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实验_LOGO
登录
提问
我要登录
|免费注册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椴树

椴树科椴树属植物的通称。 全世界有50多种,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的温带地区。中国有40种。落叶乔木或小乔木。有些种胸径可达 1米以上。树皮纤维发达,植物体表面常有星状绒毛。单叶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常不对称,叶缘有锯齿,罕近全缘,叶柄长。通常为聚伞花序,花序柄下部与一带状苞片合生。花小通常两性花萼、花瓣通常为5数,雄蕊多数,分离或合生成5束,有时有花瓣状的退化雄蕊。子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刺槐

蝶形花科刺槐属树木。又名洋槐。全属约20种,原产北美洲温带及亚热带。世界各地区都有引种。中国于1877~1878年由日本引入。除刺槐栽培较普遍外,部分庭园栽植有毛刺槐和新墨西哥刺槐。1949年以来刺槐的栽培范围迅速扩大至北纬23°~46°东经124°~86°的27个省(市、自治区),而以黄河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为中心。垂直分布最高可达海拔2100米。落叶阔叶乔木,最高达30米,胸径可达110厘米。树皮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天门冬目

天门冬目(Asparagales) 本目包括石蒜科、鸢尾科、兰科及从广义百合科中分出的葱科、铃兰科(Convallariaceae)、天门冬科、萱草科、风信子科(Hyacinthaceae)等30科。该目中花高度特化的兰科等被认为是单子叶植物中进化程度最高的类群,是从百合目演化来的。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Amaryllis Family) 本科是一个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百合目

百合目(Liliales) 本目包括百合科(狭义)、延龄草科(Trilliaceae)、菝葜科等10科。在单子叶植物中,该目是向虫媒方向演化的一大分支。 百合科(Liliaceae,Lily Family) 广义的百合科是一个包含200多属4000多种庞杂的类群,分布全世界,主产温带和亚热带。我国有60属近600种,分布全国,但以西南部最多。其中有许多种类为重要的观赏、药用和蔬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泽泻目

泽泻目(Alismatales) 本目包括天南星科、泽泻科、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等13科,大多为水生或沼生植物。该目被认为是单子叶植物中一个原始的类型,是单子叶植物系统树基部的一个旁枝;雌蕊多为离生心皮组成表示了与原始被子植物——水生的睡莲目有联系。 天南星科(Araceae,Arum Family) 本科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睡莲目

本目仅1科。由于茎维管束散生、无维管束形成层、根系由不定根组成、不含芳香油等特征而被置于古草本群中,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之一。 1.睡莲科(Nymphaeaceae,Water Lily Family) 本科为水生植物,约8属70多种,广布世界各地。我国约5属10余种,产南北各地。Engler系统采用广义的睡莲科,含8属100多种。Hutchinson和Judd 系统将之分为莲和睡莲2个科,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银杏纲

银杏纲(Ginkgopsida) 落叶乔木,枝有长枝和短枝之分。叶在长枝上互生,在短枝上簇生,叶片扇形,先端二裂或波状缺刻,二叉脉序。孢子叶球单性,雌雄异株,精子多鞭毛。种子核果状,具3层种皮,胚乳丰富。 本纲现仅存银杏科(Ginkgoaceae)的银杏(Ginkgo biloba L.)1种,为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我国特产,目前仅浙江西天目山可能还存在野生状态的银杏,广泛栽培于世界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由于裸子植物通常具有颈卵器,现化的苏铁和银杏等裸子植物的原始类型,还具有多数鞭毛的游动精子,因此,一般认为裸子植物是从蕨类植物演化而来的。从苏铁等具大型叶、厚囊型孢子囊及异型孢子等特征看,裸子植物很可能是起源于中泥盆纪地层出现的原始蕨类植物古蕨属(Archaeopteris),它可能是裸子植物的远祖。上盆泥纪出现的种子蕨(Pteridosperm),虽还无真正的种子,但却具有胚珠,它可能是向裸子植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裸子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裸子植物的很多种类是温带和亚热带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如南方的马尾松、东北的红松和落叶松、横断山脉的冷杉和云杉等。因此,裸子植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类的生存环境发挥着极其重大的生态效益。除此以外,裸子植物还与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 重要的材用树种 裸子植物的大部分种类的木材都可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松柏纲

松柏纲(Coniferopsida) 常绿或落叶乔木,稀灌木,茎多分枝,常有长短、枝之分,具树脂道。叶针形、鳞状、条形,少钻形、刺状或披针形,单生或成束,螺旋状着生或交互对生,稀轮生。孢子叶球单性(通常称雌球花和雄球花),常呈球果状,雌雄同株或异株。精子无鞭毛。大孢子叶常宽厚,称珠鳞(种子成熟时叫种鳞或果鳞),或为囊状、盘状,称套被或珠托。每1珠鳞的下面有1苞鳞,珠鳞和苞鳞离生、半合生或完全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苏铁纲

