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结构与功能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的结构

  主要指叶片的结构。叶片通常为绿色的扁平体,是叶的主要部分,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 通常由一层生活的表皮细胞组成,覆盖在整个叶片的表面,可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亦有由多层细胞组成的复表皮,如夹竹桃和印度橡皮树。表皮细胞一般形状不规划,侧壁常呈波状,彼此凸凹镶嵌,使之成为无细胞间隙的紧密连接的组织。一般植物的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外壁常加厚并角质化,其外方常覆盖着一层由表皮细胞的原生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碳素同化作用(carbon assimilation)

  自养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体内的有机物的过程。有3种类型:细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光合细菌及绿色植物分别具有细菌叶绿素及叶绿素,借以吸收光能,作为能源同化二氧化碳。化能合成细菌(如硝化细菌,硫细菌等)利用氧化无机物时释放的能量同化二氧化碳。其中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广泛,合成有机物最多,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碳3植物(C3 plant)

  亦称C3-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仅以C3途径同化二氧化碳的植物。如小麦、大豆、烟草及菠菜等。与C4植物相比,它们的光呼吸及二氧化碳补偿点(50~150ppm)均高;光饱和点(2~3万米烛光)、光合作用最适温度(15~25℃)低,在强光及其他条件适合情况下,光合速率(10~40CO2毫克·分米-2·小时-1)也低。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碳-4途径(C4-pathway)

  亦称四碳二羧酸循环(C4-dicarboxylic cycle)。光合碳同化的辅助途径。起源于热带及亚热带的一些植物,在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中,二氧化碳首次被固定的接受体是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PEP羧化酶催化下形成C4-羧酸——草酰乙酸。在NADP-苹果酸脱氢酶催化下,还原为苹果酸(C4-酸),它由叶肉细胞运到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经脱羧释放二氧化碳并形成C3-酸,C3-酸又回到叶肉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绿体(chloroplast)

  植物绿色细胞中存在的有色质体。其内含有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高等植物中一般呈椭圆形,长轴4~10微米,短轴2~4微米。它被双层膜(称为外被)包围着,内部为层膜系统和基质(或称间质)所组成。在电镜下观察,每一层膜是由双层膜组成扁平的囊,中间是隙,称为类囊体(thylakoid)。类囊体沿长轴平行排列,在一定区域排列紧密,类似一摞硬币,称为基粒(grana),其中的类囊体称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脉(vein)

  叶片上可见的脉纹。由贯穿在叶肉内的维管束或维管束及其外围的机械组织组成。为叶的输导组织与支持结构。它一方面为叶提供水分和无机盐、输出光合产物,另一方面又支撑着叶片,使能伸展于空间,保证叶的生理功能顺利进行。叶脉在叶片中呈有规律地分布,通过叶柄与茎内的维管组织相连。  叶脉的排列方式称为脉序,主要有三类:(1)网状脉序,具有明显的主脉,主脉分出侧脉,侧脉一再分枝,形成细脉,最小的细脉互相连接形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叶状体(thallus)

  又称原植体。无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的植物体。如藻类、地衣、真菌等植物的营养体。通常为片状或丝状。其形态和组织分化程度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如水绵的植物体是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的丝状体。紫菜的植物体为一种很薄的叶状体,大多数由1层细胞组成,缺少组织分化。海带的植物体可区分为固着器、带柄和带片三部分,带柄和带片已有明显的组织分化,有表皮、皮层和髓部三层组织。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芋(Colocasia esculenta)

  又名芋头。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块茎通常卵形。叶具长柄,叶片卵形,盾状着生。很少开花,佛焰苞长达20厘米,下部成筒状,长约4厘米,绿色,上部披针形,内卷,黄色;肉穗花序下为雌花,上部为雄花,顶端具附属体,原产亚洲南部,现广植热带各地,我国南方各省广为栽培,块茎供食用,亦可药用。用块茎繁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亦称需水量。植物在一定生长期中,所消耗的水分总量与这个时期所产生的总干物质量的比值。通常以生产1克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克数表示。该数值因植物种类而异,玉米为368,小麦为513,高粱322。同一种植物因外界条件及生育期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玉米总是比小麦的需水量少,这就表示不同作物生产1单位重量的干物质所需的水量不等,即对水分的利用率不等,玉米对水分利用率高于小麦。因此,需水量对计算灌水量有一定参考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樟科(Lauraceae)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科。常绿或落叶木本,仅无根藤属是无叶寄生小藤本。叶及树皮均有油细胞,含挥发油。单叶互生,革质,全缘,三出泳或羽状脉,背面常有灰白色粉末,无托叶。花常两性,辐射对称,圆锥花序、总状花序或头状花序,花各部轮生,3基数;花被6~4,同形,排成2轮,花被管短,在结实时增大而宿存,或脱落;雄蕊9(12~3),成3~4轮,常有第4轮退化雄蕊;花药4~2室,瓣裂,第三轮雄蕊花药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地理学(botanical geography)

