鼠的不良基因,成功地控制了实验鼠病情的发展。该研究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病等人类脑病奠定了基础。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报道,美国衣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的实验鼠患有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这种遗传性脑病的致病原因是小脑和大脑皮层细胞中的一种关键基因出现突变,产生一种有毒蛋白质,造成脑细胞损伤。研究中,科学家采用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剔除患病老鼠的不良基因。他们将一种叫作短干扰RNA的片段注入实验鼠出现基因突变的脑细胞中。这些脑细胞具有一种防卫机制,当短干扰RNA进入脑细胞中时,脑细胞中所有与该片段相匹配的RNA都会被破坏,从而使脑细胞不再产生有毒蛋白质,进而停止对大脑的损伤。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首例成功剔除患有脑病的动物大脑细胞中不良基因的实验。但要将该技术真正应用于人体可能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实验。 清除有害金属,保留有益金属,保护大脑 科技日报报道,Duke大学正在开发一种能结合大脑中离子的方法,来治疗具有破坏神经性的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是清除能产生有害自由基的铁离子的潜在破坏形式,而仅保留铁离子的有益形式,使其发挥在机体内的重要作用。“利用体内的螯合分子(金属结合)来结合大脑中的铁是一种可行技巧,”Duke的一名化学助教 Katherine Franz说,"因为铁对人体很重要。 "我们只想当清除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铁,并不想清除对人体有益的铁。”
关于老年期痴呆的中西医治疗
本病中医也称为痴呆,或谓之愚痴、痴证、呆痴、呆病、神呆等。中医早已认识到中风与痴呆的内在联系,如《素问•调经论》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临证指南》亦云:“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本病多由于年老体衰,或久病脏腑虚衰,或中风后阴阳失调、痰瘀互结,致精亏髓减, 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缓慢发病,逐渐加重。该病病位在脑,与心脾肝肾相关。因肾藏精而生髓,脑为髓海,病变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为主,兼有气滞,血瘀,血虚,痰浊。病势呈缓慢进展,逐日加重,病变之根在脑,因脑为元神之腑,可累及其他脏器。
1 中医治疗
1.1 辨证论治
1.1.1痰浊阻窍证 治法:化痰开窍,健脾益气。
1.1.2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宣窍醒神。
1.1.3 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健脑益智。
1.1.4 髓海不足证 治法:补肾填精,益髓健脑。
1.1.5 髓海不足兼痰瘀阻闭证 治法:补肾健脑,化痰活血。
1.2 常用中成药 银杏叶片、脑得生片、补肾益脑片、抗脑衰胶囊、血栓心脉宁。
2 西医治疗
2.1 对症治疗
2.1.1 维持营养,及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防止继发感染、跌倒、骨折等,注意吞咽障碍和呛咳,防止饮食过度或不足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2.1.2 对痴呆伴随的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应首先考虑采用非药物疗法,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
2.1.3 注意调控血压,将收缩压调控在135-150毫米汞柱之间,这样可保持认知功能稳定,若血压低于此水平,认知功能可下降。
2.1.4 长期活动少,尤其是卧床者,注意防止褥疮,防止并发血栓和栓塞性疾病。
2.2 病因治疗
2.2.1 代谢药物
喜德镇(二氢麦角碱)、脑复康(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毒扁豆碱、他克林。
2.2.2 神经营养因子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是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以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和神经元生长与再生,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恢复,但NGF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如何使之进入脑内,美国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2.2.3 改善脑循环药物
尼莫地平、脑通(尼麦角林)。
3 康复治疗
3.1 心理康复 痴呆患者既可表现记忆和智能障碍,还可伴发精神症状,如抑郁、欣快、淡漠、易激怒以及行为异常等,用心理康复十分必要,但患者接受的难度也大。医者必须耐心、细致、热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训练和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之、开之、导之,使患者目明心开,情志舒畅,改善症状,缓解进程。
3.2 能力康复 给痴呆患者进行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对语言障碍者要进行口语锻炼和训练。
