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由茎部发生,暴露在空气中的不定根,是变态根的一种。气生根的根端无根冠和根毛。吊兰、常春藤等植物均有气生根。
位于根的生长点和根毛区之间的部分,长度约几毫米。伸长区细胞的液泡加大合并,位于细胞中央,细胞质成一薄膜,位于细胞的边缘部分。伸长区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伸长区的细胞向纵向伸长,使根尖不断生长。
根和茎的顶端相当于顶端分生组织的部分。习惯上以此名表示根和茎顶生长旺盛的部分。生长点的细胞一般排列紧密,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厚,具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增生新细胞,使根、茎不断伸长。根的生长点为根冠所覆盖。茎的生长点有叶原基和幼叶保护着,往往呈锥形,故又名“生长锥”。
根尖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伸长区的上部,长有根毛的区域,它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最活跃的部位。根毛区的表皮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毛。表皮内是皮层,由多层薄壁细胞组成,最外一层或几层细胞称为外皮层,当根毛枯死、表皮脱落后,外皮层细胞壁栓质化,起保护作用。皮层最内一层细胞排列紧密,称为内皮层。细胞侧壁和横向壁具有栓质的带状加厚,即凯氏带。中央部分是由维管组织和薄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柱,出现了导管和筛管。随着根毛的脱 ...
根尖表皮细胞向外突出的毛状物。数量很多,集生于根尖的一定区域,形成所谓根毛区。根毛细胞的壁很薄,细胞质紧贴细胞壁,中央是一个大液泡,细胞核随根毛的增长而逐渐移到它的末端。细胞壁含果胶质,根毛上粘有很多土壤颗粒,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长约0.15~1厘米,在湿润环境中,数目很多,每平方毫米的表皮上,玉米约有420条,豌豆约有230条,这样就扩大了吸收面积。根毛的寿命很短,约1周左右即行萎 ...
豆科植物根部的瘤状突起。这是由于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根部皮层细胞中所致。根瘤菌在皮层细胞中迅速分裂繁殖,同时皮层细胞因根瘤侵入的刺激,也迅速分裂和生长,而使根的局部体积膨大,形成瘤状突起,就是根瘤。根瘤菌从根瘤细胞中摄取它们生活所需要的水分和养料,它能固定游离氮、合成含氮化合物,为豆科植物所利用。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共生因得到氮素而获高产;同时由于根瘤的脱落,具有根瘤的根系或残株遗留在土壤中,能增加土 ...
位于植物主茎或侧枝顶端的芽。形体一般较其它芽大,且生长最为活跃。其最先端即是茎的生长点,外面有多数嫩叶层层相迭,起保护生长点的作用。项芽开展后使茎向上生长。顶芽外面有的被有鳞片(鳞芽),也有的不被鳞片(裸芽)。有的植物只具顶芽,所以只有主干而无分枝,如棕榈、槟榔树等。
一类好气的无芽孢杆菌或多型性细菌,染色呈革兰氏阴性反应。在土壤中分布很广。是同豆科植物共生,在其根部形成根瘤的一类固氮菌。细菌在根瘤中形成类菌体,并有固氮能力。植物供给根瘤菌矿质养料和能源,根瘤菌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为植物提供氮素养料。一种豆科植物只能同一个或少数几个相应的根瘤菌品系共生。如豌豆根瘤内分出的根瘤菌只能在豌豆、蚕豆等植物根部形成根瘤;大豆只能由大豆根瘤中分出根瘤菌形成根瘤等。用根瘤菌 ...
依照性质来划分的一种芽的类型。芽开放后形成枝叶的芽,叫做叶芽(又称为枝芽)。其形状一般是瘦长的,很容易与花芽相区别。叶芽的中央有一个中轴,叫做芽轴,其顶端有生长点。在芽轴上部,节和节间的界限尚不明显,周围有许多突出物,这是叶原基和芽原基。在芽轴下部,节与节间开始分化,叶原基发育为幼叶,幼叶层层包着芽轴,保护生长点。在天气温暖,水分、养料供应充足条件下,生长点细胞不断分裂,芽轴细胞也长大,结果使芽轴 ...
