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花授粉有两种含义,对于有性繁殖植物,是指雌蕊接受同一花朵的花粉;对于营养繁殖的果树等作物,是指同一品种(基因型)内的相互授粉。在自然条件下,以自花授粉为主的植物就叫自花授粉作物,又叫自交植物。自花授粉作物必然是兼有雄蕊和雌蕊的完全花;而且雄雌基本上同时成熟;不存在自交不亲和等特点;在花器结构上具有某些特点使自花授粉在整个传粉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其自然杂交率一般在5%以下。大体上可以分为花粉隔离型和 ...
异花授粉亦有两种含义,对于有性繁殖植物,是指在自然状态条件下雌蕊通过接受其他花朵的花粉受精繁殖后代的植物,对于营养繁殖的果树等作物,是指不同品种(基因型)间的相互授粉,又叫异交植物。异花授粉植物的群体是来源不同、遗传性不同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异质结合子所繁衍的后代。自花授粉植物和常异花授粉植物限于雌雄同花类型,而且限于被子植物少数几个科、属的草本植物。异花授粉则普遍发生于高等植物所有的科。多数异花 ...
雄性不育是指在两性花植物中雄蕊败育的现象。有些雄性不育现象是可以遗传的,采用一定的方法可育成稳定遗传的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系在杂交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都知道,杂种优势普遍存在,但很多植物由于单花结籽量少,获得杂交种子很难,从而使杂交种子生产成本太高而难以在生产中应用,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简化制种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杂交种子生产成本,提高杂种率,扩大杂种优势的利用范围。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 ...
自交不亲和性在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中是普遍存在的,其遗传机制也较相似。自交不亲和株正开放花的柱头上,如果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时,柱头就被激发产生胼胝质等物质,阻碍花粉发芽和花粉管发育,故不能正常受精结实,不结子或结少量种子;而授于别的品种或系统的花粉时,则柱头不会被激发产生这类物质,故能正常受精结实。可是,在花蕾柱头上,即使授于同株或同系统的花粉也不会被激发这种反应,因此可通过蕾期人工控制自 ...
原种指育种单位(个人)育成,经过审定合格的新品种与推广品种经过提纯复壮后均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原种一般应具备的标准是:(1)性状典型、一致 即要求主要特征特性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状,株间整齐一致,纯度高。(2)生长势、抗逆性强 与原来品种比较,由原种种子生长的植株,其生长势、抗逆性和生产力等方面不降低,或略有提高。 自交系原种的生长势和生产力要与原系相似;杂交亲本原种的配合力要保持原来水平或略有 ...
植物可滴定酸度是植物品质的重要构成性状之一,尤其是以果实为目的产品的果树作物,可滴定酸与糖一样,是影响果实风味品质的重要因素。对于鲜食品种,一般来讲,高糖中酸,风味浓,品质优;对于加工品种,则要求高糖高酸。因此,可滴定酸的定量研究对果树的品质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材及用具 1.试材 新鲜或冷冻的植物材料 2.仪器 高速组织捣碎机(10000-12000r/min)、电子天平(感量0.01) ...
芳香物质是具挥发性的、能够产生一定气味的含香物质的总称,它是构成和影响果品鲜食、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到目前为止,已从杏果实中鉴定出100多种芳香物质。芳香物质分析一般要经过芳香物质的提取、纯化、浓缩、气相色谱分离并配合质谱定性定量。为了得到较全面的分析,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提取方法。 加热果汁,使之在100℃以下沸腾,产生二次蒸汽,夹带芳香物质从果汁中分离出来,然后用有机溶剂从中回收挥发性物质, ...
一、实验目的 通过松属生活史的观察,了解裸子植物的一般特征。 二、实验原理 裸子植物(Gymnosperm)介于蕨类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间的一类维管植物。它不同于蕨类植物: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产生花粉管,同时由胚、胚乳和珠被等形成种子,因此属于种子植物;不同于被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被心皮包被,不形成果实,故称为裸子植物。由于它仍保留颈卵器,所以还称为颈卵器植物。 在植物系统发育史上,花粉管和 ...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现场教学相结合,用2~3 次实验时间使学生基本掌握被子植物的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及其组成特点。 2.通过对各类型实体(活体或标本)的观察,从外部形态特征上区分根、茎、叶、花、果实等各器官的不同类型以及各种类型的组成特点。 3.通过对花的解剖,从外部形态及内部解剖结构上,掌握判断花冠类型、雄蕊类型、雌蕊类型、胎座类型、子房位置、心皮数目的方法。 4.根据对花的解剖 ...