3.3 肢体康复 肢体瘫痪者,患肢置于功能位,定期按摩,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有条件的医院或家庭,用康复仪器帮助进行肢体的康复。
4 家庭护理 老年期痴呆的病程较长,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繁重的。对痴呆病人,在生活上要充分照顾他们,关心、帮助和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日常梳洗,正常大小便,定时饮食。鼓励适当运动,但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和外伤,鼓励多做户外活动,但要防止迷路、走失。对长期卧床者要定时给予翻身、拍背,防止褥疮的发生。要给予清淡而又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餐时要专人照顾,喂食时要避免食物团块梗阻、咳呛、窒息。注意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新鲜,适合时令。做好各种护理,对延缓痴呆的进程十分有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 该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2、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AD模型鼠的疗效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和PV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AD模型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
头部电针透穴疗法组能够改善体内DA、SOD、LPO、GSH的含量,疗前与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头部电针透穴疗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肯定。
培补肝肾中药治疗帕金森病
临床以培补肝肾中药为主治疗PD有较好的疗效,该研究旨在从抗氧化作用和抗黑质细胞凋亡两方面来探讨培补肝肾中药为主治疗PD。培补肝肾中药可能通过增加MPTP诱导的PD模型小鼠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而减低自由基对黑质的损伤。培补肝肾复方中药血清可能通过对抗MPP<'+>引起的细胞损伤,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肉苁蓉可能具有拈抗MPP<'+>导致的细胞凋亡作用。肉苁蓉能有效减轻MPP<'+>对体外培养损伤的DA能神经细胞的损害作用,其机制与抗凋亡作用有关。
美科学家发现了对帕金森氏病有防护作用的酶
帕金森氏病患者体内某种称为L-3-羟酰辅酶A脱氢酶II的线粒体氧化还原酶水平降低了。如今,研究人员发现,该酶在小鼠体内过度表达时,小鼠对如帕金森病人一样的神经元损害的敏感性减小。神经毒素MPTP引起了线粒体呼吸作用的损害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L-3-羟酰辅酶A脱氢酶II过多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对MPTP明显比野生型小鼠更有抵抗性”,作者写道。“在如帕金森氏病这样的疾病中”,研究者们总结,“神经变性过程中可能能量耗竭和氧化应激都起了作用,因此最好的保护神经策略可能取决于联合使用增加能量贮备的制剂和抗氧化剂”。 尼古丁对帕金森氏病有预防作用
新的研究发现,尼古丁能够保护大脑避免发生类似于帕金森氏病一样的脑损害。研究证明,尼古丁可以刺激与帕金森氏病有关区域多巴胺的释放。虽然不能立即解释这种作用,但研究人员认为,尼古丁能够刺激在神经细胞生长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生长因子的释放。还有一种可能是,尼古丁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保护细胞免遭MPTP的伤害。 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金刚烷胺100-300mg/d口服,在50%早期轻度帕金森综合征病例的治疗中有用,在疾病的后期能加强左旋多巴的作用。溴隐亭与培高利特均为麦角生物碱,能直接激活基底节内的多巴胺受体。司立吉林是一种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能抑制与脑内多巴胺降解有关的两个主要酶中之一,从而使各次左旋多巴剂量的作用有所延长。抗胆碱能药物可用于疾病早期阶段的治疗,在后期可作为左旋多巴的辅助药物。儿茶酚对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如托卡朋(tolcapone)与entacapone,能阻滞多巴胺的降解,看来可作为左旋多巴有用的辅助药物。心得安偶尔对某些病例中出现的动作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有用。
外科治疗 通过立体定向切除苍白球的后腹侧部(苍白球切开术)可显著改善"关"状态下的动作过缓以及左旋多巴诱发的动作困难。在某些病例中病情的改善在术后持续长达4年。对苍白球或丘脑底核进行高频电刺激看来很有希望。对丘脑中间腹核进行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震颤或原发性震颤可能有效。这些治疗措施正在研究之中。
物理治疗 重要的是要让病人尽可能保持各项活动。在疾病早期,病人应尽力完成各项日常活动。随着运动功能障碍的加重,正规的体疗与理疗有助于维持或重建躯体的调整能力,可使病人学会一些适应性的策略。 基因治疗给帕金森患者带来希望