  研究各种植物和植被在地球表面的地理分布规律、各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植被特征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德国学者洪堡(A.von Humboldt)被认为是这门学科的创始人。根据研究的内容,可分为植物区系地理和植被地理两大方面。前者探讨各种植物的分布规律,各地区植物区系种类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后者研究各地区植被的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尤其着重研究这些因素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植物地理学是一门综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被(vegetation)

  某一地区内全部植物群落的总体。陆地表面分布着由许多植物组成的各种植物群落,如森林、草原、灌丛、荒漠、草甸、沼泽等,总称为该地区的植被。分为自然植被和人工(栽培)植被。自然植被是出现在一地区的植物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组成植被的单元是植物群落,某一地区植被可以由单一群落或几个群落组成,如长白山植被主要由森林群落组成,而华北植被则由森林、灌丛和草甸群落组成。植被是基因库,保存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玉米素(zeatin)

  一种天然的细胞分裂素。化学名称为6-(4羟基-3-甲基-2-反丁烯基)氨基嘌呤。它是从甜玉米灌浆期的籽粒中提取并结晶出的第1个天然细胞分裂素。已能人工合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藻类植物(Algae)

  一大类含叶绿素及其他光合色素的低等植物。为植物界中最原始的类群。除少数海产种类外,植物体大多微小。藻体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和叶状体等多种类型,但没有真正的根、茎、叶的分化,属于原植体。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结构。有性生殖过程形成的合子不发育成胚,而直接发育成幼体。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绝大多数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也有的生活于潮湿的土表、树皮及岩石上,即使在终年积雪的两极及高山雪线以上的地带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蒸腾作用(transpriation)

  水分以蒸汽的形式从植物体与大气接触的生活组织表面丢失的过程。因此,它基本上是一个蒸发过程。但又与蒸发不完全相同,除了受控制蒸发的物理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许多植物本身因素的调节,如叶片结构和气孔特性等。主要发生在叶片,分为气孔蒸腾及角质蒸腾,成长的叶片以前者为主。植株在整个生长季节所吸收的水分,有99%以上通过蒸腾作用丢失。蒸腾作用并不是消极的丢水过程,它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是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病毒(plant virus)

  寄生于植物体内,引起植物病害的一大类病毒。大多含单链RNA,形态为杆状、线状或近球形的多面体。虽严格寄生,但专性不强,一种病毒往往能寄生在不同科、属、种的植物上,同种病毒在不同植物上可表现出不同症状。也可引起宿主细胞形成包涵体。昆虫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媒介。绝大多数种子植物均能发生病毒病,禾本科、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蔷薇科等植物受害较重。受害植株因叶绿素被破坏出现花叶或黄化,因发育受阻使植物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芸香科(Rutaceae)

  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的一个科。常绿或落叶乔木、灌木或攀援藤本或草本,通常含挥发油,叶具透明油腺点,有时具枝刺。叶互生,少数对生,单叶、单身复叶(如柑橘属)或羽状复叶;无托叶。花两性或单性,辐射对称,极少两侧对称(白鲜属)。聚伞花序,少数成总状、穗状花序或单花;萼片4~5;花瓣4~5,离生;雄蕊4~5或8~10或多数;雌蕊心皮4~5,分离或合生,或多个心皮;具花盘。蓇葖果、蒴果、翅果、核果或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plants)

  生物的一大类。其中绝大多数为能够自己制造养料的绿色植物,少数为异养的非绿色植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以水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为原料,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积于其中,并释放出氧。这是地球上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氧气的基本源泉。异养的非绿色植物,可以分解现成的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水。植物是自然界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必要环节。植物的生长及其产物同人类经济文化生活极为密切,衣、食、住、行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

  区分植物种类,探索植物间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提出一个能反映植物界各种类间性状异同、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的分类系统,借以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别是它的基本内容。植物分类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接触植物的原始社会。19世纪中期以前的植物分类学是按人为的分类系统,仅以植物的用途、生境、外部形态等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作为依据,对植物进行分类,忽视了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关系。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根据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efficiency)

  植物在一定生长期内积累的干物质与它所消耗的水分之间的比率。以蒸腾失水1公斤所形成干物质的克数表示。一般植物常在1~8之间,数值越大的植物,表明在消耗相同水量下,合成的干物质越多,对水分的利用越经济。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