1、 原理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与其生活的原生质特别是原生质表层的性质密切相关,质壁分离可用于研究原生质的透性,粘滞性及弹性等,在细胞生理及抗性生理上有重要作用。可用质壁分离法测细胞的渗透性,也可鉴别细胞的死活,在水分生理中也及其重要,活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与外界高渗溶液接触时,细胞内的水外渗而发生质壁分离,其后,当与清水(活低渗溶液)接触或当外面的溶质进入时,具有液泡的原生质体就吸水而发生质 ...
1、 用质壁分离法鉴定细胞死活 (1) 原理 活细胞与死细胞在性质上有许多差别,特别是透性的变化最为明显,活细胞的原生质具有分别透性;而死细胞则为通透性。分别透性是质壁分离的先决条件,因此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就表示是活的,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则说明是死的。 (2) 仪器药品及材料 洋葱及其它植物材料、酒精灯、显微镜、小刀、镊子、玻璃片、1M蔗糖 (3) 实验步骤 撕洋葱表皮细胞滴加1M蔗 ...
麦苗接种后,保湿阶段要求的最适温度,条锈为9~13℃,叶锈为15~20℃,秆锈为18~22℃。自保湿桶中取出放入温室后平均温度最好分别控制在16~18℃(条锈),18~22℃(叶锈),21~24℃(秆锈)。光照时间每天应不少于12h,冬季光照不足,需每天增加一定时间的人工辅助光照。上述的温度和光照掌握的好坏是发病充分与否的关键。 在分别接种不同生理小种进行鉴定时,接种用的一切用具都要先行消毒,防 ...
茶多酚是茶叶中的重要品质组成,含量多少与品种、栽培条件、加工方法有关,必须掌握其测定方法。酒石酸铁比色法,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容易掌握,已列为国家标准方法。 在一定的pH条件下,酒石酸铁与茶多酚类物质形成蓝紫色或红紫色的络合物,在波长540nm处比色,在适当的浓度范围内,茶多酚的量与呈色的深浅成正比,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本实验学习用酒石酸比色法测定茶多酚类物质的方法。 一、试材及用具 ...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玉米(Zea mays)2n=20、水稻(Oryza sativa)2n=24、蚕豆(Vicia faba)2n=12等作物的花药,任选一种。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 ...
一 质壁分离原理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 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使植物细胞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
生物化学分析的准确性,除取决于分析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以及全部分析工作是否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样品的采取是否有最佳的代表性。如果不遵循科学方法采样,样品缺乏代表性,即使分析工作严谨无误,也得不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取、处理和保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从大田或实验田采回的样品,一般数量较大,称为“原始样品”。再按原始样品的种类(如根、茎、叶、花、果实 ...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芽的构造。 2. 了解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及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3.认识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二、实验原理 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也就是枝、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的雏体。以后发展成枝的芽称为枝芽;发展成花或花序的芽称为花芽。枝芽的结构决定着主干和侧枝的关系与数量,也就是决定植株的长势和外貌。花芽决定着花或花序的结构和数量,并决定开花的迟早和结 ...
花期不遇,给杂交工作造成困难,有的树木和园林植物可通过催延花期解决,有的则不得不进行花粉储藏,营此我们必须掌握花粉储藏的原理与技术。 为了避免杂交工作失误,在使用远地寄来的花粉或经过一段时间储藏的花粉之前,必须对花粉生命力进行鉴定,以便对杂交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实验目的 掌握了鲜花粉储藏及花粉生命力鉴定的方法及原理。 二.实验材料 牡丹、凤仙花、柳树等植物的花粉。 三.仪器及药品 ...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根尖的内部构造。 2.了解根的初生结构、初次生结构。 3.掌握被子植物根尖的吸收分泌功能。 二、实验原理 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叫做根尖,主根、侧根和不定根都具有根尖。根尖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活跃的部分,根的生长和根内组织的形成都是在根尖进行的。根尖一般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个部分。经过根尖顶端分生组织的分裂、生长和分化,植物体发育出成熟的根结构,这种由顶端 ...
一、实验目的 了解种子的基本构造和幼苗的形态。 二、实验原理 种子在植物学上属于繁殖器官,它和植物繁衍后代有着密切联系。植物界的所有种类并不都是以种子进行繁殖的,只有在植物界系统发育地位最高、形态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类群——种子植物才能产生种子。种子植物名称的由来,也正反映了这一特点。种子又是种子植物的花在完成开花、传粉和受精等一系列有性生殖过程后产生的,是有性生殖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