美科学家首次发明针对帕金森氏病的基因疗法。根据英国《卫报》报道,在不久前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神经科学协会年会上,美国科学家首次展示了一种针对帕金森氏病的基因疗法,这种疗法可以实质性地缓解这种病患的症状而无需在患者体内植入任何器件。主要是向患者大脑注入一种无害病毒(腺伴随病毒),持续时间大约100分钟,这种病毒被设计成可以打开一个控制多巴胺产生的基因。乌鸡白凤丸有效成分与雌激素对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乌鸡白风丸(BFP)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复方,广泛应用于妇产科疾病的预防与治疗,被认为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保护作用。BFP有效成份对中枢DA能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完全与雌激素相同。为帕金森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可能方案,为传统中药的新用途和进一步开发为可用于临床防治PD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帕金森症辅助治疗制剂被叫停 药监局减量停药 2007年06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作为帕金森氏病辅助治疗的甲磺酸培高利特制剂,因为存在增加心脏瓣膜损害的风险,已被国家药监局“叫停”。
阿尔茨海默氏病治疗的新认识 淀粉样蛋白斑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的标志。给老年小鼠接种针对一种肽的疫苗,可能将淀粉样蛋白斑清除出大脑,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这种治疗也能增加脑出血。 阿尔茨海默氏病患者可从长期静脉注射免疫球蛋治疗中获益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用于治疗各种免疫性疾病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只有到近期才开始被关注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疗效。美国纽约的研究人员近期发现,AD患者使用免疫球蛋白治疗1年以上有助于改善或稳定善认知功能。
加利福尼亚大学:老年痴呆症有望治愈
目前,对于老年痴呆症尚没有决定性的诊断检验。事实上,诊断也只有在死亡后经由脑部研究才能确认,显示脑部存积了一种β淀粉状蛋白的蛋白质。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早期治疗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大脑损害能够中止或改变记忆缺失的进程。这项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了早期治疗被称作β淀粉样蛋白斑的损害确实能阻止疾病的进展。阿尔茨海默氏病表现为两种类型的大脑损害:β淀粉样蛋白斑和神经元纤维混乱。这两种病变都积聚在大脑组织中的学习和记忆的中枢。许多神经学家相信,β淀粉样蛋白斑的积聚以一种能导致混乱的级联方式引发了疾病的进程。早期的临床实验已经显示,治疗β淀粉样损害对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治疗有效果。但是拉弗勒的研究发现,治疗β淀粉样损害能够阻止级联效应。科学家希望这项发现会使他们很快地筛选出有潜力的药物,看看是否可以减少淀粉状蛋白的产生,但目前还没办法知道是否抑制淀粉状蛋白后,就会阻止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 中国生物信息网 ) 验血将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症状出现前的诊断 科学家距离验血诊断症状出现前的帕金森症更进了一步。这已经被庆为抗击此使人虚弱疾病的突破。研究者发现血中的两种蛋白质可指示患此疾病风险增加。这项发现的重要在于能够寻求一种血液检测以诊断今后该疾病发生的可能性。阿耳茨海默(氏)病是一种常发生于老年的变性痴呆。此疾病能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及短期记忆。基于伦敦King's College的精神病研究所,此研究应归功于今天出版的杂志Brain。它比较了阿耳茨海默(氏)病患者及健康老年人的血蛋白水平。称蛋白组学的组间处理发现阿耳茨海默(氏)病患者与其他受检者相比,血中检测出某种蛋白水平更高。精神病研究所领导此计划的Simon Lovestone教授称此结果振奋人心。 Nature:基因技术治疗脑病取得新进展 美国科学家近日利用基因疗法剔除患有遗传性脑病实验鼠的不良基因,成功地控制了实验鼠病情的发展。该研究为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病等人类脑病奠定了基础。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医学》杂志报道,美国衣阿华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中使用的实验鼠患有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症,这种遗传性脑病的致病原因是小脑和大脑皮层细胞中的一种关键基因出现突变,产生一种有毒蛋白质,造成脑细胞损伤。研究中,科学家采用核糖核酸(RNA)干扰技术,剔除患病老鼠的不良基因。他们将一种叫作短干扰RNA的片段注入实验鼠出现基因突变的脑细胞中。这些脑细胞具有一种防卫机制,当短干扰RNA进入脑细胞中时,脑细胞中所有与该片段相匹配的RNA都会被破坏,从而使脑细胞不再产生有毒蛋白质,进而停止对大脑的损伤。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这是首例成功剔除患有脑病的动物大脑细胞中不良基因的实验。但要将该技术真正应用于人体可能还要经过长时间的复杂实验。 清除有害金属,保留有益金属,保护大脑 科技日报报道,Duke大学正在开发一种能结合大脑中离子的方法,来治疗具有破坏神经性的帕金森氏症和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是清除能产生有害自由基的铁离子的潜在破坏形式,而仅保留铁离子的有益形式,使其发挥在机体内的重要作用。“利用体内的螯合分子(金属结合)来结合大脑中的铁是一种可行技巧,”Duke的一名化学助教 Katherine Franz说,"因为铁对人体很重要。 "我们只想当清除对人体造成损害的铁,并不想清除对人体有益的铁。”
