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性高山和高原上的荒漠。大气降水极少,年仅20~50毫米,低温,年均气温-8~-10℃,月均气温在0℃以下有8~10个月,寒冷和大风常造成生理干早,植物生长期很短,仅2~3个月。在长期的白昼阳光直射下,可以使岩石和植物灼热,夜间又很快散热而发生冰冻。植物基本由超旱生、耐寒温、叶退化或特化、植株多为垫状小半灌木组成。一般高仅8~15厘米,叶小而质厚,群落中植物种类十分稀少,单位面积覆盖率常不足5% ...
中国草原群落的一种植被类型。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草原。高寒地带气候寒冷而潮湿,日照强烈,紫外线作用增强,空气中CO2含量降低,空气稀薄,土壤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温度变化剧烈,昼夜温差极大,年平均温度不到1℃,生长季短,仅120天,年降水量约400毫米,相对湿度70%以上。植物多低矮丛生,叶面积缩小,叶片内卷,气孔下陷,机械组织与保护组织发达,根系较浅,植株形成密丛,基部常为宿存的枯叶鞘所包围, ...
或称萨王纳(Sa-vanna)。在热带干旱地区以多年生耐旱的草本植物为主,并有少量散生木本植物所构成的大面积的热带草地。气候炎热而干旱,土壤浅薄贫瘠,森林不易生长,只有少数木本树种有规则出现在草被中。乔木多矮生,树干不整齐,树冠扁平成伞状,叶多羽状,常具毛茸,小叶能动,排列成最能避免阳光损害的位置,雨季出叶,旱季落叶,芽有芽鳞,树皮厚,树干具储水组织,典型的树木如金合欢。分布于热带森林和半荒漠间, ...
温带气候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之一。在世界上分布有两大区域,即欧亚草原区和北美草原区。我国草原属欧亚草原区一部分。我国草原区的水热条件大体保持温带半干旱到温带半湿润的指标,年均气温-3~9℃≥10℃,积温为1600~32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为-7~29℃,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下,气候干燥,雨量少而变率大,多集中夏季,冬季寒长,有明显的季相更替,土壤为黑钙土或栗钙土。草原植物中旱生结构普遍存在,如叶 ...
荒漠的一种类型。处于大陆性干燥气团控制下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盆地与低山的荒漠。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强烈,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多大风与尘暴。土壤发育不良,土层薄,富含盐分,植被极为稀疏。荒漠植物具有特殊的旱生结构,叶面缩小或退化,而以绿色小枝或茎代行光合作用,具角质层、茸毛等保护组织或呈保护性的灰白色。我国荒漠包括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及甘肃、 ...
终年具有绿叶的乔木,这种乔木的叶寿命是两三年或更长,每年都有新叶长出,也有部分脱落,由于陆续更新,所以终年保持常绿,如樟树、紫檀、马尾松、柚木等。
一般指高5米以上、具有明显主干和比较定形树冠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如油松、毛白杨、水杉等。叶至秋冬即枯落的称落叶乔木,如银杏;叶至秋季不凋,四季苍翠的称常绿乔木,如油松、侧柏等。按乔木的高矮又可分为:高在25米以上的称大乔木,高8~25米的称中乔木,高不足8米的称小乔木。 ...
每年秋冬季节或干旱季节叶全部脱落的乔木。一般指温带的落叶乔木,如山楂、梨、苹果、梧桐等,落叶是植物减少蒸腾、渡过寒冷或干旱季节的一种适应,这一习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落叶的原因,是由短日照引起的,其内部生长素减少,脱落酸增加,产生离层的结果。
具有细长如针状叶子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其中有的在短枝上为2条针形叶簇生的,称为2针一束,如油松、马尾松等,有的为3针一束,如白皮松、长叶松等,还有的为5针一束,如红松、华山松等。针叶树一般都属于裸子植物,许多针叶树形成的大片森林,叫针叶林。它们大多是重要的用材树种,有的能产生多种树脂,有不少种类是著名的观赏树种,如雪松等。 ...
