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受外周动脉疾病(PAD)困扰约10万人,这种疾病在全球也是普遍存在的。缓解治疗这种症状是有限的。外科手术或血管内介入对某些个体是有效的,但长期的治疗效果往往令人失望。因此需要新的疗法来治疗PAD疾病。
胰腺移植是目前临床上有效治疗I型糖尿病,挽救II型糖尿病晚期伴肾功能不全的外科手段,因此,胰腺移植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至今围绕着胰腺移植,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研究都需要在合适的动物模型上进行,其中大鼠因为其成本低,来源易,免疫系统与人类相似等有点,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流行的实验动物之一。但是大鼠胰腺移植模型的建立是一个难度很大的实验外科技术,操作复杂,成功率低。因此,需要建立一种比较规范,操作简便,模型稳定且成功率高的胰腺移植模型的方法,以利于进行胰腺移植的基础研究。
本文介绍了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本文介绍了心肌缺血和心肌梗塞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本文介绍了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实验动物的选择
本文介绍了几种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造模方法
本文介绍了几种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目前中医药治疗NIDDM 的实验研究 大多借用链脲佐菌素(St repozotocin 简称STZ)或四氧嘧啶所致的糖尿病大鼠模型其特点是胰岛素分泌缺乏所致的高血糖和“三多一少症”(多饮、多食、多尿、消瘦) 与人类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IDDM) 相似而与NIDDM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特点相差甚远。 实验性性NIDDM 大鼠模型具有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特征 尤其是存在受 ...
【制作方法】 1、野百合碱(Sigma)溶液配制:先配制2:8乙醇生理盐水然后充分溶解野百合碱,配制成 1 %浓度。 注意:野百合碱溶解比较困难,溶解不了的部分可以静置过夜,第二天会全部溶解,注意密封及做好防护措施(野百合碱可以致癌) 2、腹腔注射:按60mg/kg的量腹腔注射。 【模型动态观察】 1、第一周:肉眼下大体标本空白组与模型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鼠肺病理切片:与空白组对照只出现淤血征象, ...
1.离体大鼠Langendroff全心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建立 (大鼠为例) 麻醉与抗凝: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30mg•kg-1)、肝素(250 u•kg-1)。 手术:麻醉后迅速剑突下沿着肋缘下剪开腹壁,打开膈肌,沿着两侧腋前线剪开胸壁并上翻头侧,于心脏根部保留主动脉3-4mm剪下心脏,立即放入预冷的K-H液(4℃),轻轻积压心脏洗清残留血液。 心脏灌注:液面下主动脉插管, ...
本人现在正在做线栓法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实验(MCAO模型),这方面的资料我查了一些,这个实验我也作了一段时间,不敢说很专业了,不过现在基本上我能在15min左右完成手术,而且手术过程中不出一滴血,造模后缺血程度基本一致。虽然前面有很多前辈发了很多MCAO的很专业的贴子,不过我觉得比较凌乱,现在我把我的心得体会和以前的贴子的精华部分奉献给大家,希望这会对将要做这个实验的朋友有一丝的帮助。虽然做实验总 ...
健康成年wistar大鼠,体重250-300g,禁食12h,禁水6h,水合氯醛麻醉后,将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行头皮正中切口,剥离骨膜,于前囟后1mm,中线偏左3mm钻直径1mm的小孔,用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的微量注射器沿孔垂直缓慢进针,进针深度6mm(左侧尾状核的位置),缓慢注入胶原酶VII0.5U(用生理盐水配成1U/uL),注药后留针10分钟。推针,骨腊封闭骨窗,缝合皮肤,回笼饲养,给予正常 ...
儿茶酚胺类或其它体液加压物质注射等。这类模型造成的高血压时间短,不适于长时间的研究。应复制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模型。除遗传性高血压动物模型较能模拟人类高血压病的自然过程外,其它各类慢性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如神经原型、肾型、内分泌型和饮食型等),大多要经过一定的手术、药物或其他附加因素处理,与人类高血压病的临床不完全一致,但是对于筛选有效降压药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实验手段。实验中常用的动物为大白鼠和狗,猴 ...
摘要 目的:以免为对象,建立电刺激致心脏骤停模型 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用频率120Flz、波宽2.8ms、电流20mA的方 波刺激5s,使心脏骤停。电刺激的同时关掉呼吸机。3rain后打开呼吸机维持通气,等待心脏复苏。对不能自行复苏的心脏进行挤 压人工复苏。心脏复苏后连续观察120rain。并分别于实验前、心脏骤停时和复苏后记录血压、心电图的变化及血中自由基的含量 测定 结果:心脏骤停时血压骤降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emains on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the Western world. Tissue engineering offers the prospect of being able to meet the demand for replacement of heart va ...
本人从事脑缺血的基础研究已有15年的历史,从93年开始研究栓线法大鼠MCAO模型,当时国内几乎还没人做这方面的工作,遇到困难无人可求。 仅烧制栓线这一工作就耗了近6个月的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明了一种制备栓线的设备,可以随心所欲控制光滑末端的大小,非常好用,模型的成功率、更死灶的稳定性得到极大改善。 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上作了大会发言,受到同行的极大关注,同行试用我 ...
一个脑缺血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对于临床前心脑血管药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理想的脑缺血及再灌流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条件: (l)血管闭塞后能引起相应区域血流量改变。 (2)病理改变接近人脑急性缺血性变化。 (3)大脑缺血严重,但脑干活动尚能维持,有利于缺血再灌流的连续观察。 (4)闭塞动脉的方法能进行重灌注。 (5)重复性好。 可控制缺血的时间,制成轻重不等的缺血模型。 常用方法: 1.开颅法 ...
建立成功的心肺脑复苏动物模型对研究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观察药物疗效、改善复苏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适合于心肺脑复苏研究的动物模型的种类、制作方法、特点做一概述。 点击下面的文章下载全文: ...
一、设计原则 生物医学科研专业设计中常要考虑如何建立动物模型的问题,因为很多阐明疾病及疗效机制的实验不可能或不应该在病人身上进行。常要依赖于复制动物模型,但一定要进行周密设计,设计时要遵循下列一些原则。 (一)相似性 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目的在于从中找出可以推广(外推)应用于病人的有关规律。外推法(Extrapolation)要冒风险,因为动物与人到底不是一种生物。例如在动物身上无效的药物 ...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一)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s)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置,在自然情况下所发生的疾病。包括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突变系的遗传疾病很多,可分为代谢性疾病、分子疾病和特种蛋白质合成异常性疾病。如无胸腺裸鼠、肌肉萎缩症小鼠、肥胖症小鼠、癫痫大鼠、高血压大鼠、无脾小鼠和青光眼兔等。它们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