关于老年期痴呆的中西医治疗
本病中医也称为痴呆,或谓之愚痴、痴证、呆痴、呆病、神呆等。中医早已认识到中风与痴呆的内在联系,如《素问•调经论》云:“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临证指南》亦云:“中风初起,神呆遗尿,老人厥中显然。”本病多由于年老体衰,或久病脏腑虚衰,或中风后阴阳失调、痰瘀互结,致精亏髓减, 髓海不足,脑失所养,缓慢发病,逐渐加重。该病病位在脑,与心脾肝肾相关。因肾藏精而生髓,脑为髓海,病变以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失所养为主,兼有气滞,血瘀,血虚,痰浊。病势呈缓慢进展,逐日加重,病变之根在脑,因脑为元神之腑,可累及其他脏器。
1 中医治疗
1.1 辨证论治
1.1.1痰浊阻窍证 治法:化痰开窍,健脾益气。
1.1.2 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宣窍醒神。
1.1.3 心脾两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健脑益智。
1.1.4 髓海不足证 治法:补肾填精,益髓健脑。
1.1.5 髓海不足兼痰瘀阻闭证 治法:补肾健脑,化痰活血。
1.2 常用中成药 银杏叶片、脑得生片、补肾益脑片、抗脑衰胶囊、血栓心脉宁。
2 西医治疗
2.1 对症治疗
2.1.1 维持营养,及时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防止继发感染、跌倒、骨折等,注意吞咽障碍和呛咳,防止饮食过度或不足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2.1.2 对痴呆伴随的精神症状和行为异常,应首先考虑采用非药物疗法,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剂。
2.1.3 注意调控血压,将收缩压调控在135-150毫米汞柱之间,这样可保持认知功能稳定,若血压低于此水平,认知功能可下降。
2.1.4 长期活动少,尤其是卧床者,注意防止褥疮,防止并发血栓和栓塞性疾病。
2.2 病因治疗
2.2.1 代谢药物
喜德镇(二氢麦角碱)、脑复康(吡拉西坦)、胞二磷胆碱、毒扁豆碱、他克林。
2.2.2 神经营养因子
目前国内外研究较多是神经生长因子(NGF),可以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和神经元生长与再生,使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恢复,但NGF不能通过血脑屏障,如何使之进入脑内,美国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2.2.3 改善脑循环药物
尼莫地平、脑通(尼麦角林)。
3 康复治疗
3.1 心理康复 痴呆患者既可表现记忆和智能障碍,还可伴发精神症状,如抑郁、欣快、淡漠、易激怒以及行为异常等,用心理康复十分必要,但患者接受的难度也大。医者必须耐心、细致、热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复训练和指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疏之、开之、导之,使患者目明心开,情志舒畅,改善症状,缓解进程。
3.2 能力康复 给痴呆患者进行思维、记忆、计算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对语言障碍者要进行口语锻炼和训练。
3.3 肢体康复 肢体瘫痪者,患肢置于功能位,定期按摩,活动关节,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有条件的医院或家庭,用康复仪器帮助进行肢体的康复。
4 家庭护理 老年期痴呆的病程较长,家庭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又是十分繁重的。对痴呆病人,在生活上要充分照顾他们,关心、帮助和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日常梳洗,正常大小便,定时饮食。鼓励适当运动,但要注意安全,防止跌倒和外伤,鼓励多做户外活动,但要防止迷路、走失。对长期卧床者要定时给予翻身、拍背,防止褥疮的发生。要给予清淡而又富于营养、易于消化的饮食,吞咽困难的患者进餐时要专人照顾,喂食时要避免食物团块梗阻、咳呛、窒息。注意室内环境舒适,空气新鲜,适合时令。做好各种护理,对延缓痴呆的进程十分有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性痴呆 该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基底前脑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2、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在体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以及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AD模型鼠的疗效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对AD模型鼠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和PV阳性神经元有明显的补充和保护作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明显提高AD模型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