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其叶的形状各式各样,叶的大小、宽窄也千差万别。有的常绿,大多在秋冬季节叶从枝上脱落。由阔叶树组成的森林,称做阔叶林。阔叶树的经济价值大,不少为重要用材树种,其中有些为名贵木材,如樟树、楠木等。各种水果都是阔叶树,还有一些阔叶树用作行道树或庭园绿化树种。
没有明显主干的多年生木本植物。植物体一般比乔木矮小,有多个粗细相似的枝干,成丛状生长,而且分枝的位置也较低。灌木的种类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优良的庭园绿化植物,如冬青、珍珠梅、紫穗槐、玫瑰、迎春、月季、连翘等。
由各种灌木组成的一种地上层次。一个森林群落通常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灌木层由乔木层下的各种灌木组成。我国华北落叶阔叶林,一般仅有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层,而无地被物层。灌木层主要以豆科胡枝子属和木兰属,蔷薇科的绣线菊属、蔷薇属,桦木科的榛属等组成。
一切以灌木占优势所组成的植被类型。一般高度在5米以下,建群种多为簇生的灌木,具有一定的郁闭度,裸露地面不足50%。灌木多为中生性。灌丛在我国分布很广,如温带的落叶阔叶灌丛有榛属,胡枝子、黄栌、蔷薇属、绣线菊属等。 ...
一切具有长而细弱、不能直立、只能匍匐地面或依赖其它物支持向上攀升的植物的统称。如葡萄、牵牛花。具木质茎的称木质藤本植物,如紫藤、葡萄。具草本茎的称草质藤本植物,如牵牛花、葫芦。用卷须、小根、吸盘或其他特有的卷附器官攀登于他物上的、具有这种茎的植物称攀援藤本,如丝瓜(具卷须)、爬山虎(具吸盘)、凌霄花(具气生根)。以茎本身缠绕于他物上的,称缠绕藤本,如葎草、牵牛花、紫藤等。也有人把藤本植物统称攀援植 ...
适应高山、寒地等环境条件的一种植物类型。多为灌木或多年生草本,矮生,茎的节间极短,分枝多而密,叶排列于根旁,形成莲座状,贴近地面生长,植物丛生成半球形或凸起的垫状体,它们的花也镶嵌在垫状体的表面,很少伸出其外。垫状体在高山的白昼吸收辐射热较地面为多而散热较慢,体内水分的蒸散也较少,因而创造了较好的“微环境”。如祁连山海拔4000米左右的垫状蚤缀,青藏高原上的垫状点地梅、垫状棘豆等。
森林群落分层中全部由草本植物组成的一层。植物群落中都有高度上的分化或成层现象。一个森林群落通常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物层。华北的落叶阔叶林中草本层则以禾本科的野古草属和大油芒属、莎草科的苔草属、蔷薇科的委陵菜属、菊科的蒿属等的种类组成。
地面上不具宿存茎,茎中木质部不发达,外表常成绿色的植物。这类植物一般均较矮小,茎干含水分多,体柔软,易折断。在生活期终了时,整个植物体或地上部分枯死。根据它们生活期的长短不同,又可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如玉米、水稻、黄瓜等;二年生草本植物,如甜菜、萝卜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如葱、韭、蕨等。
植物体仅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上面绝大部分挺出水面,其地下茎或根通常有发达的通气组织的一类植物的统称。这类植物一般生于靠近岸边或较浅的水体中,如芦苇、莲、泽泻、菖蒲等。
一年四季均长有绿叶的植物。如油松、马尾松、红松、雪松、茶、冬青等。但并不是这些植物的叶子永不脱落,相反,这些植物每年都有枯叶脱落,因为这些植物的叶子寿命较长,有的可生活几年至10多年(如各种松树的叶)。在这些植物下面也可见到很多枯叶。由于这些植物每年还不断长出许多新的绿叶,尽管有少量叶子脱落,而留存在植物体上的叶依然很多。从整体上看,植物体仍被绿叶覆盖,故称常绿植物。
植物体完全沉没于水中的植物。它们的根有时不发达或退化,植物体的各部分都可吸收水分和养料,通气组织特别发达,有利于在水中缺乏空气的情况下进行气体交换。这类植物的叶子大多为带状或丝状,如苦草、金鱼藻、狐尾藻、黑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