依照性质来划分的一种芽的类型。芽发育后既能形成枝叶,又形成花的芽,叫做混合芽。其形状介于叶芽和花芽之间。
叶片与茎相连接的柄。通常呈半圆柱状或扁平或具沟道。叶柄的功能是支持叶片,并使叶片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叶柄内有维管束,故还起着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作用,为叶片与茎之间的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叶柄的有无、形状、粗细、长短等因种类不同而异。叶柄的长短不同或发生扭曲使叶片伸展在空间互不遮蔽,充分接受阳光。
将芽纵切,用放大镜观察,可见芽的中央有一个中轴,就是芽轴,它的顶端有生长点。在芽轴上部,节和节间界限不明显,芽轴周围有许多叶原基和芽原基。芽轴的下部,节与节间开始分化,芽轴被幼叶层层包裹着,保护着芽轴顶端的生长点。由此可见,芽轴是未发育的茎,它具有节间距离很小的节,节上有幼叶,叶腋里有侧芽,顶端有顶芽。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芽原基发生在叶原基的叶腋处,位于芽轴的侧面,将来发育成腋芽。芽原基的发生一般比包在它外面的叶原基要晚,茎尖分生组织在不断分裂过程中,在叶原基的叶腋处,经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形成突起,这就是芽原基。
在茎尖生长点的基部形成的突起,将来发育成幼叶,这就是叶原基。在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中,一般从分生组织表面的第2层或第3层细胞开始进行平周分裂,向周围细胞增加数目,形成原基侧面的突起。与此同时,突起的表面层细胞进行垂周分裂,以扩大其面积,最终形成叶原基。在单子叶植物中,叶原基常常是由表皮层经过平周分裂发生的。 ...
维管植物(蕨类和种子植物)由胚芽发育而来的体轴部分。其下部连在根上,上部着生有叶、花和果实。茎的主要功能是输导营养物质和水分;支持叶、花和果实在一定空间;也有的茎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有的具有繁殖功能;幼年期的嫩茎及某些植物的茎(如仙人掌),还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茎具有节和节间的分化,节上生有叶。茎的顶端和叶腋处都生有芽。叶子脱落后,节上留有叶痕。大多数种子植物茎的外形为圆柱形,也有少数植物的 ...
明显地背地生长的茎。茎干垂直地面,直立空间向上生长,使叶片伸展,充分接受阳光。大多数植物具有直立茎,如桃、向日葵、棉、松、柏、杨、柳等。
攀援他物向上生长的茎。这类茎幼小时柔软细长,不能直立,以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按攀援结构的性质,可分为5种:以卷须攀援,如南瓜、豌豆、葡萄的茎;以气生根攀援,如常春藤、络石、薜荔的茎;以叶柄攀援,如旱金莲、铁线莲的茎;以钩刺攀援,如白藤、猪殃殃的茎;以吸盘攀援,如爬山虎的茎。有缠绕茎和攀援茎的植物,统称为藤本植物,又有木本和草本之分。前者如葡萄、紫藤、忍冬等。热带、亚热带森林里藤本植物特别茂盛 ...
缠绕于支持物向上生长的茎。这种茎幼小时期较为柔软,不能直立,用茎干缠绕于支持物上升,方能使枝叶生长良好;如离开支持物则倒伏地面。按缠绕的方向不同,可分为左旋,即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如菜豆、牵牛花、茑萝、马兜铃等;右旋,即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忍冬、葎等。此外,有的植物的茎既可左旋,也可右旋,称为中性缠绕茎,如何首乌的茎。
植物在长期系统发育的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迁,引起器官形成某些特殊的适应,以致形态、结构都发生了改变的茎。茎的变态,有两种发展趋向。变态部分,有的特别发达,有的却格外退化。无论发达或退化,变态的部分都保存着茎特有的形态特征:有节和节间,有退化成膜状的叶,有顶芽或腋芽。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地上变态茎,如肉质茎、叶状茎、茎卷须、茎刺等;地下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
沿地平方向生长的茎。这种茎细长又柔弱,蔓延生长在地面上,基部的旁枝节间较长,每个节上可生叶、芽和不定根,与整体分离后,能长成新个体,故可进行人工营养繁殖,如草莓、甘薯等植物,其茎叶蔓生于地表;也有的匍匐茎则生长于地下,如马铃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