苏铁纲(Cycadopsida) 常绿木本植物,茎干粗壮常不分枝。叶二型:鳞叶小,早落;营养叶大型羽状深裂,集生于茎顶,幼时拳卷(与蕨类植物共有原始特征)。孢子叶球顶生,雌雄异株。精子具多数鞭毛。本纲中现存的仅有苏铁科(Cycadaceae),9属,约110种 分布于南北半球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也有人主张分为3个科(苏铁科、托叶铁科Stangeriaceae和泽米铁科Zamiaceae)。 常见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子植物的分类

裸子植物的分类裸子植物出现于3亿年前的古生代晚期,最盛时期是中生代,现存的裸子植物共有12科,71属,约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11科,41属,约240种,其中不少是第三纪的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 裸子植物门通常分为4纲,即苏铁纲(Cycadopsida)、银杏纲(Ginkgopsida)、松柏纲(Coniferopsida)、买麻藤纲(Gneto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裸子植物门

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与蕨类植物一样保留着颈卵器,具维管组织,生活史中具明显的世代交替且孢子体发达。但它与蕨类植物相比,有以下进化特征。 (一)孢子体发达,具形成层和次生结构。裸子植物的孢子体都是多年生木本植物,许多为高大乔木,具有形成层和次生结构;中柱类型为网状中柱,木质部大多数只有管胞,极少有导管,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 (二)具裸露的胚珠和种子。裸子植物的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蕨类与人类的关系

蕨类与人类的关系 在现代的植物景观中,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相比,它只不过是一个较小的类群,但在古生代中期,蕨类植物数量众多,组成大面积的沼泽森林,盛极一时,占据了植物界的主导地位。今日人类大量使用的煤碳,就是远古时代蕨类植物的遗体。自中生代后期起,蕨类植物渐趋衰退,时至今日,它在植物界中的作用已大为逊色。但其对人类生活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食用 一些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蕨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 关于蕨类植物的起源问题植物学家的意见并不一致。多数认为,古老的蕨类植物起源于绿藻,其主要理由是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光合作用色素以及贮藏物质——淀粉,世代交替、有鞭毛的游动精子以及多细胞有性生殖器官等也都相似。至于蕨类植物起源于苔藓植物的论点,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而且难以解释两者生活史上的极大差异。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真蕨亚门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孢子体发达。茎除了树蕨外,均为根状茎,有各式中柱。木质部主要成分为管胞,少数具导管。叶为大型叶,幼叶拳卷状,长大后平展,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二部分。叶片为单叶或一至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孢子囊常聚集成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缘或背面,也有的生于特化了的孢子叶上,有或无囊群盖(indusium),孢子同型,一些水生真蕨的孢子囊则生于特化的孢子果内,孢子异型。 配子体为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水韭亚门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块状,具原生中柱。叶线形丛生似韭菜,具叶舌。孢子有大小之分。 水韭亚门现仅存水韭属(Isoetes),约有50余种,绝大多数为水生或沼生。我国有3种,其中中华水韭(I. sinensis Palmer),分布于长江下游地区,稀见,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松叶蕨亚门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松叶蕨亚门植物也叫裸蕨类,是原始的陆生植物类群。孢子体仅有假根,气生茎二叉分枝,叶为小型叶,无叶脉或仅有单一叶脉,孢子囊2-3枚聚生于枝端或叶腋,孢子同型。配子体雌雄同株,生地下,无叶绿体。 本亚门植物大多已绝迹,现存仅1目1科2属,我国只有松叶蕨属(Psilotum)的松叶蕨(P. nudum(L.)Beauv.)。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石松亚门

石松亚门(Lycopophytina) 孢子体有真根,茎多为二叉分枝,通常具原生中柱。小型叶螺旋状排列,有时对生或轮生,仅1条叶脉。孢子囊单生孢子叶腋或近基部,孢子叶通常集生于枝端形成孢子叶穗。孢子同型或异型。 本亚门植物在石炭纪时最为繁盛,有高大乔木及草本,后绝大多数相继绝灭,现存的只有石松目和卷柏目,均为草本。 1. 石松目(Lycopodiales) 叶螺旋状排列, ...

丁香实验推荐阅读
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又称羊齿植物。它和苔藓植物一样,都具有明显根、茎、叶的分化和世代交替现象,无性生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子,有性生殖时,产性精子器和颈卵器,受精卵发育成胚。因此它既属于高等植物、孢子植物,又是颈卵器植物。但它与苔藓植物相比,有许多进化的特征。 (一) 孢子体发达,出现了真根和维管组织。蕨类植物的孢子体远比配子体发达,习见的植物体就是孢子体,大多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 ...

提问
扫一扫
丁香实验小程序二维码
实验小助手
丁香实验公众号二维码
扫码领资料
反馈
TOP
打开小程序